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旅行‧徵文佳作】小艾/甜在心裡—窯烤三代的柿餅滋味(上)

在陽光下,柿子錯落的倒影跟金黃色的柿子色交織在一起,閃閃發光。(圖/shutterstock)
在陽光下,柿子錯落的倒影跟金黃色的柿子色交織在一起,閃閃發光。(圖/shutterstock)

💻搭配創作類型|

💻劇情主要角色|巧心、爸爸、媽媽

💻編輯金句|這一個一個,小小圓圓的柿餅,不只是小點心而已,更承載了母親對孩子的愛、丈夫對妻子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有人世間一切的美好。

文/小艾

新竹,我一定要回去嗎?

「你太自私了!」在租屋處,巧心崩潰的大哭。20坪大的小套房,是她跟她男友在台北合租的地方,但如今屋還在,人卻要留不住了。

「我已經受不了你這種狀態很久了。」男友說。自從巧心公司因為疫情裁員後,這三年,她一直找不到穩定的工作。漸漸的,這個剛搬進來,充滿朝氣的家已經不見了。有的只剩不斷的嘆息聲和怨懟。終於,男友下了決定。

「那我要去哪?」巧心無助地問。

「你就回你家啊。」男人繼續無情地說:「你爸不是在新竹嗎?你去找他啊。」

就這樣,他離開了。門關了,剩狼狽不勘的她。這不是她想要的,她是多努力才逃離新竹,現在卻要回去?不願意,她不願意—

巧心最後還是回家了。只是這個「家」,不一樣了。

好多年了,巧心媽媽,是巧心曾經最大的依靠,但她在巧心很小,對這個世界才剛有點印象的時候,就過世了,這給巧心很大的打擊。她對祖傳的柿餅事業,有著很深的陰影,所以,當她一在台北找到工作,離開後,就未曾踏入新竹半步,但現在的她,無依無靠了,除了在新竹,做柿餅的老家。

金黃色的城市

巧心的家就在著名的「柿餅專區」—新埔旱坑里。許多觀光客都會來這裡一睹曬柿子的壯麗景觀。雖然是觀光區,但是新埔還是在鄉下地方。巧心沒有留在台北很久,很快她就買了火車票,一路從台北的繁華,再到新竹火車站,坐車到新埔,景色是越來越純樸,越來越有青草的味道。

巧心的家不是觀光工廠,而是在比較裡面的深處。旱坑里路蜿蜒,巧心下了車後,順著路慢慢走。這一段路,她已經很久沒有走過了。看到一家一家,都把柿餅拿出來曬,巧心有很多童年回憶湧現,跟台北閃爍的記憶交織在一起,她頓時有點恍惚。

先穿過幾個著名的觀光工廠,很多遊客都來拍照了。她躲過人群,繼續往裡面走去。又是更原始的氛圍了。在路邊,看到幾隻母雞,帶著小雞想過馬路,巧心饒富興致的逗弄了一下,再繼續走,又經過了幾片農田,綠油油一片,很是漂亮。過了一段時間,終於到家了,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黃澄澄的倒影。又大又圓,相當整齊的形狀,那是一個又一個柿子的影子。

她抬頭看,幾個大圓盤,已經曬滿了圓圓的柿子。跟觀光工廠不同,巧心家曬的柿子比較少一些,用竹子搭的曬柿場,還是跟巧心印象中一樣。從上往下看,柿子的黃色比較偏白,她往後退一點,才看到了一大片的金黃色閃耀。在陽光下,柿子錯落的倒影跟金黃色的柿子色交織在一起,閃閃發光。本來心情稍微有點好轉的巧心,突然又有點想哭的衝動。

為什麼這麼恨家裡?因為巧心最愛的媽媽,在做柿餅時,昏倒在家中,之後離世了,這件事讓巧心很不能釋懷。她看了看庭院,家裡依舊是古早的三合院,純樸的味道,一點都沒有變。

