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經濟學》當機器人會採草莓,我們還有工作嗎?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當我們談論「經濟」時,究竟在談論什麼?資本主義、自由貿易,還是發大財?原來咬一口草莓、喝一口可樂都是經濟難題?劍橋經濟學家張夏準新作《餐桌上的經濟學》中,以文化、經濟歷史和貿易切入,以18道食材看見經濟學的過去與未來。(編按)

文/張夏準(《餐桌上的經濟學》作者、劍橋經濟學家)

草莓是一種相當勞力密集的作物,特別是在採收時。不像蘋果或葡萄等水果,草莓常常躲在葉子之間,有時候躲得很裡面,因此需要花時間尋找。草莓很軟,摘採時容易碰傷,所以工人要很小心,而這又增加了採收所需的時間。

在高薪的富國,這種勞力密集的特性給草莓生產者帶來很大的問題,因為這會讓草莓變得很貴。大路邊的小農場可以推出採果活動來部分解決這個難題,讓消費者提供自己的勞力,可是這對大多數的農場而言並不可行。於是,他們便雇用廉價的移工,嘗試解決高勞動成本的問題。

加州是美國最大的農業州,全美出產的草莓超過八十%來自這裡。供應加州廉價勞工的主要是墨西哥,那裡約有七十%的農業勞工生於墨西哥,其中又至少有半數沒有相關申報文件,亦即他們是非法在美國工作。

這些墨西哥移工把草莓稱作「惡魔的果實」,因為採收草莓是加州薪資最低、最困難、因此最沒有人想做的農場工作。草莓很矮,植株本身高十到十三公分,種在二十到三十公分高的架子上,所以採草莓必須一直彎腰,每天這樣做十到十二個小時,連續好幾個星期,「可能造成劇痛和終身殘疾」。這些工人大部分薪水都很少,工作條件嚴苛。非法勞工的薪資只有合法勞工的一半左右,而且很多人都受到虐待。雇主知道他們不能向警方求助。

過去幾百年來,至少在勞工薪水較高的富國裡,農業機械化的程度愈來愈高,包括牛或馬拉的犁、鋤頭、鐮刀、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現在甚至還有無人機。然而,採收草莓至今仍無法機械化,因為採收過程涉及判斷力,必須判斷草莓躲在哪裡、熟度夠不夠,而且草莓天生嬌弱,很容易就碰傷了。

不過,這個情況正在改變,我們終於快要可以推出商業化的採草莓了,到時候也能應付其他很難採收的蔬果,像是覆盆莓、番茄和萵苣。目前,已有數家公司正在研發可以找到草莓位置、判斷熟度,並在不碰傷的前提下採摘草莓的採收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還沒有像人類一樣厲害,但是因為它們不斷在改良中,很快就會突破農業的最後一道關卡「採收草莓」了。

因為自動化而可能丟掉飯碗的,不只有草莓採收工。今天,我們常常讀到、聽到、看到新聞媒體告訴我們,機器人很快就會取代大部分的人類勞工,因此大多數人都將失去工作。AI(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更加深了人們對於未來沒工作的恐懼,因為這讓機器不只可以取代人的雙手和肌肉,還可以取代人腦。《金融時報》在二○一七年推出的互動式網頁「機器人做得了你的工作嗎?」(Can a robot do your job?)便體現了全球對於自動化的焦慮感。

自動化不是新鮮事,人類其實經驗老道

「自動化帶來失業」一直都是資本主義的特性,至少過去兩百五十年以來都是如此(請見〈巧克力〉)。為《金融時報》等報章雜誌撰文的那些記者、經濟學家和商業評論家總在責罵藍領階級的勞工在抗拒經濟發展,因為害怕工作減少而試圖延遲節省勞動的科技問世。那麼,那些記者和評論家現在為什麼突然擔心起自動化技術對工作的影響?

我嗅到了一絲偽善的氣息。當那些喜歡發表意見的權威人士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會受到自動化威脅時,便輕易責備抗拒科技的藍領階級勞工,稱他們是「盧德主義者」(Luddite,指十九世紀初的英國紡織工,他們以為砸壞逐漸取代他們的紡織機器就能保住工作)。可是,現在自動化開始影響到他們和朋友從事的白領職業,像是醫學、法律、會計、金融、教學,甚至新聞業,於是,他們才後知後覺地感受到科技會導致失業的恐懼,發現自己的技能可能已經永遠變成多餘的了。

但,我們不應該因為這些人對自動化感到恐慌而受到影響。自動化已經存在兩百五十年了,卻從來沒有像我們所預測的那樣,大規模摧毀工作。這是因為,自動化不僅摧毀工作,也會創造工作。

首先,自動化本身會創造新工作。比方說,機器人雖然讓採草莓的工作消失,但是自動化會增加我們對機器工程師、生產機器人的勞工和生產機器人零件的勞工的需求。此外,自動化雖減少了每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力,但也可能因為使產品變得更便宜、增加了需求量,而提高整體的勞動力需求,進而創造更多工作。根據詹姆斯.貝森(James Bessen)所做的研究,在十九世紀的美國,自動化讓生產一碼布料所需要的紡織工減少了九十八%,但是紡織工的數量卻成長了四倍,因為棉布價格變低之後,人們對棉布的需求量增加了很多。

