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警示!「都市熱島」現象讓每年夏天是餘生最涼的夏天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發布高溫資訊,今天雲林縣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圖/取自中央氣象署網站;聯合報系資料庫 楊德宜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發布高溫資訊,今天雲林縣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圖/取自中央氣象署網站;聯合報系資料庫 楊德宜

文/林子平

一、比更早被發現的「都市熱島」

「都市熱島」這種市區氣溫比郊區高的現象,可不是最近才被注意到的,它被發現的時間甚至比我們耳熟能詳的「氣候變遷」、「全球」都還要早 註1。在距今200年前的1818年,英國的盧克.霍華德便已指出都市空氣溫度高於郊區的現象,他發現倫敦市中心在夜間的氣溫,比郊區足足高了約2.1℃,當時大家對這個現象及造成的原因都很好奇,霍華德則是把這個現象主要歸因於倫敦市區嚴重的煙霧(smog)──這是個結合了煙(smoke)和霧(fog)兩個字所產生的新字。

霍華德是個傳奇的人物,他的本職其實是位製藥學家,氣象雖只是他業餘的興趣,但他被公認是都市氣候研究的先趨。而他在氣象領域中最廣為人知的貢獻,是將雲分類並命名的第一人,這個分類系統一直沿用至今。很多人稱他為雲之教父,德國文學家哥德甚至還寫了一首詩,讚揚他為捉摸不定的雲起了各種名字呢!

從霍華德第一次發現都市熱島現象迄今,200年來世界各地有許多學者針對不同都市的熱島現象、成因、對策進行探索。尤其近年來熱島現象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惡化的速度更是急劇加速,建立大眾對都市熱島議題的認識和思考,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都市熱島急劇惡化程度高於氣候變遷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歷次的評估報告中指出,人類活動為影響氣候變遷的主要成因,2016年聯合國成員國也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協定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要將地球的上升溫度控制在2℃以內,並致力於限制到1.5℃以內。在一些影片中,我們看到北極的冰山因為暖化問題正逐漸融解,北極熊得要長途跋涉,游更長的距離去尋找食物。看著瘦弱不堪的北極熊,愈來愈多人願意改變對於環境及資源的使用方式,也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北極熊和都市裡的人們,都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高溫化衝擊。(圖/商周出版提供)

但其實早在200年前倫敦市區的氣溫就比郊區高了2℃以上,2008年一個倫敦研究更指出,市區及郊區的溫差已經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8.6℃ 註2,遠高於《巴黎氣候協定》對世紀末溫度控制的目標。當我們試圖做出努力,減少全球溫度升高,解救北極熊的同時,是否曾經想過,享受著現代都市生活種種好處的自己,其實也正付出相對的代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化衝擊(如圖1-1)。

二、一座飄忽不定但影響甚巨的「島」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用「島」這個字來描述都市高溫的現象呢?這是因為都市的氣溫有高低起伏的變化,若畫出等溫度線圖,看來就很像島嶼的等高線圖註3。在這個虛擬的島上,高溫區像島上的山峰,而且往往不只一座;而低溫區如島上的平原,也可能是兩個山峰之間的山谷(如圖1-2)。都市在同一時間下最高溫區及最低溫區的氣溫差異,就是「都市熱島強度」。

隨時變化且不易定義的都市熱島強度

都市熱島強度可以用來描述熱島的嚴重性,例如上一節提到倫敦市區及市郊的溫差在1818年是2.1℃,到了2008年溫差則達到8.6℃,我們可以說倫敦的都市熱島強度在這200年間劇烈地升高了,代表這個都市高溫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都市熱島強度的定義看來很單純,就是把都市中的最高溫及最低溫相減,但實際上,這可比計算一個都市的海拔高差複雜多了!首先是都市中最高溫及最低溫的地點及數值,並不像山川、平原地形一樣,位於固定位置,有固定的高度,它會隨著不同年度、季節、時段一直在改變。以台南為例,白天最高溫常出現在東南側的內陸區,而夜間最高溫卻是位於西北側的沿海區。另外,都市最高溫區很容易指認,通常是在車站、市中心,或發展密集的區域,但低溫位置卻很難定義。低溫區應該選擇在都市開發密度高低變化的邊界處,且海拔高度應該與高溫區接近較為合理,例如台北市的低溫區若選擇海拔高、氣溫低的陽明山,那就不夠客觀。

1-2都市氣溫的分布圖及剖面圖如同島嶼一樣地起伏。市中心是典型的高溫區,郊區則為低溫區,都市中公園綠地的氣溫也會略低一些。本圖中最高溫(36℃)與最低溫(30℃)的溫差為6℃,即為都市熱島強度。(圖/商周出版提供)

