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想說卻不敢說?前CIA分析師:試試「有計畫的無知」
文∕露波兒‧帕特爾
中央情報局的核心價值是「對權力說真話」。這不是貼在牆上的漂亮口號,而是我們每一天都必須遵循的原則,有時代表反對上司的意見、有時代表告訴美國總統某項政策不可行、有時代表告訴一名將軍他被錯誤的指標混淆。
我們沒有丟下炸彈就馬上跑走,而是提供支持的證據。雖然這麼做可能不自在、尷尬,有時甚至有點可怕,但那是強烈的誠實文化,深信「知道真相,讓真相帶來自由」,即使事實也許會傷人。
「對權力說真話」是中情局的使命宣言,但在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發聲的本能不斷被社會和習俗壓抑:小孩要乖乖聽從指令,不能頂嘴;成年人在對話時不停打斷彼此說話;男人叫女人閉嘴;如果我們在學校亂說話,就會被留校察看;我們也不能跟某些上司或客戶聊天,因為他們「太重要」。
從出生起,幾乎所有場合,都不斷被明示或暗示最好保持沉默,不然可能有不好的後果。這麼多人要我們保持安靜,難怪我們時常不知道什麼時候說話是安全的、什麼時候不是?也難怪這麼多人選擇保持沉默,而不是冒險發言。
我們要秉持領導人真正的風範,去尋找並釋放自己真實的聲音:尊重但不順從,同時專注於眼前的任務。
運用聲音是一門藝術,所以我要分享說話的藝術,你會發現內心的聲音開始綻放、跳躍、勇敢咆哮。
也許你在工作場合有話想說,卻因害怕丟臉而沒有開口,然後好巧不巧,同事說了你一直想說的話,結果大受讚揚。(太可惡了);或者家族聚餐時,有人發表令人生氣的評論,你想回應,聲音卻立刻被大聲說話的叔叔蓋過,你決定放棄,不再嘗試,盯著面前的餐盤。
無論是在專業場合還是私人領域,我們都遇過想要或試著要說些什麼,隨後卻阻止自己或讓自己被阻止的經驗。
想一想這些情況發生時,你是不是想改變什麼?這是值得發起的戰役嗎?工作的戰役比較重要還是家庭的戰役?或者你在不同競技場都有特定的戰鬥?一切由你決定。你可以採用下列方式來發聲:
關掉,然後開口:關掉「我就爛」,摒除噪音,你就能開始說話。如果想讓過程變得比較輕鬆,你可以……
準備和練習:排練你打算在下一次董事會開會時發表的言論,想像如果有人打斷你,你會怎麼做。大聲說出來,進入正確的角色,並蒐集必要資訊、再三練習。
這麼做的時候,請記得你是要排練表達方式,不是你的焦慮。我們關注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所以如果專注於焦慮,就會越來越緊張;把心力放在練習表達方式,就能表達得很棒。
採用「有計畫的無知」(Tactical Ignorance):策略性忽略所處環境,不要因為會議室的人有多「大咖」,或者因為老闆和重要客戶在場而心生畏懼。忽略背景噪音,專注於傳達訊息。
從風險較低的小事做起: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擔任專業會議的主講人,就從小事開始,循序漸進,例如在同事離職的歡送會敬酒說話、在太座的五十歲生日宴會發表兩分鐘演講、自願主持下一次家長會會議。
留意有機會公開發言但沒那麼可怕的場合,等到你更自在、自信之後,再漸漸迎向大會主講人的挑戰。
放輕鬆:請記得,這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也許你說出來,結果很受歡迎;也許你說了什麼,人們一陣沉默;或者你發言之後,大家表示聽到了,然後繼續做自己的事;或者你說了什麼話,結果出洋相。
無論結果如何,只要理性看待,不用想太多。
做自己:使用適合你的方法,多試幾個不同媒介。如果你個性內向,可以在會議召開前寫好你想傳達的內容,然後用電子郵件發送;如果你害怕與人面對面談話,可以和朋友進行角色扮演,幫助你緩解恐懼;如果你是憑直覺做事的人,那就不要過度準備;如果你必須打電話討論難以啟齒的事,那就先寫好腳本。
發聲不一定代表要真的開口或是臨場反應,有時一個腳本、一封電子郵件、一封信或精心排練的演說也可以辦到。不過重要的是,無論你選擇說什麼,無論在辦公室或家裡、對象是朋友還是同事,記得要適當調整訊息以及傳遞的方式。
任職中情局期間,我的簡報對象包括總統、政策制定者、救援人員、特種作戰部隊、星級將領、大使以及各式各樣的人。整體訊息和分析結果都一樣,但是傳達的方法與詳細程度取決於對方關心和必須知道的程度,以及他們希望以什麼方式接收訊息(歐巴馬總統曾要求以圖表呈現書面報告,我們當然遵照辦理)。
說話之所以是一門藝術,正是因為你必須為了接收對象調整傳遞訊息的方式,所以找老闆討論加薪時不要即興發揮,也不要用投影片和另一半討論度假方案。
找回自己的聲音:你現在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每個人都要面對幽微卻強大、將我們導向沉默的力量,現在要重新找回領導人的魄力,叫沉默乖乖聽話。做到這點要靠技巧和藝術,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工具、運用正確的能量,再以正確的方式引導。
首先是駕馭的部分。你必須聆聽自己的聲音,鼓勵自己在通常選擇退縮時大聲說出口。回憶所有保持沉默的片刻、為時已晚才想到的反擊、放任不管的不公平。你剝奪自己什麼權益?剝奪別人什麼權益?如果當時勇敢說出口,可能會有什麼結果?
留意這些痛點,然後想像不同的結局。在內心重演你挺身而出、為自己或別人說話的劇本,可以輕鬆隨性,在心中探索出聲捍衛你關心的人事物的感覺。
接著再回想自己大聲說出內心想法的時刻。你為同事的觀點辯護、推掉客戶荒謬的要求,或者糾正一直念錯你名字的上司,或者和董事會持相反意見。無論是關於什麼、無論大小,每個人的一生一定有需要成為英雄的時刻,把那種力量和經驗融入你的「對權力說真話」的角色。
然後回想自己為什麼要發聲。希望升遷?想改善組織或業務?想走出人際關係的舒適區?想倡議自己關心的議題?想維護別人?還是推動變革?或是分享有趣的想法?不一定要針對嚴肅的事,使用你的聲音不是大放厥詞,而是運用內在的力量,在最重要的時刻為你關心的事物發聲。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出版之《我在CIA學到的MBA實戰》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