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餐桌2.0】陳俊文/甘苦人的補湯:嘉義正老牌草魚湯

嘉義正老牌草魚湯,濃郁鮮甜是「甘苦人的補湯」。圖/陳俊文提供
嘉義正老牌草魚湯,濃郁鮮甜是「甘苦人的補湯」。圖/陳俊文提供

文/

生命中的草魚湯

市有非常多家草魚湯,我們家單獨偏好「正老牌草魚湯」這一家,因為這家是我的親戚,正老牌草魚湯多年來只單賣「孤味」(獨沽一味),也就是一家店,只賣一種料理,草魚湯因為部位不同,所以有三種價位,魚肉湯,魚尾湯與魚頭湯,我喜歡吃魚尾,有時要「註文」(預訂)一下,就能享用,每個桌子上都有哇沙米和醬油膏,口味隨人喜愛。

正老牌草魚湯除了賣草魚湯,還兼賣魯肉飯,這是因為來這邊吃的,大都是「作息人」(務農工作者)與嘉義鄉親,只吃草魚湯,根本吃不飽,因此順應民意,也準備了白飯和魯肉飯,魯肉飯雖然配角,但是很夠水準。

我們家的人只要有人住院,在住院期間,每餐的標準配湯都是草魚清湯,不一定要每餐吃草魚,但是一定要喝草魚清湯,通常店家會很阿莎力地用兩斤的袋子外帶魚湯給你,還會特別問你說「要不要加蔥或加薑」,這樣子問是有特別用意的,因為加了蔥或薑的魚湯,把生菜加入熟湯中,會改變魚湯原本的平衡,反而容易變質,而且術後病人不能吃這些辛香料食材,我們會把這些草魚清湯,帶回家後,用小的塑膠袋分裝成大約300c.c的大小,大約是一餐的量,拿去冰箱中上層冷藏,然後草魚清湯,會結慢慢成膠狀凍,整條魚的精華都濃縮在這碗魚湯中,或許越來越多人知道魚湯的好處,因此外帶草魚清湯,會酌收一個銅板的價格。

就像電視劇《華麗行》所說的,這碗草魚湯是「甘苦人的補湯」。

草魚湯飲食地圖

臺南是臺灣第一個海洋城市,嘉義是臺灣第一個內陸城市,這也深深影響到現今的飲食文化,臺南人吃海魚,比如說虱目魚,嘉義人吃淡水魚,比如說草魚和大頭鰱。

至於大頭鰱和草魚的飲食地圖,也分佈的壁壘分明,大頭鰱主要是用來做沙鍋魚頭,主要分佈在中正路一帶,草魚則都是做為草魚清湯,上桌前,再加一點薑絲即可。

草魚湯也有自己的飲食地圖,就分佈在臺鐵縱貫線兩側,尤其以省道博愛路最多,因為自從20世紀初嘉義驛設立之後,嘉義市區在鐵道沿線成立了許多工廠和株式會社,增加了許多工作機會,因此許多海線居民紛紛來嘉義市區打工,他們就選擇在鐵道沿線定居下來,這些大多是工商職業屬性,也因為島內海線移民的關係,目前嘉義市西區的廟宇大多供奉著和王爺。

正老牌草魚湯開店的時間很特別,從傍晚開店賣到天亮,主要販售時段是晚餐,宵夜與第二天早餐時段,這跟我們家夜貓子的作息時間差不多,我們比較常出現在宵夜時段,大家都知道,宵夜不能吃太多,會有罪惡感,但是不吃,又會睡不著覺,所以有點餓又不會太餓時,我會來喝草魚湯,魚肉有豐富蛋白質,再喝幾口熱湯,墊墊肚子,夠滿足了,準備來睏,一夜好眠。

如果你是把草魚湯當成早餐的人們,你會在八點以後,看到非常生猛的草魚現殺秀,你會發現前一秒還在料理檯前舀湯的老闆娘,下一秒就穿青蛙裝到隔壁殺魚,草魚體型不小,用刀還斬不斷,還要用塑膠槌敲打,反正現殺就是鮮。

