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校園割喉案 被殺戮終結的青春──青少年犯罪愈來愈殘忍化,原因何在?

新北市某國中生於校內遭彈簧刀割喉不治,引發社會各界對校園安全檢查的討論。人本基金會表示,普遍性的搜書包沒有幫助,人的行為發生問題,任何物品都可成為攻擊武器。(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北市某國中生於校內遭彈簧刀割喉不治,引發社會各界對校園安全檢查的討論。人本基金會表示,普遍性的搜書包沒有幫助,人的行為發生問題,任何物品都可成為攻擊武器。(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戴志揚

衛福部及警政署、社福單位都針對觸法少年的心理狀態做過深究,發現其特徵是「已經對人無法產生同理心」。感受不到受害者的痛苦,刀棍落在別人身上,自己無關痛癢,加上在網路及多媒體環境下,習慣了暴力場面,對於肌膚痛感與血腥感到麻木。

犯罪的面孔,為何愈來愈稚嫩?

跑社會新聞近二十七年來,每天接觸各類型犯罪,看過不同年齡層的男女嫌犯,常常有人問我:「你認為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說實話,我無法回答。我真正關切且想深入探究的是:隨著犯罪的面孔愈來愈稚嫩,到底是什麼原因或動力,讓愈來愈多內心存有暴戾之氣,甚至化為凶手?

令我畏懼的是,青少年殺人事件不只是數量激增,質量上的惡化才讓人膽顫。過去只是同儕間動動木棒、拳頭,今日孩子的犯罪手法卻愈來愈冷血、暴力,動輒刀槍、凌虐,這是民國八十年以前的世代無法想像的。

者早熟得可怕,不可再被視為年幼無知,也並非只會逞血氣之勇,而是迎合著科技及媒體發展潮流,走向集體化與智慧化的趨勢,犯案的對象也伸向成人。

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有很大的成因是源自家庭問題,背後存在不少令人心疼的故事,不過,很多所謂的正常家庭也會出現行為偏差的小孩,這點,也應該深究。

十六歲的弒母少年

我見過一名弒母的少年,他當時僅有十六歲。

少年的相貌俊俏如韓星,剛在警局看到他時,只以為是個愛耍帥的少年。詢問之後得知,他高中念一半就輟學,屬於新北市某個小陣頭組織,有個威風的外號叫「關羽」。

記不清自己採訪過多少因殺人葬送一生的少年,但是像關羽這樣殺害母親後,還笑得出來的,他是第一個。

「你殺媽媽的動機是什麼?講清楚一點,愈詳細愈好。」刑警單刀直入地訊問。

他似笑非笑地冷回:「省得她找我麻煩。」如此直白的回答讓我打了個冷顫。

關羽可說是在母親的關愛中成長。雖然國小時雙親離異,但媽媽對他呵護備至,同居人也對他視如己出。媽媽在工作之餘,盡量陪伴在旁,並且竭盡所能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

國二那年,某次關羽花完了零用錢,亟需用錢的他來不及向媽媽伸手,於是去偷,結果吃上了人生第一場官司。他覺得這個厄運都是母親害的,對警察說:「我媽要是給我更多錢,我就不必去偷,也不用固定來這裡聽訓。」

後來他曾經趁母親熟睡後,開瓦斯企圖製造意外事故未遂,於是又前往少年法庭報到,最後裁定二度保護管束。他開始有個想法:「司法也奈何不了我。」

高中時,他加入地方陣頭組織,染上吸毒惡習。母親即使知道真相,仍敵不過心軟,持續給予金錢。有次他伸手要錢買毒,母親隱忍多時的情緒終於大爆發,痛罵:「我把你養得好手好腳,為什麼不自己去工作賺錢?」

為了這句話,他起了殺機,找來平常一起在陣頭廝混、曾獲得全國跆拳道比賽前三名的李姓少年一起行動,回家將母親殺害後,還到北海岸泡溫泉玩樂。

一路對孩子呵護備至,竭力滿足孩子生活與物質享受的慈母,人生的終點站,竟是命喪在自己最愛的兒子刀下。

這個慘絕人寰的案例,我身為採訪旁觀者所蒐集到的資訊,處處都能看出母親為了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無限付出。但她在言教或是身教上,正確地教導孩子價值觀與自信地成長了嗎?看似是沒有。偏差的物質觀,讓她的小孩陷入墮落。

台北大學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陳祖輝表示,父母在物質上溺愛,就是從原本的增強獎勵其行為,到視為理所當然一定要獎賞,甚至嚴重到不知為何而獎賞;或認為給予子女物質上的東西是愛孩子最佳的表達方式,不管子女接受與否,會自我合理化孩子將來一定會對父母知恩圖報。

陳祖輝認為,最後就容易造成小孩缺乏是非觀念、欠缺責任感,難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書名:《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
作者:戴志揚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10日

認為「被瞪」就報復

隨著少子化的趨勢,許多家庭的孩子集寵愛於一身。然而當父母對孩子只說「YES」,在教養上沒有劃出適當的界線,孩子從中學到的無非是對生命的輕率態度,容易變得唯我獨尊。