其次,自動化也會間接創造別的工作。電腦和網路摧毀了許多旅行社的工作,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現在都會自己上網預訂,可是這也同時創造了很多旅遊業的其他職缺,像是經營預訂網站的人、透過Airbnb 等平台出租房間的人、透過網路宣傳才能吸引夠多顧客報名的特殊主題導覽員等等。最後,自動化會提高生產力,進而提高平均每人所得,使得人們開始想要獲得能夠滿足更多元、更「高級」的需求的新商品和服務,而這就會創造新的工作,包括更高等的教育、娛樂、時尚、平面設計和藝廊。

此外,我們永遠可以透過政府推動的政策一起創造更多工作。至少從一九三○年代以來,每逢經濟衰退,私部門的公司要減少投資或職務來省錢的時候,政府就會增加支出,刺激經濟的總體需求,鼓勵私部門的公司不要裁員,甚或雇用新的員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富國的政府甚至替公司支付「冗贅」員工的大部分薪資,防止他們遭到解雇。以英國的無薪假計畫來說,政府支付了高達八十%的薪資。

書名:《餐桌上的經濟學:從18種日常食物,了解政府與財團不說的經濟祕密》
作者:張夏準(Ha-Joon Chang)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2日

政府還可以制定規範創造工作。假如政府規定在教育、醫療和長照領域提高服務每個人的平均勞工人數,例如學校每一位學童平均要有幾個老師、托兒所每一位孩童平均要有幾個保母、醫院每一位病患平均要有幾個醫生或護理師、養老院每一位居民平均要有幾個照護者等,這些產業就會出現更多工作。我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看到了,這些產業確實需要雇用更多人,以提供更好的服務(請見〈辣椒〉)。

有這麼多因素互相拉扯,用難以預測的方式發揮影響,經過長時間才能看出結果,我們實在無法斷言某一特定領域自動化之後,是否會減少整體的就業率;不論那個領域是採收草莓、織造棉布,還是新聞報導。但,經過兩百五十年持續不斷的自動化,大部分的人還是都有工作可做,顯示目前為止自動化對就業的整體影響並不是負面的(然而,很多工作可能不盡理想,甚至是危險或剝削人的)。

有些人會說,這次不一樣,因為現在的機器可以做過去無法自動化的工作。可是,科技進步就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無法預見新科技的問世。假如你跟一位一九○○年的中上階級英國女士說,她的女傭所做的工作大部分都會在幾個世代後交由機器完成,她肯定會哈哈大笑。但,後來確實出現了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冰箱、生產即食餐點的機器等。

假如你跟一位一九五○年的日本技工說,他的工作幾十年後大部分都會交由一個叫作「車床」的機器來完成,而這個機器又是由另一個稱作「電腦」的機器所控制,他肯定會認為你瘋了。但,電腦數值控制機器現在確實是富國工廠的標準設備。所以,五十年後,很多人或許也會很難理解二十一世紀初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認為所謂的白領工作無法自動化。

這一切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忽視自動化對工作的影響。它在創造其他工作的同時,的確毀了某些工作,而那些因此變得多餘的勞工也的確受到重創。就算自動化對整體就業的整體影響長期來看不是負面的,也無法安慰那些失去工作的勞工。

理論上,技能因為機器而遭到淘汰的那些人,可以重新受訓去找另一份工作;這一直是自由市場經濟學家的標準看法,他們認為人會失業,是因為他們不想接受當下的薪資水準。但是實際上,如果沒有政府支持,這些勞工很難獲得再度就業所需的訓練,甚至完全沒有機會,他們只能接受低技能的工作,像是在超市上架物品、清掃辦公室或看守工地。失業勞工需要獲得失業津貼和收入補助,幫助他們熬過重新受訓的過程;他們需要負擔得起的訓練計畫,也就是說,政府要給訓練機構和受訓者補助金;他們需要在找工作時得到真正有效而非徒具虛名的幫助,像是瑞典和芬蘭等國家提供的積極勞動市場政策。

自動化被視為工作的毀滅者,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就好比草莓被視為一種漿果,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必須看清自動化的真相。自動化不全然是工作的毀滅者,而且科技也不完全決定了工作的數量。只要我們想要,社會可以採取行動,透過財政政策、勞動市場政策和特定產業的規範來創造新工作。

唯有當我們看清自動化的本質,我們才能克服對科技愈來愈常有、認定「自動化不好」的恐懼感,並消除年輕世代「我們不再被需要」的絕望感。

●本文摘自出版之《餐桌上的經濟學:從18種日常食物,了解政府與財團不說的經濟祕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三采文化 自動化 機器人 商業財經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男神涂善存、張豐豪主演人氣BL劇《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改編小說上市!

致每個不得母親關愛的女兒:請相信自己仍值得愛與被愛

人間姻緣分成這七大類!月老開示「姻緣系統」如何運作?

誰是鄭芝龍?讀《閩海王鄭芝龍》,走進東亞歷史的風雲歲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