看向一邊的木頭柱,上面深色的痕跡,巧心的淚水在框邊打轉。那是媽媽生前,坐著削柿子,戴的手套沾滿柿子汁,站起來時擦到的。日積月累,就留下了這擦不去的痕跡。而爸爸,似乎也不打算覆蓋掉這一層記憶。就這樣,這一塊木頭柱,成了巧心思念母親時,最常坐著的地方,也是專屬於巧心的母親柱。

一陣風吹來,正好是十月啊。九降風依舊是那麼的冷。巧心穿的單薄。她知道她的家鄉風大,吹到身上冷,刺骨的是心。

「爸。」巧心喊了一聲。在庭院低頭削柿子的男人,終於抬頭。

他有著黝黑的皮膚,身材高大。這是巧心的爸爸,葉承宗。巧心的爸爸話不多,他沒有讀過書,從小就學著做柿餅,長大後自然傳承祖業。從巧心有印象開始,爸爸就很少開口說話。倒是媽媽,總是笑臉迎人,笑咪咪的照顧她和爺爺奶奶。

但是他們現在都離開了—巧心的爺爺奶奶,和因病提早離世的媽媽。

「回來啦。」巧心的爸爸並沒有多說,看了巧心一眼,就低頭繼續削蒂頭。

巧心看爸爸沒有多言,也不想多講。往裡面走去,摸了一下屬於母親的柱子。

「媽,妳好嗎?」

「對不起,我回來了。」

在巧心的心中,自己現在就是個失敗者。多年前她離家的時候,跟父親揚言絕對會在台北待到底,闖出一番成就,不會一輩子窩在這鄉下,像父親一樣做柿餅。

但是現在徹底打回原形了。巧心感覺越來越冷,站在這古早的庭院,她多希望此刻。媽媽能出現,為自己披上一件溫暖的外套。

一觸即發

回到家後,巧心雖然心中千百個不願意,還是必須開始幫忙。做柿餅的工作繁瑣,要將柿子一顆顆削皮、去蒂,再送去烘烤,再經過幾天的日曬,中間還要多次幫柿子壓頭去水份。雖然削皮跟過去不同,已經有機器,但是去蒂、檢查去皮,幫柿子「按摩」,還是必須人工來做。

而且最讓巧心無法忍受的,就是巧心家的製法—遵循傳統。

跟一般人家,已經用烘燥機不同,巧心家還在用傳統的日曬法。而且在日曬之前,舊時用的柴燒磚窯也沒淘汰。大家都在用烘乾機了,但是巧心爸爸還是堅持用龍眼木的柴燒磚窯。

每次削完柿子後,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傳統的柴燒磚窯跟新式的烘乾機不同,更費時間跟人力,必須選上好的龍眼木,慢慢柴燒,到了一定溫度,才放柿子進去烤。烤兩個小時,才能拿出去日曬。

而且每次進到燒窯裡,因為裡面空氣稀薄,都還必須戴著護目鏡,大吸一口氣,憋氣進入燒窯中,烘烤柿子。這總是費很久的時間,也很耗體力。這也讓巧心家的柿子,製作時間比別家都長上許多。

回到新竹的日子,巧心沒有跟任何人連絡。她每天都挖著蒂頭,檢查柿餅皮,

幫柿子「按摩」跟爸爸各做各的,沒有任何交流。就連吃飯也是分開吃。彼此不像父女,更像是兩個分擔房租的室友。

兩人的毫無交集流,終於在巧心看見父親燒窯不順利,被嗆到不斷咳嗽的那天爆發了,巧心埋藏心中許久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她大吼—「你為什麼不換新一點的設備!早該換了不是嗎!?死守著這塊爛燒窯有什麼用嗎!?要是早點就換新的,媽媽就不會死了!」

