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戴珊在哪,商機就在哪!「光環效應」的槓桿效益

書名:《影響力法則》  
作者:瓊.李維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7日
書名:《影響力法則》
作者:瓊.李維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7日

文∕瓊.李維

李歐卡迪的同事們在形容他時,最常用的詞是「傳奇」。或許是因為這位七十九歲老先生的同事大多是大學生,而大學生都用這種方式描述他們尊敬的人吧。李歐卡迪過去五十六年都是做同一份工作,按照現今多數人的標準,聽起來根本是瘋了。他每天帶著裝滿刀具的大袋子,走進完全不認識的人家,而且通常只有女性單獨在家。李歐卡迪得說服她們把門打開、一起坐下,好讓他賣餐具給她們。在他的職業生涯裡,共賣出超過五百萬美元的廚房用品,想想當年一組一百六十九美元的刀具,現在要賣三千美元,就知道這個數字有多麼驚人,何況,他完全是透過登門拜訪來達成銷售佳績。

你或許會想像李歐卡迪是個親切、保守的人,就像挨家挨戶推銷百科全書或吸塵器的銷售員那樣。但是李歐卡迪的做法聰明多了,他運用一種行為捷徑,叫做「光環效應」(halo effect)。

在一九七○年代,挨家挨戶上門銷售廚房產品是一件苦差事,銷售員總會被人不斷拒絕,當著你的面猛然關上門,不耐煩的抱怨你打擾到他們了。但後來,有一些銷售人員開始問一個重要的問題:「要是能讓新顧客不會把我們當成完全陌生的人,會怎麼樣呢?」若把這個問題換一個問法是:我們能不能請現有顧客推薦他們的朋友?這樣就不必每次與人見面,都得從零開始建立信任;我們可以透過人們的朋友建立起信任關係。

他們開發出來的這套方法非常成功,成功到這群人成立「威得直銷公司」(Vector Marketing),這間公司如今是卡特科餐具(Cutco Cutlery)的獨家供應商。大部分人知道卡特科,是因為曾經有個青澀的大學生銷售員到他們家做展示,包括用一把廚房剪刀剪開閃亮亮的一美分硬幣,以及用刀子切開繩索和皮革等等。

我之所以那麼清楚,是因為我本身也曾是那群生澀的大學生之一,我就是靠這個工作為自己籌到大學學費。事實上,卡特科/威得一年大約招募四萬名新人,其中大部分是當地的兼職學生。這群新進銷售代表或許最初是展示產品給朋友或家人,但之後顧客大多會轉介他們的朋友給銷售員,形成一張從未間斷且持續成長的信任網絡。

最驚人的是,這個方法一直都非常有效。過去三十年來,卡特科已經成為美國廚房餐具銷售第一的品牌,任何人想要親身體驗,都得透過顧客的轉介。你在商店裡找不到他們的餐具,甚至連一個廣告也沒有,然而年復一年,他們的銷售量都超越梅西百貨(Macy’s)、威廉斯.索諾瑪(Williams Sonoma),甚至亞馬遜商場裡的頂級品牌。

卡特科驚人的成功,部分是因為生產傑出的產品,但它與其他廠牌的最大區別,就是讓銷售代表充分發揮「光環效應」的槓桿效益。光環效應的運作方式如下:如果我們信任某個人,就會有較高的機率願意信任跟他有關的另一個人、產品、服務或任何東西。這個效應的命名,源自聖人或天使散發出的神聖光環,光環照到的一切都會變明亮,如同當我們信任某個人或品牌時,與其相關的一切似乎都會變得更值得信任。

這就是為什麼品牌要找受歡迎的名人代言,不光是因為他們在社群媒體上有自己的受眾,更因為這樣做有助於提高品牌聲譽。Nike販售的喬登品牌球鞋與服飾是否真的更具吸引力、更適合運動員?甚至與喬丹是否具有任何有意義的連繫?這些問題實在令人存疑,但毋庸置疑的是,Nike能在一年之間光靠喬登品牌進帳超過三十一億美元。

美國性感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圖∕Getty Images

同樣的,一款服飾若能獲得模特兒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或凱莉.珍娜(Kylie Jenner)的推薦,就能在幾分鐘之內被搶購一空。即使你認為自己對這類盲目追隨流行的行為偏誤免疫,但如果你也曾因為朋友推薦而嘗試新的零食及飲料、與某人碰面、去看某部電影或到某間餐廳消費,那麼你就經歷過「光環效應」。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影響力法則》,點此購買電子書,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文化 商業財經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當負面情緒來襲,不必壓抑或否定…… 6個技巧練習處理情緒

2025蛇年運勢指南!開運、財運、事業創造新機遇

2024年「林榮三文學獎」三位得獎詩人 探討創作詩的歷程!

「為什麼孩子不說話?」腦科醫師的10年爸爸經驗:給孩子多點機會,過程最重要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