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居家選物推薦「小部屋家居」:從零打造美好的法式生活夢想

文/ 黃翊嘉攝影/黃英程信步走在隆恩圳河道旁,經過甜點店、咖啡廳、花藝室,讓人沉浸在輕鬆愜意的浪漫午後,拐入小巷中,便能遇見白淨優雅中被綠意妝點的小部屋家居。小部屋家居於2020年開幕,由 Cind...

藝開罐.閱讀藝文

臺灣老屋修復達人來開講!北中南3大在地企業對談 發現永續再生行動

文字/廖芷瑩攝影/啦嘟嘟工作室 新視野:臺灣北中南修復老建築的在地企業達人來開講! 新竹 X 臺南新化 X 彰化鹿港 若我們跨出新竹,能發現臺灣北中南各地也不乏修復老建築的前輩。為了解各地不同的情...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英倫風花藝咖啡廳,夜晚變身微醺酒吧:inBush

文字/張玉伶攝影/啦嘟嘟工作室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新竹科技城裡的深夜花藝酒吧:inBush一株細葉孔雀木佇立在 inBush 的店面透明櫥窗前,粗齒鋸的葉片呈放射狀交錯排列...

藝開罐.閱讀藝文

竹科工程師的科技農場!斜槓小農不用一畝田,也能過豐年

文字 洪雅音╱攝影 吳尚鴻╱照片提供 紀成璞,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4月號有臺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園區,放眼望去,總見不斷擴建的廠房,越蓋越密集、越頂天的高樓大廈,伴隨上下班時間永遠塞到動彈不得...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最大素食辦桌福宴!為東寧宮地藏王菩薩佛誕封街賀壽

文/ 王昱登攝影/Alf Wang農曆七月最後一日,東寧宮前封街禁止車輛通行,在馬路搭了連綿的拱帳,數百張紅桌於街道上依序排開,佛經的誦唸聲與流水席的熱鬧吆喝聲響迴盪在街道之間。這是新竹市最盛大的素...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中央市場李記米苔目:可甜可鹹60年 正宗客家米香味

文/ 張玉伶、吳君薇攝影/程天佑米苔目為傳統客家人在從事農事後的甜點,在田裡忙活了一天,來一碗冰冰涼涼的米苔目冰,不但撫慰身體的勞累,也撫平心口上的毛邊。若將米苔目拌入青菜、肉燥等製成鹹食,也令人食...

藝開罐.閱讀藝文

借鏡書寫地方10年的轉譯高手:專訪香港“創不同”學院

文/陳盈淳圖片授權/香港“創不同”學院香港的“創不同”學院成立於 2012 年,設計多元且扣緊當地社區主題的社會創新課程,推廣創新思維,同時記錄香港,激發地方能量。這幾年團隊深入「將軍澳」這個新市鎮...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眷村龎」中式早餐店 傳承60年麵點料理與老味道

文/陳虹羽攝影/Alf Wang照片提供/眷村龎插畫/陳羽渘油鍋裡炸得響亮的金黃油條,配上蓬鬆酥脆的燒餅,再來一杯濃厚的冰豆漿,這是中式早餐店裡最經典的搭配!具有包容性的燒餅像是臺灣豐富的飲食文化,...

藝開罐.閱讀藝文

30 年前怎麼做刊物?爬梳傳奇地方誌《新竹風》創辦歷史

文/吳亭均、陳冠儒、劉之筠攝影/陳冠儒圖片設計/劉卲真30 年多年前甫解嚴不久,新竹出現一份承載濃烈的人文和在地關懷的雜誌:《新竹風》。關於30 年前怎麼做刊物?前輩們身處什麼樣的時代?當時《新竹風...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風》停刊卻未曾消失?回顧在地議題關懷與雜誌精神

文/吳亭均、陳冠儒、劉之筠攝影/陳冠儒前情提要30 年前怎麼做刊物?爬梳傳奇地方誌《新竹風》創辦歷史《新竹風》吹進新竹地景 人權環境都關心如同風一般,《新竹風》吹進新竹各處,環境與性別始終是《新竹風...

