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古戰場今昔照 挖掘隱藏山嶺的百年清法戰爭遺跡

上圖為利用DocuGIS系統作GPS路徑定位,紅線所呈現為防線遺跡,與下圖為法軍文獻《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第九號圖的清軍防線(黑線)位置相當。(袁明道、許美策繪)
上圖為利用DocuGIS系統作GPS路徑定位,紅線所呈現為防線遺跡,與下圖為法軍文獻《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第九號圖的清軍防線(黑線)位置相當。(袁明道、許美策繪)

文|袁明道、許美策
圖|國立臺灣博物館、袁明道、許美策

清法距今已有140年之久,許多當年戰爭事物多已埋藏於歷史塵埃間,為人遺忘。然而,近年因各項史料及研究的現世,翻新了世人對於清法戰爭的印象。

在眾多同好與山友的追跡探尋下,地區紅淡山、月眉山與竹仔嶺等山地,有許多疑似人為構造物被發掘出來。筆者等人也因興趣相投,加上對於鄉土歷史的好奇,以GPS定位路徑來比對法軍上尉嘉諾之著作《1884-1885年人遠征福爾摩沙》(L'expédition française de Formose, 1884-1885,手稿現藏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書頁內的戰場圖像,推斷將這些構造物為百多年前留下的戰爭遺跡。

逐步確認各項工事如壕溝、石壘及土圍的形制與建築後,本文嘗試藉由清軍所使用的「地營」,即一種野戰築城的防禦工事,帶領讀者解讀清法戰爭裡的基隆古戰場。

基隆清法戰爭的石壘遺跡,可見左側比人高的石壘及右側低矮石壘,有層層防禦之結構,雖雜草叢生但經過百年仍屹立著。(許美策攝)

在基隆周邊山地的追跡過程中,筆者陸續查閱其他法文史料,發現在越南戰場出現不少「Casemates」(暗壕),與「Réduit」(內堡),「Casemates」為清軍建造的一種半地下化工事,供官兵遮蔽躲藏,置放火砲、彈藥,並且可以在不暴露個人情況下進行作戰。戰地記者迪克‧德‧隆萊(Dick de Lonlay)形容「Casemates」就像兔子洞,並且提到清軍如同兔子般躲在裡頭偶爾探頭觀察,稍察覺異樣即遁入洞內。

清軍地營(Casemate)圖,紅圈處有清軍如同兔子從地營探出,還有幾個槍、砲眼在地營上,另外還有清軍站在營頂上觀察敵情。(出自Le Tonkin: Exploration du Mékong, 1888)

「Réduit」則屬於陣地防禦核心,位於防線內層。當戰事不利,「Réduit」便成為前線部隊後撤的掩護。這些工事直到今日,仍然可以在基隆周邊山地看到相關遺跡。

「地營戰法」與「Réduit & Casemates」

上述防禦工事在清法戰爭期間被大量使用,當時清軍歸納出一套搭配工事與戰術的「地營」戰法。奏摺指出此戰法為清廷官員岑毓英所創,並傳授劉永福所統轄之黑旗軍。「地營」戰法被廣泛運用在越南戰場,使得裝備相對落後的黑旗軍,在面對火力旺盛的法軍時得以不落下風。綜觀這套戰法,可歸納出以下三種工事構築方式:

1 . 半地下化的防砲擊工事
這種半地下化工事稱為「暗營」,作法為挖掘方形地穴,以木料鋪設頂蓋後再覆土構成,為最基礎的工事構型,可有效「避砲」,即防禦砲擊的作用。「暗營」又稱做「掘地為營」,類似法方記載的「Casemates」;《地營圖說》則把這種木構造稱為「木棚」。
類似影像紀錄,有法軍軍醫霍卡爾(Charles -Édouard Hocquard)拍攝黑旗軍在越南紅河防線所構築的「Fort casematé」。另外,1887年出版的L'Extrême Orient一書中,清軍在越南構築的火砲掩體(Abri),同樣有大型木料支撐的覆土營頂構造,可以窺見清軍「地營」工事的樣貌。

2 . 多層串聯的地營
這是前述暗營的強化升級版本,透過多個不同形狀的暗營,共同構成層次不同的陣地。各個暗營之間藉由開放式「明濠、明槽」(交通壕)彼此串聯,這些壕溝或地道蜿蜒曲折又有掩蔽,得以獲得「我兵盡伏地中,往來行走不見一人」的效果。且因曲折的關係,敵人較難命中壕溝內的清軍,就算砲彈落入也「不能旁及」其他士兵。清廷官員曾說地營戰法讓軍隊「人心自能固守」,或許就是著眼於這種掩蔽效果。

陳龍昌《中西兵略指掌》卷6所附之「地營圖」,圖上有幾層的「罒」形與「△」三角形的木棚地營,搭配曲折的地道互相串連以避砲火。「△」三角形木棚像是圖2與圖3的地營的樣貌,「罒」形像是火炮掩體的樣貌。(出自陳龍昌輯《中西兵略指掌》)