甚至有些少年的犯案動機只因欲望得不到滿足,就不擇手段地報復。看了太多這類案例,我原本已麻木,但是當見到連身為警官的好友也受害,讓我感到切身的恐懼。

好友在刑事鑑識中心擔任科學鑑識工作,偵辦了許多備受矚目的大案子,是警界的明日之星。某天他休假,帶著妻小出門,開車途中,不經意地看一眼身旁的一群機車少年,對方竟尾隨其後並包圍住他的車。他直覺對方不懷好意,大喊:「我是警察!」但這群少年抽出西瓜刀,在他的妻小面前,將他整隻手掌砍下。

這些孩子到底有什麼行凶動機?偵辦員警得到的回答僅有一句:「誰叫他要瞪我們。」

在我們的記憶及認知裡,台灣刑案歷史上,不論是窮凶惡極的匪徒、勢力再龐大的黑幫或是背負多條人命的槍擊要犯,都是一聽聞警察來了,就立刻轉身逃逸。但時代改變了,現今只要打開電視新聞,動輒可見到街頭鬥毆的青少年對員警嗆聲、甚至施暴的畫面。

分不清「傷害罪」和「殺人未遂罪」的孩子們

家庭、學校及同儕等許多層面,都可能引發青少年的殺人動機。然而這個時期的他們還是情緒性的動物,常衝動犯案,未思考利弊得失與行為後果可能有多嚴重。

台北市曾發生一起三名高中生當街遭砍成重傷的暴力事件,涉案的七男二女是同校的學生。他們在校園內先毆打過其中一名被害女生,放學後堵在校門口附近,見到女生與男友、同學出現,就湧上前持刀亂刺。這場險些釀成三條人命的案件,起因竟然只是他們不滿那個被打的女同學在學校太高調。

九個人落網後,還在警局內打鬧玩樂,遭到警方訓斥也滿不在乎,直到被告知「殺人未遂」恐犯五年以上重刑時,才嚇得不停問道:「不是只有傷害罪而已嗎?」

影響人生的兩個開關:家庭與學校

青少年犯罪愈來愈殘忍化,原因何在?

衛福部及警政署、社福單位都針對觸法少年的心理狀態做過深究,發現其特徵是「已經對人無法產生同理心」。感受不到受害者的痛苦,刀棍落在別人身上,自己無關痛癢,加上在網路及多媒體環境下,習慣了暴力場面,對於肌膚痛感與血腥感到麻木。

在這篇文章的開頭提到,有很多人問我認為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其實每一個犯罪少年原本都是一張白紙,直到他犯了罪、或甚至成為累犯,「人性本惡」的立論才被端上檯面。

我的看法是,如果我們一開始就不讓白紙被染黑呢?這個想法像是天方夜譚,但以此為出發點,我相信有助於少年犯數量的減少。

孩子會轉為暴戾、自我放棄,內心一定有個「開關」,如果沒人去啟動它,我相信不會有後續的偏差行為產生。我認為影響他們人生的關鍵開關至少有兩個──

1.家庭:你了解孩子渴望的「小確幸」嗎?

家庭裡,很多父母疏於陪伴孩子,於是產生彌補心態,而用物質與金錢來表達「我很重視你,我很愛你」。

然而,看看台北市政府年年針對學生做的「子女心目中的幸福是什麼」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心目中最幸福的事就是父母親能夠「抽出時間」,陪他們吃飯、聊天,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適時給予傾聽和協助。這就是對孩子們來說,最寶貴也最值得珍惜的事。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人格與生存能力的教育養成,需要付出時間與耐心地循循善誘。只不過,「空出時間陪伴」乍看不難,卻是孩子心中多麼奢侈的願望。

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了解自己孩子心中渴望的那份「小確幸」?

2.學校:不要對孩子貼上任何標籤

在校園裡,最傷孩子的一件事就是「貼標籤」。

不要對孩子貼上任何標籤。沒有人喜歡自己被當成壞孩子。一旦被強迫分類,等同公開宣示自己不被學校及師長認同,自然會去選擇幫派或是其他同溫層同儕的認同──而學校豈不是成為間接將孩子推入犯罪深淵的推手?

當大人們不斷討論在這個險惡的社會中,該如何自保與教導孩子自保時,不妨回頭想想激使孩子產生暴力傾向及行為的成因。從多面的角度關心周遭的孩子們,並協助困居在失能家庭中的孩子,才能讓他們擁有自信與希望,看到前方的光亮。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寶瓶文化 少年犯罪 霸凌 青少年 社會人文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鐵飯碗」不好捧!上級指令、民眾需求使公務員心力交瘁

拒絕瞬間衰老!參加活動讓日常變有趣、多與人對話表達想法

當育兒成為一種懲罰,高昂學費成為父母對子女不得已的投資

購物讓人上癮?廠商用哪些方法,讓你的錢消失但感到幸福?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