媽媽,不要走

時間回到巧心媽媽去世的那一年。

雖然,烤柿子是爸爸的工作,但是爸爸忙碌的時候,媽媽也得幫忙烤柿子。

巧心記得,一向開朗的媽媽,那天的臉色不太好。小小的巧心,當時並不知道燒窯,是多辛苦的工作,只記得媽媽腳步不穩,動作緩慢,看似很吃力的,推木頭和送柿子盤。

就當媽媽埋頭進燒窯沒多久,「砰—」的巨響傳來,巧心跑過去看,看見戴著護目鏡的媽媽,已經倒在燒窯旁邊了。

後來,就是奶奶的驚叫聲,和打翻東西的聲音,大人們紛紛圍上來。巧心看到爸爸立刻抱起媽媽,往外面衝,爺爺奶奶著急的跟在後面—而小小的她,也跟著大人的腳步,但是還小的她追不上,才追到庭院外,爸爸媽媽就不見了。

接下來,媽媽就再也沒有回家了。爺爺和奶奶,總是帶著巧心,到醫院去看媽媽。媽媽躺在病床上,巧心不懂為什麼。家裡的床,媽媽不喜歡嗎?為什麼不回家呢?她那時還不知道,醫院是什麼樣的地方。

「媽媽很快就回家了,媽媽在這裡住一下下。」巧心每次問,媽媽每次,總是這樣笑著回答。但是媽媽的身體,卻越來越瘦弱。每次巧心去看媽媽,都覺得媽媽好像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跟爺爺、奶奶一周好幾次探望不同,爸爸總是久久才來一次。

「他要忙著做妳媽媽最愛的柿餅啊。」媽媽跟巧心說。

巧心好期待媽媽回家,等媽媽回家,看著媽媽削柿子,偶爾偷拿個柿餅,咬個一兩口,跟媽媽一起共享。可惜的是,巧心沒有等到那一天。

所以,在她的心裡,深深恨這塊燒窯。

而爸爸,卻一直留著這一個,害媽媽離開的燒窯,巧心多年來都無法諒解。這也成了父女之間最大的心結。每次一想到媽媽,巧心就會痛罵爸爸,要爸爸把這燒窯給拆了,甚至會用力踢燒窯,希望可以將它粉碎。但是面對這樣的巧心,爸爸總是不答話。就算巧心罵的再怎麼難聽,爸爸就是不會回答。

時間再拉回現在,被巧心痛罵的爸爸,依舊沒有回答。只是一邊咳嗽,一邊繼續工作。巧心生氣的把工具和柿子一甩。在她的童年,很早就失去媽媽,爺爺奶奶走後,就是爸爸和這一大堆的柿子。在別家小孩出去嬉戲打鬧的時候,她都得在家裡幫忙削柿子,不能出門。

她恨透了祖傳的產業,她多希望家裡的柿餅行就此打住生意。就在憤恨的情緒中,她走到了她的母親柱旁,蹲下來靠著柱子,就好像靠著媽媽。想到母親的離世、童年的不快樂、台北的不順利,巧心又哭了。抽抽搭搭的,眼淚不斷往下落,滴在媽媽常坐的位置上。不知道哭了多久,巧心沉沉的睡去,感覺好久,沒睡這麼沉了—

延伸閱讀:

小艾/甜在心裡—窯烤三代的柿餅滋味(中)

小艾/甜在心裡—窯烤三代的柿餅滋味(下)

最新活動:

⭐短篇小說募集!「神明相隨」書寫信仰與命運交織的故事

由琅琅悅讀與共同主辦、大甲鎮瀾宮協辦的「神明相隨」活動,將募集信仰與命運交織的短篇故事,投稿字數為5,000-15,000字數間,投稿需以「民俗信仰」為主題的小說,須包含「媽祖」、「神明」、「習俗」、「靈異」、「職人」任一元素。完成作品需email至「contentdp@udn.com」信箱,截稿時間為9/30(六)止!詳細投稿辦法:我要投稿,立即瞭解更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未來‧旅行 徵文 讀創故事 時空 穿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生活有氣‧徵文示範作】林比比鳥/轉職八點檔

【生活有氣‧徵文示範作】溫暮/曼谷的新朋友

「生活有氣」日常流小說募集!熱氣騰騰是人生

【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Pin/難以分享的味道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