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到來=北臺灣歷史的開端?和平島考古的啟發

(圖1) 1597年,科羅內爾繪製的〈呂宋、艾爾摩沙島及部分中國沿岸圖〉,中間偏右上方的島嶼寫著「ISLA HERMOSA」,即艾爾摩沙島,此圖也特別標注雞籠。 (出自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
(圖1) 1597年,科羅內爾繪製的〈呂宋、艾爾摩沙島及部分中國沿岸圖〉,中間偏右上方的島嶼寫著「ISLA HERMOSA」,即艾爾摩沙島,此圖也特別標注雞籠。 (出自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

文|謝艾倫
圖|謝艾倫、楊筑雅、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紐約公共圖書館

2024年將至,臺南以「臺南原點·四百再續」為題,回顧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安平地區,開啟臺灣所謂的「時代」,帶領臺灣「躍上全球海洋史的舞臺」。在北臺灣史學者的群組中,也有學友鼓勵大家要一起「迎接2026」,也就是人1626年占領與荷蘭人抗衡,開啟臺灣第一波「戰南北」的400週年紀念。

相較於歷史學圈的興奮氛圍,研究同樣涉及大航海時代的學圈則顯得冷淡許多——是的,歐洲人在考古探坑留下了殖民活動的證據,帶來了新的物質文化,但是同一個探坑再往下,那些早於400年前的故事,就不是臺灣的歷史了嗎?西班牙人到北臺灣,就如同荷蘭人到南臺灣,是北臺灣的開端?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用「文字紀錄的有無」來定義歷史的起點,這一做法十分普遍,考古學家不必糾結,甚或抱怨「文字霸權」,400年以前的事沒有人說要忽略,只要歸入「史前史」即可。然而,「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的界線是粗暴人為的,時間的流逝卻是連續不斷的,我們要如何用這種劃分方式理解由「史前時代」突然跳到「歷史時代」的族群?

更重要的,「進入歷史時期」的敘述模式,往往帶著進化論的意識形態,有意無意暗示各地的原住民在與歐洲人接觸之前是野蠻落後、一成不變的,之後才得以接受外來文化刺激,擁抱文明。如果我們否定上述概念,為什麼在後殖民的時代,還要堅持使用殖民者的時間軸來訴說這塊土地的故事?

歷史與考古當中的和平島

和平島的歷史研究與考古發現,在許多層面都挑戰「1624」的概念。

就歷史研究而言,西班牙人於1565年占領菲律賓群島後,航海家科羅內爾(Hernando de los Rios Coronel)即在1590年代建議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進一步北上占領艾爾摩莎(臺灣島)北部的重要港口雞籠,以抑制豐臣秀吉擴張的野心(圖1)。同一個年代完成的《馬尼拉手稿》(Boxer Codex)記錄了菲律賓及其周遭海域眾多民族樣貌,而雞籠原住民的具體描繪與紀錄,亦首見於這部文獻當中。1610年,張燮的《東西洋考》則記載了唐人與雞籠、淡水原住民的通商經驗。也就是說,早在1626年西班牙占領北臺灣之前,雞籠以及生活於此的居民,已是這個海域既有交換網絡的一環,唐人與日本人經常性地在此交易,少數人甚或可能落腳於此。歐洲人的到來對於雞籠原住民而言並非是第一次與外人接觸,新的人群與貨品帶來新的機會,當地人也樂於掌握機會。

考古的地層,提供了另一種認識歷史及看待時間的方式。位於和平島中央丘陵西側的和平島B考古,以出土1630年代改建後的「諸聖教堂」基址及其附屬墓園著稱(圖2、圖3),為西班牙殖民北臺灣唯一殘存的有形。考古學家在這個遺址可以分辨出西班牙殖民時期的遺跡及遺構,卻無法辨別一個17世紀早期單獨的文化層位(圖4)。

