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人角度,第一手報導俄烏戰!帶您看見戰火下仍堅毅勇敢的烏克蘭人民!

書名:《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作者:相振為、三立電視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1月10日
書名:《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作者:相振為、三立電視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1月10日

文/相振為、三立電視

烏克蘭的震撼教育

防空警報

從小在台灣長大,「防空警報」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小學時聽到防空警報,全班都要躲到桌子下方;長大後聽到防空警報,半個小時路面淨空,在戶外的民眾就去躲便利商店,如果人在市內,可能甚至不會有太大的感覺。這無須贅述,久了之後就像「一場戲」,還會笑看外國媒體緊張兮兮報導台灣「備戰準備」。這真的要感謝上天,因為台灣太久沒有經歷戰爭,但是在烏克蘭聽到防空警報,是截然不同的氛圍

「親愛的市民,敖德薩市發布警報,立即前往防空避難所!」第一次在烏克蘭聽到防空警報跟政府廣播時,我的寒毛整個豎起來,因為我知道這跟台灣不一樣,這不是演習,而是真的有一枚飛彈或砲彈,正從位置不明的方向,飛向城市任何一個角落。有一次走在路上,防空警報響起沒多久,我們突然聽到三聲「碰!碰!碰!」巨響,那個瞬間,幾乎所有人都立刻轉向爆炸聲音發出的地方,經驗豐富的當地人,甚至能概略聽出爆炸位置距離我們有多遠,可能擊中什麼地方、需不需要打電話問候家人朋友。幸好,那一次是烏克蘭的防空系統發揮作用,在空中攔截飛彈所發出的聲音,但不是每次都這麼幸運,我曾在清晨收到敖德薩朋友傳來的簡訊,說距離他兩條街的一個倉庫被擊中,爆炸聲響跟振動把他從床上「掀」起來,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當地人聽到防空警報,普遍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焦慮地去躲防空洞,另一種是放棄避難

其實根據政府規定,當防空警報響起時,人民應該要躲進防空洞;如果人在大賣場或超市,賣場會要求顧客停止購物、全部離開市內直到防空警報解除,例如2022年6月27日,就爆發令人髮指的購物中心攻擊事件,當時俄軍發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中部城市克列緬丘格(Kremenchuk)有上千人在的購物商場,造成至少30人死亡、上百人受傷,這也讓我們後來去大賣場時,都會有點不安,盡可能早點買完早點離開。若人在政府機關,所有辦公事務必須暫停,安全人員會引導離開建築物,或到地下室防空洞去避難。我第一次躲防空洞,就是在烏克蘭郵政敖德薩總局採訪,突然間警報響起,我們穿過一條陰暗走廊、推開一道鐵門後,走進蘇聯時期打造的防空避難所。說實在,這個避難所很有「時空膠囊」的感覺,門口兩個木箱裡頭放防毒面具、一袋餅乾口糧、幾罐礦泉水。室內有幾張板凳跟行軍床,而牆面上掛的是蘇聯與冷戰時期製作的漫畫海報,教導民眾如何因應空襲危機甚至「核彈攻擊」。還有一個房間,堆滿復古打字機、電話,但還能不能用,不得而知。

防空警報響起時,敖德薩郵政總局防空洞擠滿民眾,大家各自在長板凳上等待警報解除。(圖/時報出版《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跟我們一起進入防空洞的,有郵政總局員工、民眾,也有街頭行人,當長者神情緊張、快步走進地下室時,我們就知道殘酷的戰爭,在她心裡刻下又長又深的陰影,「我感覺到害怕,只有害怕,只有當我看到我愛的人,或是我的家人在身邊時,我才有辦法露出笑容,但基本上就是害怕」一位婦女接受我們訪問時,深深吸了一口氣,而她旁邊的女士,則是全程緊閉雙眼、大口呼吸,試圖緩和自己的情緒,也有人緊緊抱著寵物臘腸狗,不願意多談。「只要防空警報我們就下來,適應恐懼,我們相信一切都會好轉的」一位郵政總局員工這樣說,她的同事也附和「烏克蘭是一個能在壓力中,正向思考的國家,我們必須保持鎮定跟冷靜,不要讓恐懼影響到我們工作」。但是在那將近一個小時的警報聲裡,他們想到的,或許是已經發生卻無法抹滅的恐懼,更是對未來的不安定感。

害怕的敖德薩居民,全程閉眼睛、安撫自己的緊張情緒。(圖/時報出版《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不過,於此同時,街頭民眾也呈現截然不同的反應。你會看到相當多的人,把防空警報當成「背景音」,就是防空警報繼續響,但人民繼續做自己的事,或在街頭散步、公園聚餐,或在露天餐廳聊天,簡直就像一種「平行時空」。我問了一群在咖啡廳外哈拉的年青人們「難道你們不怕嗎?」他們回說,「怕啊!但是怕也沒有用」「生活還是要繼續過」,「就算回家躲起來,飛彈也有可能炸到你的房子,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擔心是沒用的,沒有人可以完全倖免!」言談之間,充滿著對戰爭的無奈、對命運不可捉摸,還不如好好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儘管警報響起,路上不少民眾繼續過自己的日子。圖中一名女子,製造泡泡給小朋友們帶來歡樂。(圖/時報出版《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其實烏克蘭的幅員遼闊,光一個敖德薩州(Oblast)的面積就達3萬3310平方公里,幾乎跟台灣(3萬6197平方公里)一樣大,當飛彈來襲時,防空警報是整個州一起響,概念上有點像台北被攻擊,而高雄響起防空警報,因此你無從判斷究竟會打中哪裡;另外,俄羅斯攻擊的目標當中,有70%是民間基礎設施、民宅大樓,而且是隨機、軍民無差別攻擊,因此會不會被打中,真的完全看運氣。

每次防空警報響起時,手機警報軟體會跟著啟動,發佈推播,每天至少響個三四次。或許是「入境隨俗」了,我們從一開始的焦慮,到後期逐漸對防空警報跟手機警示感到麻痺,不再找尋防空洞躲避,與其說是「與恐懼共存」,更應該詮釋為對戰爭感到麻木、無法掌握生死的無奈感。

●本文摘自之《消失的國界:戰火下的烏克蘭》。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俄烏戰爭 社會人文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