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南、有「臺灣」也有「歷史」的博物館,「臺史博」是我們的簡稱,為了守護臺灣共同的歷史文化與記憶,2011年開館至今,已蒐藏了近12萬件藏品。臺史博的展覽以多元角度及跨族群視野,講述人與土地的故事,鼓勵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國外訪客,來臺史博發現臺灣和自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http://www.nmth.gov.tw/

作家好文

穿越時空的聆聽編織──臺史博「當夏日微風走過」聲景工作坊側記

原臺南測候所成立於1898年,位在府城地勢最高的鷲嶺臺地,鄰近熱鬧的西門圓環。2024年「臺灣聆聽日」在臺南舉行,筆者帶「聽眾」走進臺南測候所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物,一起打開耳朵,感受夏日微風送來隱含百年記憶的聲音⋯⋯。

「太依賴視覺,使聆聽能力退化」臺史博《聽・見》策展人分享紀錄聲景意義與記憶

2024年8月,臺史博推出了第一個完全以聲音為展件的主題展覽——「聽・見:聲音記憶特展」。這場實驗型展覽以聲音為核心,探索聲音記憶的多重面向。通過聲景、口述訪談、唱片、歌曲等多樣形式,思考聲音所承載與保存的訊息,並為臺史博長期保存臺灣歷史記憶的使命開創了新的可能。

基隆古戰場今昔照 挖掘隱藏山嶺的百年清法戰爭遺跡

清法戰爭距今已有140年之久,許多當年戰爭事物多已埋藏於歷史塵埃間,為人遺忘。然而,近年因各項史料及研究的現世,翻新了世人對於清法戰爭的印象。

人物虛實——事實還是虛構?從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另眼看清法戰爭歷史見證《孤拔元帥的小水手》

《孤拔元帥的小水手》最重要的意義,也許不是它作為「歷史見證者」的特徵,而是這本書針對戰爭所做的描述,以及這些描述給法國人帶來的印象。

聽見病歷聲音!臺史博「照護的溫度」4大展覽亮點一次看!

藉由韓醫師以視病如朋的態度,透過病歷表解析病症並對症下藥,在桌前一張一張手寫的8萬多份病歷逐漸飛散至半空中,交織出一段臺南近代歷史文化及醫療故事。

從軍官到戰爭英雄!清法戰爭6位歷史人物的「心內話」

子彈咻咻聲不斷,我們只能在洞關起來之前迅速開箱,進行反擊。……這邊的風景實在是太棒了!往北看,可以看到整個海灣和海面。

臺南台江地區的「食水堀」——集眾人之力打造的飲水池

人造的「食水堀」是一塊土地向下挖掘而成,沒有一定形制。有的只有一方土窪、有的則會在周邊砌上磚牆、圍上鐵欄杆加以保護。

穿越1624,追尋失落的平埔歷史記憶——專訪李瑞源

2003年,他在大武壠族的臺南白河六重溪部落蹲點四個寒暑,後來又投入西拉雅族正名運動,這過程讓他知道「失去歷史」是怎麼樣一種狀態。

不同的水泡茶,滋味各異?盧怡安:我與我的「蘇迪樂遊戲」

今天誰帶來了一些中部老家的山泉水,明天誰發現了一些國外的雪水,喝喝看,都泡來喝喝看。自以為熟悉的幾款茶,都綻放出不太熟悉的多種滋味。好像遊戲一樣的充滿樂趣。

北迴歸線帶=沙漠帶?以史料帶路 一探台灣水利知識科普化三部曲

全球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多為乾旱的沙漠地帶,同樣有北回歸線經過的雲嘉南平原,為何卻成為臺灣的穀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