3 . 火力覆蓋交互掩蔽
根據史料所載,地營在突出地面部分開設稱為「槍砲眼」的射口。高低層次不同的地營,利用規劃完善的射口,火力交替掩護,達到防禦目的。清廷官員也提及「外層(地營)放槍;外層槍過,中層接放;中層槍過,外層槍手又可上藥接放,連環轟擊,敵自難近」。
另外,地營可「臨機挖築」,例如不同層次地營間,增建應援兩側地營,猶如法軍所稱「Réduit」。由此來看,地營戰法具備相當彈性,陳龍昌讚曰「布置得宜,可戰可守」。

廣泛利用在臺灣的地營戰法

「地營」在臺灣何時現蹤?早在1882年,臺灣道劉璈奉時任福建巡撫岑毓英指示,在臺北觀音山等處完成「地營砲臺」與「小地營」(可見北京國家圖書館藏〈基隆廳、淡水縣輿圖〉當中的觀音山山腳處)。

至於南部地區,亦可見劉璈在1884年7月曾奏報:高雄旗後珊瑚礁石太硬,無法挖築「地營」,因而改建小砲臺。顯見「地營」的建構,還是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11月時,北京方面甚至下旨要求臺灣督撫須針對地營「妥為辦理」。

法軍方面的紀錄,則見於1884年12月。當時法軍進攻暖暖土勇駐守的鳥嘴峰,因擔心直接攻擊「Casemates」會損失過大,只得利用煙燻方式逼出躲在地營裡的土勇,可見法軍在面對清軍的地營戰法時,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

《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一書中,亦可見到清軍1885年3月5日在月眉山東北邊被法軍奪下的堡壘,其防禦工事配有一門克虜伯砲(1 piece Krupp),旁邊串聯著地營土壘並帶有一點一點的槍眼射口,最外層是防禦刺竹,這配置如同張之洞稱「路寬者築台安砲,路窄者設卡安濠,甚僻者掘斷禁阻,戍所豫造地營,營外多栽刺竹」,構築完整地營防禦體系。

3月5日清軍的堡壘圖(Le Fort Chinois du 5 Mars),圖中呈現清軍防禦設施,呼應張之洞的配置。(臺史博館藏號 2003.015.0199)

百年遺跡踏查,基隆古戰場追跡

今日,攀登基隆周邊山區,可見橫跨多處山地、並沿著稜線開展的石壘濠牆。由大小石塊壘砌的石牆,堆疊交錯的空隙可作為觀察與反擊的槍眼。山頂處有方形或圓形的坑,圍繞著堆砌的石壘或夯土,如同清廷官員曾指出地營「外用石條合縫砌成」用以強化工事。連接跨越周邊山嶺的長牆、壕溝,則如同法軍紀錄清軍建構的多層次防線,其由圓木及泥土構成(réduits de position casematés, en terre et rondins)的厚實地營,使得法軍需要投入更多火力及兵源,方能突破清軍的月眉山防線。

基隆周邊山區經過長時間歷史發展,經過開發及不同時期軍隊改造,部分山的防禦工事已不復原貌。但是,越過基隆河,從瑞芳八分寮山、粗坑頭山、碇內尖、頂寮山、暖壽山、東勢坑山、西勢坑山到六堵山等地,仍可見保存完整的地營遺跡,只是今日已不復見文獻所提及的木柱結構、覆蓋厚土的頂蓋等等。此外,周邊山嶺仍存在著綿延山地的塹壕,儘管部分工事已被破壞,仍可從現存殘蹟想見昔日戰事緊張當下,清軍憑藉著連綿越嶺的長牆及地營工事,保臺衛土的身影。

碇內尖的石壘地營遺跡。(許美策攝)

本篇作家簡介:

袁明道
土生土長的基隆人,默默書寫,記錄著歷史。

許美策
基隆文化局導覽志工,喜歡探尋自己家鄉歷史。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62期「西仔反印象記」。

展覽資訊:

「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
時間:2024/6/25-2025/5/4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簡介:彙集近十年來北部地方社會研究的成果,瞭解臺灣各地義勇如何抵抗侵略;另藉由法軍留下的紀實攝影、地圖及文字紀錄,呈現19世紀臺灣社會及戰場狀況,並探討清法戰爭如何轉化留存在臺灣的民俗、傳說與記憶中。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史博 戰爭 基隆 法國 歷史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你收集幾座百岳了?〈山藏家〉打造台灣山岳文創品牌

2024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虛缺號》深奧人生命題 極簡展現

老一輩流行吃「番薯籤」竟是治中暑偏方:黑糖薑番薯甜湯

1940年是什麼顏色?府展特選畫家有馬周三的作品聯想──名單之後#137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