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據理力爭是對的嗎?這3種「顧人怨」的話最好別說
文/羅建仁
走在路上,有些家戶門前會貼著「靜思語」,令我最有感觸的是這句「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它還帶有力量;可以傷害一個人,也可以造就一個人。
二十年前,我剛從事職業講師工作,因為沒沒無聞,不常有講課邀約,所以總是想著如何曝光自己。
當時的「自媒體」還未盛行,就像某些歌手出道時,會跑夜市或是校園演唱。我那時也會毛遂自薦到企業演講,但我沒知名度,為何企業要給我機會?於是我只能用最古老的方法,免費演講。
我的盤算是,一方面多講可以鍛鍊演講技巧,厚實我的底蘊;另一方面多去企業亮相,也能累積知名度。所以我拚命打電話推銷自己,期盼天道酬勤。
好在當時有許多保險、傳銷公司的營業據點,需要有外部講師的多元內容,為公司銷售人員充電。可能我在電話這頭的聲音還算有磁性,因此許多單位都給了我機會。
就這樣,我開始每月至少十場的磨練。
說法不同,感受大不同
還記得我第一百多場的講座,是在一家保險公司。演講完畢,單位經理告訴我,下個月他們公司有個業務大會,參加者是業績差強人意的業務人員。經理想請我去「激勵」業務們,也會付我講師費。
聽到保險公司經理這樣說,我眼淚差點流下來,真的皇天不負苦心人。基於好奇,我請教對方,「是不是我講得還不錯?」
沒想到他竟然搖搖頭說:「其實沒有,你講得很爛。你雖然講得不好,卻還有勇氣上台。我們業務員就需要你這種厚臉皮精神,以你為榜樣,我相信會帶給他們一些刺激。」聽完,我哭笑不得,這是褒還是貶啊!
後來,這家公司的另一位經理對我說:「不要在意那位經理的語言,他說話就帶刺,我們早已見怪不怪。事實上,你的講演內容打動了我們,也挑動大家停滯已久的業務魂,真的很謝謝你。」
同一件事,不同說法,不同感受。
其實與人溝通時,我們不是在解決問題,就是在創造愉快的感覺。通常愉快感覺,會先於問題解決,因為談話不愉快,問題會比較難解決。也就是,談話時我們要先顧及對方的心情,再處理雙方的事情。
說話要如何照顧對方的心情?「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把話說好就好。常把話說好的人,我們跟他在一起,他會帶給我們希望,讓我們開心,給我們鼓勵。
有三種話讓職場溝通不良
有個年輕人,進入一家公司上班,他邏輯清楚,辯才無礙。開會時,老闆總喜歡問他的意見,他也都能侃侃而談。
奇怪的是,公司同事都非常討厭這個年輕人。當他跟別部門協調事情,大家不太願意配合;同部門的人,也不喜歡跟他一起工作。
原來是因為這個年輕人的口條非常好,論述能力又強,只要有人跟他意見不合時,他老是要講到對方啞口無言,一副想要滅了對方的樣子。甚至有時還會口出惡言,「你怎麼這麼笨,我都講幾遍了。」「你有帶腦出門嗎?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總是把氣氛搞得很僵。
原本年輕人的主管很看好他,後來發現,這個年輕人的人緣實在太差,沒辦法合群,也就放棄了提拔他的想法。
可見,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決定你是怎樣的人,也決定你的人際關係好壞親疏。有鑑於此,職場溝通,有三種話盡量不要說。
第一、毒藥的話不能說
有些話,別人對你說,你會不高興,也請你不要對別人說。
以下是主管必須忍住的話:
.你怎麼連這個也不知道!.你怎麼這麼多意見!
.這種事還要我教!
.這個讓某某某來,會做得比你好!
.做就對了,問那麼多幹嘛!
.你怎麼連這個也不會!
.你到底在想什麼!
而以下是部屬要忌口的話:
.所以都是我的錯囉!.什麼都不行,你是對我有意見嗎!
.那不是我的工作範圍啊!
.會做成這樣,還不是你交代的!
.好啦,你說得都對!
.以前都是這樣做,為何要改?
.不可能!
把話說出口前,先在腦子轉轉,如果這話別人對我說,我會開心嗎?如果話會刺人,不說也罷。
第二、句點的話可不說
溝通時,需保持好奇心,以延續討論,除非必要,不要讓談話快速成句點。
某次跟一位企業人資做課前訪談,她詢問我,「為何要用神經語言學設計溝通課程?」我以為遇到知音,所以興高采烈地告知所想,期能在最短時間解釋清楚。
不到一分鐘,對方便打斷我,直白地跟我說:「老師,您不用講這麼多,這些我都知道。」她的話像一把落刀,讓我「語斃」,導致我們草草結束這個話題。
像這種「你講的我都知道」、「聽你講話很累耶」,或是講到一半對方說,「你是不是要說……」然後把你要說的都講完,都會讓對方瞬間無言。所以談話時,對方會覺得是他鄉遇故知,還是踏進一片荒蕪,取決於我們怎麼接話。
第三、質詢的話要少說
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人,凡事跟你唱反調,也會像審問犯人般拷問你,讓你不由得想逃之夭夭。
有位朋友上研究所時,指導教授告訴他,凡事都要抱持存疑態度,直到找出合理解釋。做研究,這種態度為必要;但用在人際關係上,就會讓人不舒服。
比如讀書會上,這位朋友會對主持人的選書提出質疑,「為什麼要選這本書?」「因為那樣……,所以這樣……」主持人回答他。
「但你看,這位作者提出的四個論點,有兩個是相似的。」「還有作者序裡寫道,他要提供五大面向,但標題和內文用的文字不一樣,很容易讓讀者產生混淆。」「所以我問你,你覺得這本書值得讀嗎?」
主持人忍不住冒汗說:「呃,每本書都有可取之處,我們可以說說學到了什麼?」「你還是沒有說服我,為何我們要讀這本書?」他強勢的聲音,澆熄了參與者的熱情。
平日的對話不是法庭攻防,沒必要劍拔弩張。適當的詢問像請教,可以解惑;過度的詢問彷彿偵訊,會封閉彼此心房。
●本文摘選自商業周刊出版之《L.E.A.D.溝通系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