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闆讓你感到氣餒,你可以如何向上管理、不受負面影響?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莉茲.懷斯曼

乘數者(Multiplier),他們看見、運用及培養他人的才智,而其他領導人,稱為減數者(Diminisher),則是阻斷身邊人的才智。

西恩.哈里特吉(Sean Heritage)是美國海軍的密碼戰軍官,他讀過美國海軍學院,獲得約翰霍普金大學及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 College)的碩士學位。他代表著軍事領袖的新興階級─不僅是英明的指揮官,亦是創新思想家、求知若渴的學習者,以及團隊合作的領導人。

結束一趟擔任指揮官的巡視之後,哈里特吉被指派加入由美國空軍上校領導的聯合指揮任務。哈里特吉指揮官的直屬長官不僅軍種不同,領導風格亦大相逕庭。這名上校顯然從來不明白,領導人的責任是鼓舞人們去完成「什麼」,而不是指示詳盡的「如何」。他仔細告訴人們要做什麼,當下屬採取其他方法,即便達成了理想的結果,他也會明顯失望。

當哈里特吉指揮官與團隊其他人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時,這名上校則想方設法提出破壞性批評。經歷數個月遭到長官刻薄的批評,而他自己的努力也毫無進展,哈里特吉指揮官終於到了極限─他一拳捶在上校辦公室的牆上。他冷靜下來,並為自己不專業的舉動道歉,捶牆的手隱隱作痛,但比不上一想到他還要在這個崗位駐紮兩年的心痛。他覺得動彈不得、茫然無助,甚至考慮離開海軍。

哈里特吉指揮官向同僚尋求意見,他們的回應很溫馨:「不要拋棄我們。你是我們的希望燈塔,我們的光芒。」哈里特吉指揮官也向他信任的個人董事會(PBOD),一群他定期諮商的資深導師,尋求進一步指引。他的個人董事會給了他發洩管道以及學習他們智慧的機會,哈里特吉指揮官重新調整自己。

他不再埋怨長官;他要成為他的團隊想要有的領袖,同時設法啟發上校改進。為了面對令他失望的現實,他開始假裝。他玩起「如果」的遊戲,假裝他的上司是個乘數者。他不再拒絕上司參與,反而邀請他加入派對。他希望上校見識到團隊的活力,於是請他親自來看看。上校沒有批評團隊在他未參與之下變得煥然一新,而是共同策畫一項有他參與的活動。西恩後來回憶:「我們是在同一條船上,現在我們前進得更快速了。」

哈里特吉開始將工作時享樂當成優先事項,並花時間開發同僚與下屬的領導才能。他分享了本書的概要,跟團隊進行討論,甚至成立「文化俱樂部」,將想要協助創造更有合作精神的工作環境的人聚集起來。他增強對身邊人以及整個指揮鏈的乘數型領導。

他沒有坐等完美行為;他稱讚方向正確的任何事情,即便是一開始並不順遂的嘗試。他說:「如果你要改變文化,你必須像冰球傳奇人物韋恩.格雷茲基(Wayne Gretzky)那樣,『滑向冰球前進的方向。』」他專注在他能夠控制的事情,裝潢自己的工作場所,每週掛上一件新的藝品。為了展現他的性格、增添輕鬆氛圍,他掛了一些愉快、帶來希望的藝品─題為《實現想法》及《保持神奇》的畫作─因此被暱稱為「樂觀之牆」。

兩個月後,那名上校開除他的副手,要求哈里特吉擔任那個職位。這項任命被整個團隊視為指揮官哈里特吉的領導風格以及他們共同建立的文化獲得認同。一年後,那名上校退休了,他在退休典禮上詳盡談起西恩對他擔任領導人的影響。沒多久,領導美國國安局網戰司令部的四星上將邀請指揮官哈里特吉帶著藝品,加入他的管理部門,擔任他的執行助理。西恩將焦點由衝突轉移到建設之後,找到了作為領導人的更大目的;他不再是受制於差勁領導的受害者,而是受尊敬的領導人,正在塑造未來。

有時,脫離減數者的最佳辦法是做個乘數者。若是被困在減數者底下,你的最佳策略是什麼?你或許想要捶牆,跟減數者正面衝突;也或許想要屈服順從。但還有第三種方法,更具建設性的方法:做個乘數者。

許多用意良好的領導者被困在減數型領導人手下,他們想要啟發人們的最佳能力,卻發現被捲入減數者漩渦。我時常聽到這些令人沮喪的發言:「我想做個乘數型領導人,但我的老闆是不折不扣的減數者,所以我做不到。」或者,如同一群南非經理人所說:「我們都聽說過乘數者的事蹟了,可是我們要怎麼對付身邊的減數者?」

你要如何為榨乾你的元氣、吸光你活力的人工作?當你的老闆引發你最壞的一面,你該如何引導出別人最好的一面?我們團隊進行的研究,採訪了數十名專業人士並調查另外數百名人士,發現減數者最常引發的五大反應是:
(1)跟他們起衝突,(2)躲避他們,(3)辭職不幹,(4)屈服順從,(5)忽視貶損行為。

我的研究亦顯示,對付減數者最沒有效的五種策略分別是:
(1)跟他們起衝突,(2)躲避他們,(3)屈服順從,(4)說服他們,說你才是對的,(5)向人資部門投訴。

換句話說,最常用來對付減數者的策略也是最無效的。

書名:《影響力領導》
作者:莉茲.懷斯曼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5月14日

然而,我們不必驚訝於應對減數者的策略錯誤又無效。畢竟,這正是重點。我們在減數者身邊時,並不會處於我們的最佳狀態。他們引起的焦慮觸發我們大腦裡反應更為迅速的杏仁核(我們的情緒腦),並劫持新皮質(我們的理性腦),進而造成不理性行為及破壞性。在理性的力量遭到威脅時,判斷與應對減數者的策略自然也不周全。對付減數者是很難的,需要我們好好思考。

即使為減數者工作,你還是可以做個乘數者。只要有正確心態與聰明戰術,你便能將貶損效應降到最低。這沒有固定模式,只有必須審慎且明智地執行的穩健觀念。乘數型領導是一門管理學,應對減數者則是一門藝術。只要持之以恆,你甚至可能對減數型領導的影響免疫。最後,你可能加入我稱為「無敵者」(Invincibles)的行列─儘管被貶損行為包圍,仍能持續發揮自己的最高能力、提供最佳才智。

●本文摘自之《影響力領導:5大原則培養乘數思維,讓部屬甘心跟隨,締造乘數績效》。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向上管理 工作職場 商業財經 書摘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聯經50.閱與路/涂豐恩:與其擔憂科技造成革命性顛覆,不如問出版業有哪些不可取代的特質

聯經50.閱與路/陳芝宇:以嶄新的方式,讓我們與思考者同行

聯經50.閱與路/林載爵:出版、編輯,不外乎弄清自己想做什麼,以及什麼值得做

溝通強者不能光靠一張嘴 如何產生「個人魅力」?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