因為店內販售的草魚都是每天現殺,因此每條草魚都有一些副產品,因為數量太稀少,所以價目表上都不會列,所有節目採訪,這些副產品連我們是熟客,親戚都不一定吃的到,想吃到還要碰運氣。

「嘉義正老牌」除了草魚湯之外,其他餐點也是一絕。圖/陳俊文提供

計程車運將眼中的草魚湯

草魚湯是個很特殊的食物,一定要現場吃,才會好吃,非必要,不會外帶,而運將的工作屬性特殊,只會外帶便當,不會外帶湯湯水水的熱食,自找麻煩,吃便當也讓走車工作能隨時保持機動性,運將連好好下來吃頓飯都是奢求,如果真的要內用,會有許多吃飯哲學。

嘉義市區內最大的計程車排班站是嘉義火車站前的排班站,叫做「嘉鐵排班站」,如果從縱貫線西邊,後車站這一帶要回嘉鐵排班站的計程車運將,不會走嘉雄陸橋,因為不順路,如果走嘉雄陸橋,無法直接進嘉鐵排班站,必須往前開到林森路和北榮街交叉口,王伯智皮膚科前面進行大迴轉,我們一般用路人駕駛無所謂,但是嘉鐵排班站計程車運將,一天要進出嘉鐵排班站10次,就要在這個路口上,大迴轉10次,這個都有潛在性風險。

計程車運將回排班站,會走北興陸橋,因為北興路橋直接下橋,可以順向右轉接民生北路,然後在彰化銀行那裡右轉中山路,回到嘉鐵排班站,這樣子都是右轉順向,而在上北興陸橋之前,就會順向經過正老牌草魚湯。

正老牌草魚湯位處三角窗,面寬大約有三個車位,又在博愛路一號省道上,因此只要是嘉鐵排班站的運將,每天至少會經過3次以上,如果店家門口有車位,正好有時間空檔,就會停下來喝碗草魚湯犒賞自己一下。

這家店的上菜節奏,完全是運將的tempo,在前台點了標配,草魚肉湯+魯肉飯,才剛坐下,用濕紙巾擦一下手,阿姨就已經把好料端上了,運將內用的座位,一定選最靠近馬路邊的座位,因為這樣的視角才能看到自己的車子,運將會用不急不徐的速度,享用著珍饈,並同時保持能隨時「出車」的狀態。

「這台車,誰的。」

「歹勢,歹勢,是檔到車嗎?」

「阮欲去市內,你敢有欲載?」

「大哥,等我三分鐘,我喝一下湯。」

● 品嚐更多作家私藏好味道:「邀你一起上座啖美食

作家簡介:

作家陳俊文。圖/陳俊文提供

陳俊文
小鎮數學教師,高雄出生、嘉義成長。關注教育與土地連結,參與地方創生,透過走讀、田調與書寫,記錄家鄉風景與小人物故事。著有《嘉義小旅行》、《華麗計程車》等,曾獲阿里山文學獎。《華麗計程車》改編同名劇,由華視與LINE TV製作,於嘉義實地拍攝,榮登Netflix冠軍,並入圍金鐘六項。

書名:《華麗程車行》
作者:陳俊文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時間:2019-07-03

關於「作家餐桌2.0之美食逸品篇」

「餓了吧?大廚作家,我們可以上菜了!」
一日三餐你都怎麼吃,是隨手扒飯果腹派?還是美酒、餐具樣樣不缺的儀式派?粒粒皆辛苦,美食豈能辜負?

邀請作家掌廚為你說一道不凡的料理,分享夢幻菜餚、新奇吃法或顛覆想像的料理方式,第二季26位作家、26道美食逸品,每週二不再餓肚子,以別具匠心的圖文和文學佐料,週週滿足吃貨好奇心!閱讀更多作家餐桌的料理故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藝點通 作家餐桌 陳俊文 嘉義 計程車 媽祖 琅琅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澎湖小管令人難忘的鮮脆秘密 原來藏在講究的捕獲方式

用閱讀力翻轉部落孩童的未來──屏東縣原住民vusam圖書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展!必看經典,線上導覽先睹為快

蘇益賢/用藝術昇華苦痛,在痛苦中看見意義──《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觀後感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