藝開罐.閱讀藝文

串起檳城百年文化與閱讀書寫的媒介——專訪馬來西亞《城視報》

文/ 陳冠儒圖片提供/《城視報》《城視報》的刊物精神「關注喬治市的生活與文化」十年如一,招牌的字體特色、娘惹文化、旅社街屋,收納於一本本的《城視報》,造訪馬來西亞檳城時,別忘了讓《城視報》成為你的城...

藝開罐.閱讀藝文

走入藏身民間的繪本基地 四大繪本聚落與產地大揭密!

撰文|邱璟綾 圖片|信誼基金會、貓頭鷹圖書館、小大繪本館、華婉兒童圖書館提供繪本愛好者不僅能在公共圖書館接觸到國內外優秀出版品,民間更出現許多極具特色的私人繪本館,以豐富館藏結合多元活動,陪伴小孩與...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才不是文學沙漠(下):日治詩社、戰後壓抑再到文化斷層後的文學獎

提起新竹,是不是仍隱約有美食沙漠、文化沙漠的印象?但你可能不知道,早在清領時期,竹塹城就有華美的園林,文人品酒吟詩是日常,潮流指標的大成街曾經是孔廟所在地;日治時新竹詩社蓬勃發展,更有許多知識分子投...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才不是文學沙漠(上):重返「北臺文學之冠」美名的竹塹年代

提起新竹,是不是仍隱約有美食沙漠、文化沙漠的印象?但你可能不知道,早在清領時期,竹塹城就有華美的園林,文人品酒吟詩是日常,潮流指標的大成街曾經是孔廟所在地;日治時新竹詩社蓬勃發展,更有許多知識分子投...

藝開罐.閱讀藝文

新竹南勢郭家出畫家!郭福壽帶你領略空氣流動之作──名單之後#142

文/ 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郭福壽 入選 臺展第4、7回這是關於風、關於空氣的故事。新竹的客雅溪繞了一彎,留下一塊尚能耕種的溪埔地,透著風。走在風裡的郭家族人,經歷了漫長遷徙,八十三歲的婆婆...

藝開罐.閱讀藝文

從寫作課到「詩控系列」出版計畫 亮語文創在新竹教育的築夢之路

文/ 劉之筠圖片提供/亮語文創繁星點點 每個孩子都有亮點初訪亮語,一片巨大無比的書牆映入眼簾,呼喚人們投身書海,處處可見舒適的休憩座位,像是在說「這裡永遠為你留下一個位子」。亮語從寫作班、課後輔導團...

藝開罐.閱讀藝文

竹科周邊首家、也是唯一!獻給兒少讀者的獨立書店 —— 專訪筆耕小書店

文/ 廖品榕攝影/黃英程藏身於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巷弄內的筆耕小書店,店如其名,空間小巧溫馨,小小的店鋪中四面圍繞著書架,上頭是滿滿的書籍,正中央一座綠色雙人小沙發是令人眼睛一亮的視覺焦點,一旁點綴著幾...

藝開罐.閱讀藝文

日本寺廟藏有新竹製造?你不知道的台灣之光──佛像工藝師陳慧芬

新竹曾是佛像大量外銷的重要基地,甚至領先半導體三十年!西元 1960 至 1990 年代是新竹創下佛像外銷奇蹟的黃金時期,當時作為上游貿易商的如勝企業,由知名佛像工藝師陳如鯉先生創立,為少數經營至今...

藝開罐.藝文短波

古城門前騎貢丸?首屆新竹國際動漫節5/25熱鬧開展

2024新竹國際動漫節「漫人祭」將在5月25日至26日於新竹市立體育館舉辦,活動不僅邀請國內外14名動漫藝術家參展,還將展出新竹漫畫家作品、串聯在地動漫文化,為吸引更多動漫愛好者,還與旅宿業合作,來...

藝開罐.閱讀藝文

春秋時期潤餅超難下嚥?國民美食「潤餅」歷史、流派大解密

文_黃彥綾/旅讀圖_黃彥綾、Cheerimages時近清明,傳統市場內的潤餅舖各個熱火朝天。不僅如此,蔬果攤、肉舖乃至於生麵攤,也都忙不迭送地接過婆媽們的號令──是的,畢竟潤餅宴祭的是祖,卷的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