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作家好文
童年回憶殺!從桌遊到電子雞,跨世代臺灣人玩具大集合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以打造「臺灣歷史共筆」與「知識共享的智慧寶庫」為願景,致力推廣館藏歷史文物,讓古物不再沉寂於展示櫃中,而能與當代社會展開跨時空對話。官方社群推出的「#現在是新奇物晚
喝茶配雞蛋糕,順便讀點臺灣史!──鐵製火鉗夾式雞蛋糕模具、日東紅茶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以打造「臺灣歷史共筆」與「知識共享的智慧寶庫」為願景,致力推廣館藏歷史文物,讓古物不再沉寂於展示櫃中,而能與當代社會展開跨時空對話。官方社群推出的「#現在是新奇物晚
專為兒童打造!「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 體驗臺灣百年遊戲樂趣
說到桌遊,每個人心中都有幾款經典不敗的遊戲,以及與親友共度歡樂時光的珍貴記憶。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即日起至2026年4月19日,推出「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本次特展首次大規模展
追尋北國的身影──被俘虜到西伯利亞的臺籍日本兵
有關日本時代臺灣人的戰爭經驗,大多數人或許會聯想到南洋戰場,但並非所有的臺灣人都是前往南洋,舉例來說,拙作《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下稱《零下六十八度》),是以家祖父陳以文為主角,呈現臺灣人被派駐在滿洲國,戰後被俘虜至西伯利亞的一段過去。
重回二戰時空!日軍南洋足跡與戰俘監視員的創傷歷史
1941年12月8日,日軍同時進攻夏威夷與東南亞,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日本殖民下的臺灣人,無可避免的也被捲入戰爭。此時的東南亞與南太平洋都是英、法、荷、美等國的殖民地,除了維持獨立的泰國外,各地都處於軸心國與同盟國雙方對峙的局面下。戰爭初期日軍以破竹之勢橫掃各地,隨著日軍的擴張,東到所羅門群島,西到安達曼群島,都有臺灣人的足跡,總人數不明,及至戰後,臺灣總督府掌握到的殘留南方各地者有9萬多人。
518國際博物館日/臺史博5/17-18全民免費!展演、講座、工作坊全攻略
隨著「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正是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魅力的最佳時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於5月17日至18日兩天開放全民免費入館,使用文化幣消費還享點數加碼優惠,語音導覽及商店均
乙未之役130週年!臺史推出講座、VR及書展 省思台灣最大抗日戰爭歷史
適逢「乙未之役」130週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自5月起於館內推出一系列活動,包含3場重量級講座、虛擬實境(VR)影音體驗及主題書展,凡參與講座皆可獲得專屬優惠券乙張,憑券可享購買50元優
從傅培梅泡麵手稿到國宴菜單 臺史博特展用15組關鍵字探索飲食記憶
飲食記憶如何捕捉、承載與傳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以15組飲食記憶關鍵字為主軸推出「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公開傅培梅發想統一滿漢大餐泡麵的手稿到歷任總統的國宴菜單,即日起至臺史
穿越時空的聆聽編織──臺史博「當夏日微風走過」聲景工作坊側記
原臺南測候所成立於1898年,位在府城地勢最高的鷲嶺臺地,鄰近熱鬧的西門圓環。2024年「臺灣聆聽日」在臺南舉行,筆者帶「聽眾」走進臺南測候所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物,一起打開耳朵,感受夏日微風送來隱含百年記憶的聲音⋯⋯。
「太依賴視覺,使聆聽能力退化」臺史博《聽・見》策展人分享紀錄聲景意義與記憶
2024年8月,臺史博推出了第一個完全以聲音為展件的主題展覽——「聽・見:聲音記憶特展」。這場實驗型展覽以聲音為核心,探索聲音記憶的多重面向。通過聲景、口述訪談、唱片、歌曲等多樣形式,思考聲音所承載與保存的訊息,並為臺史博長期保存臺灣歷史記憶的使命開創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