秋季美食名稱解密!「茼蒿」以前叫「蓬蒿」意思來由是野草

圖/貓頭鷹出版
圖/貓頭鷹出版

●本文摘選自之《腰瘦好吃(秋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琅琅悅讀與貓頭鷹出版合作,歡迎踴躍回答下面票選問題,並留下聯繫email(僅供本次活動使用)即可參加抽獎活動,獎項為《腰瘦好吃(秋限定)》紙書或電子書。投票時間至11/13 23:59止。投票次數越多,中獎機會越大!(立即票選抽獎)

文/曹銘宗

茼蒿

吃火鍋最配的蔬菜是「茼蒿」(台語音tang-o),所以鍋友才會唱「茼蒿們同在一起」。

台灣清代文獻就有茼蒿的紀錄:「茼蒿,葉似艾,花似小菊,性冷,味香辛」, 簡單描述了這種菊科蔬菜。

圖/貓頭鷹出版

茼蒿原產地中海南岸的非洲,在中國文獻茼蒿又稱「蓬蒿」,蓬、蒿皆野草名。

台灣的茼蒿,以前常見的是「大葉茼蒿」、「小葉茼蒿」,後來大都是大葉茼蒿,葉較圓而飽滿。

我念大學時與同學在外租屋,戶外有小空地,我們種了茼蒿,每天在上面小便,茼蒿長得肥大,可當泡麵的配菜。

十年多前,我去北京採訪,傍晚下飛機就直驅涮羊肉店,第一次吃到中國的茼蒿,他們叫「蒿子桿兒」(hāo̍zǐ̍gǎn̍ér),莖細長,葉較細而分支呈鋸齒狀,色更深而味更濃。我後來才知道,這是「裂葉茼蒿」,在台灣稱之「山茼蒿」,當時少見,價格較貴。

幾年前我去東京,在一家和牛壽喜燒吃到日本的茼蒿,看來是山茼蒿,日文稱之シュンギク(shungiku),日文漢字是「春菊」。

近年來,台灣市場較少見大葉茼蒿,山茼蒿卻多了起來,價格也愈來愈便宜,應該是已經大規模種植,不知會不會完全取代大葉茼蒿?

我昨晚考察基隆福記蔬菜羊肉,店內供應的就是山茼蒿。這家使用台灣羊,湯清無油及腥味,腰瘦好吃。

台灣有的餐廳賣炒山茼蒿,腰瘦好吃。

番麥

吃就吃,問那麼多幹什麼?對不起,我先罵自己。

買了四條頗大的甜玉米,兩條一包裝才三十元,剛才用吃剩的蒜頭雞湯煮了, 只能再說腰瘦好食!

一邊吃,一邊上網,玉米在華人地區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目前台語「番麥」、客家語「包粟」、廣東話「粟米」。番麥之名,顧名思義就是外來、長得很像麥的植物。

(圖/貓頭鷹出版)

玉米原產中南美洲,十六世紀中由西班牙人帶到菲律賓,再傳到亞洲各地。以此推測,玉米應該是由當年往來菲律賓的泉、漳、潮人(閩南語系)命名番麥,台灣清代文獻也用此名。

問題來了!麥是北方溫帶作物,在閩南少見,而閩南人為什麼會稱玉米為番麥(台語音huan-be̍h)呢?

我查了資料,玉米的西班牙語maíz(音meiz,菲律賓語mais),源自加勒比海地區Taíno 原住民對玉米的稱呼mahiz。

請注意,西班牙語maíz 的音meiz,是不是很像台語麥的音be̍h ?所以我推測,番麥是不是「番+ meiz」而來?這種情形就像芒果在台灣清代文獻稱之「番檨」。

當然,我不敢確定,只是提供問題,歡迎讀者討論。

*玉米的正式英文是maize,英文corn 則指穀物,美加澳雖稱玉米為corn,其實是Indian̍ corn 的縮寫。

*全世界產量最大的穀物依次是玉米、稻米、小麥。

越瓜

台南友人宅配普渡我的諸多食物中, 有一種鹽漬、黃色的瓜,說是「越瓜」, 我沒看過。今天拿出來研究一下,恍然大悟。

「越瓜」是華語,以原產浙江地區(古稱越國)得名,在台灣大都稱之「醃瓜」 (台語音am-kue)。

台語「醃」指用鹽浸漬食物,此瓜以「醃」為名,因為大都做成醃瓜,故市場少見生瓜。

我想到日本的「鰹」(katsuo,台語稱煙仔),因為大都燻乾做成堅硬的「鰹節」(台語稱柴魚),故以「魚」+「堅」命名。

醃瓜也可切開抹鹽晒乾,稱之「醃瓜仔脯」。醃瓜以蔭油醃漬,就是正港的「蔭瓜」。

圖/貓頭鷹出版

有一種跟越瓜長得很像,但沒有越瓜脆的胡瓜,俗稱黃瓜,台語稱之「刺瓜仔」 (tshì-kue-á),以其表面有小刺得名。

另有一種俗稱的小黃瓜,台語稱之「瓜仔哖」(kue-á-nî),又因幼嫩採收時還附著花朵,又稱「花瓜」,常做成醬油漬的罐裝「醬瓜」,可切碎與絞肉蒸煮稱之「瓜仔肉」,很受歡迎。

日本時代《臺日大辭典》有收錄「醃瓜」詞條,說又稱「白瓜」、「青瓜」、「菜瓜」。

在清台灣方志,越瓜的名稱則有「王瓜」、「莦瓜」、「梢瓜」、「菜瓜」、「涵瓜」等。

以上所述,我在清乾隆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一七五二年)找到完整的說法:「王瓜,有青白二色,醬、豉、糖、醋皆宜。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俗名莦瓜,或名菜瓜。臺則名為涵瓜。蓋一物而異其名也。莿瓜,似王瓜而略小,皮有微莿,故名。」

書名:《腰瘦好吃(秋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作者: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9月5日

由此可見,越瓜有白色的稱「白瓜」,綠色的稱「青瓜」,以其當菜吃故稱「菜瓜」,「涵瓜」就是「醃瓜」。至於「莦瓜」、「梢瓜」,我推測「莦」、「梢」的音sau,在台語指質地不密實容易脆裂,正好說明越瓜較脆。

醃瓜的煮食,我看有人炒三層肉,或蒸瓜仔肉。我冰箱裡只有梅花肉絞肉,就把醃瓜切丁炒之,醃瓜較脆而有酸香,腰瘦好吃。

●本文摘選自貓頭鷹出版之《腰瘦好吃(秋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貓頭鷹出版 飲食文化 生活休閒 小吃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父母該伸手金援孩子買房嗎? 學習有錢人「資產轉讓」思維

2025新年新希望實踐法!「七分鐘微行動」為生活帶來轉變

為何歐巴馬的演講能帶來共鳴?前總統文膽分享何謂演說力量

漂洋過海的書架/異域書店紮根台灣,綻放文化新風景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