熱島影響人們的不只是氣溫上升的感受

都市熱島造成的氣溫上升,會直接影響人們待在戶外的感受,也就是熱舒適性,這將影響人們對環境的滿意度及空間利用率,對都市生活品質十分重要。如果又依賴空調來減緩戶外高溫造成的室內悶熱,不僅會排放大量廢熱,使戶外再升溫,造成惡性循環,大幅增加的電費也會讓我們荷包失血。台灣的用電量仍有八成依賴火力發電,一度電會排放0.51公斤二氧化碳註4。因此當用電量增加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會升高,是導致全球暖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除了氣溫之外,都市熱島現象也直接或間接影響市區的氣候特徵。在空氣品質方面,都市熱島若發生在日射強烈的時段,常會伴隨著臭氧的發生機率及濃度提高的現象註5。而密集街區的風速較低,若都市的交通量及空調使用量增加,汙染物卻不容易擴散,就會招致空汙濃度增加註6。此外,沿海都市的高溫也會造成局部環流結構的改變,如白天海風增強,使得汙染物由都會區輸送至內陸山區,並累積於山區;夜間陸風減弱,則會造成汙染物的局部累積加劇註7。

在雨量方面,以台灣西部沿海為例,原本海風帶來的豐沛水氣會降雨在山區,然而,市中心的高溫及乾燥造成的大氣不穩定,會強化都市下風處的對流,可能使市區降雨量減少,或在都市下風處增加雨量。這顯示都市熱島會改變區域的大氣條件,造成降雨量及降雨位置的不確定性,此結果隱含了熱島效應對水資源分布的重要影響註8。另外,熱島效應也使得午後落雷機會增加,對於都會區的交通設施及戶外活動也是重大的威脅註9。

書名:《都市的夏天為什麼愈來愈熱?:圖解都市熱島現象與退燒策略》
作者:林子平
出版社:商周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1年6月1日

三、不易察覺且難以量測的都市發燒

人體發燒時常會有一些附加的症狀如喉嚨痛、流鼻水,提醒你去量個體溫是不是發燒,當高燒不退又出現某種特殊症狀時,你會儘快就醫診斷找出可能的病因。

然而,都市氣溫總是早上升溫、夜間降溫,如果不是新聞報導(或是你家的電費單)提醒你,或許不太容易察覺每年夏季的最高氣溫正逐漸升高、高溫日數逐漸增加、都市的高溫區慢慢擴大。不像淹水的問題民眾都看得到,都市熱島像溫水煮青蛙,平常不容易察覺,等都市出現症狀的時候,通常已經造成嚴重的問題及損失。

正因環境高溫不易察覺,都市居民對都市發燒的症狀沒有病識感,因此需要有正確且充足的氣候資訊來檢驗目前的症狀,了解高溫或其它氣候特徵出現的位置、時間及頻率。有了這些資訊,才能透過專業者診斷,了解造成這些高溫現象的病因,並提出可行且有效的處方,幫都市退燒。

僅量測表面溫度,難以檢驗都市發燒現象

1-3都市熱島研究中,要量測的是人們主要活動高度(距地面 1.5公尺)的空氣溫度(Ta)。地面、牆面的表面溫度(Ts)只能當作參考。(圖/商周出版提供)

發燒時我們量測的是人體的表面溫度,如額溫、耳溫等,因為它量值的數值很接近人體的核心溫度。然而,在都市中我們關心的是人們主要活動的高度──也就是距離地面1.5公尺處的行人層空氣有多熱(如圖1-3),因此要量測的是空氣溫度,也就是我們在氣象播報中看到的數值。氣溫必須要在有遮蔽且通風的環境中量測,標準的方式是將氣溫計放置在氣象儀器專用的百葉箱中,以避免受到太陽光的輻射及箱內的蓄熱所影響註10。因此,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量測氣溫,那麼樹蔭下及鄰近空曠處的氣溫其實會是相同的。

由政府或專業機構設置的氣象測站,具有儀器精確、維護良好、數據可靠的特性,為都市熱島研究重要基礎。然而,由於其設置及維護成本較高,一個都市內設置的氣象測站數量有限,氣溫很難呈現小範圍街區內的細微變化。再則,氣象測站大都是設置在比較不受人為影響的空曠草地或屋頂,資訊無法呈現都市複雜的地表鋪面蓄熱、空調交通人工排熱、密集建築物阻風等因素影響下的微氣候及都市熱島特徵。因此,較理想的都市熱島觀測,應該是要設計一套特別的氣溫量測系統,將儀器設置於都市街區或公園廣場之中,才能呈現出都市發展特徵下的實際氣溫,並可搭配郊區的政府部門氣象測站,來提供穩定的背景氣候資訊。

儘管隨著熱影像拍攝及處理技術的進步,只憑小型紅外線攝影機或人造衛星的少數幾張影像訊息,我們就可以觀察到大範圍內變化萬千的土地、水域、植栽、鋪面、建築的表面溫度,十分便利。然而,由於從表面溫度推估空氣溫度的準確性會受到地點、表面材料等條件影響註11,因此表面溫度只能當作都市熱島背景之參考,無法用來檢驗都市中人們所處環境的實際氣溫分布狀況。

●本文摘選自《都市的夏天為什麼愈來愈熱?:圖解都市熱島現象與退燒策略》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商周出版 自然科普類 高溫 氣候變遷 暖化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