(圖2) 和平島中央丘陵西側的和平島B考古遺址,圖中所見即「諸聖教堂」之基址。 (謝艾倫提供)

(圖3) 「諸聖教堂」附屬墓園裡的遺骸 (謝艾倫提供)

(圖4) 和平島遺址的考古地層,考古學家無法從中辨別一個單獨屬於17世紀早期的文化層位。 (楊筑雅製圖)

遺址與遺物所透露的線索

考古所呈現的資訊是:這個地點於3,000多年前曾經有一個聚落,當時的人以漁獵為生,藉由直接或間接的貿易活動取得東海岸獨產的玉器。到了距今1,000多年前左右,又有另一批人在此活動,他們的聚落核心應不在這個地點,而是在距離幾百公尺遠的海岸邊(和平島C考古遺址),但在此留有鐵工藝活動的痕跡,以及少數擁有豐富陪葬品的墓葬。陪葬品中來源不一的各色玻璃珠,以及製作於12世紀到14世紀中國的青白瓷器(圖5),反映了當地原住民與東亞、東南亞海域貿易網絡長久以來的動態連結。

(圖5) 出土於和平島遺址的中國青白瓷器,製造於12至14世紀。 (謝艾倫提供)

自大航海時代至19世紀,不斷變化的人群活動形成單一考古地層,我們可以找到少數歐洲或美洲製的遺物,但是絕大多數的遺物來自中國華南地區,包括以西方市場為目標的貿易瓷器,以及一般民間使用的生活用瓷。值得一提的是,地層中也出土了明鄭相關的錢幣(圖6),提醒我們歐洲人離開之後,該島並非完全沉寂。日益增加的中國製生活用品也許漸漸改變了原住民生活的日常,卻不影響其認同的維持,甚至製作出原、漢風格雜揉的香爐進獻給在地廟宇。

(圖6) 和平島考古遺址出土的「洪化通寶」 (謝艾倫提供)

到了日本時代,造船廠宿舍的興建進一步改變了遺址地貌。17世紀的教堂基址結構可能因為宿舍興修工程而露出,部分為了鑿溝渠被硬生生切開,部分則被保留,成為船廠員工出入家戶的地面。另外,牙刷、藥瓶、墨水瓶的出土,透露出大量的生活細節。

上述的敘事方式也許不容易掌握,但是跳脫「1626年西班牙開啟北臺灣歷史」的框架後,我們有機會藉由探索「物」的消費變動,看到日常生活百態慢慢變遷的軌跡。

教會與帝國視角裡的艾爾摩莎

若一定要強調大航海時代的特殊性,教堂遺址的出土也提醒我們,對17世紀的西班牙人而言,天主教史上重大事件的推移,可能比一個政治上占領的年分更具意義。比方說,1492年伊比利半島的天主教徒擊退穆斯林,完成收復失地運動(Reconquista),同年,西班牙王室即資助哥倫布的首航,開啟了所謂大航海時代。此後,西班牙發起的所有征服行動,都包含了傳播福音的目的在內。1521年麥哲倫橫越太平洋,雖然壯志未酬身先死,他在宿霧立起的十字架成為後繼征服者重要的歷史記憶。

1571年,西班牙所領導的天主教擴張取得重大勝利:在地中海東岸,神聖同盟(Holy League)於勒班陀戰役大勝鄂圖曼帝國;在亞洲,由黎牙實比(Miguel López de Legazpi)所率領的西班牙艦隊則擊退了馬尼拉的穆斯林首領拉惹蘇萊曼(Rajah Sulayman),站穩了遠東傳教的根基(圖7)。世界史上基督教與伊斯蘭的版圖界線就此大致底定,但是教會對於後續殖民地的擴張策略仍持續發揮影響力。

(圖7)出自《菲律賓群島征服史》(Conquistas de las islas Filipinas, 1565-1615)的一張插圖,最前方的兩人各別是西班牙傳教士馬丁.德.拉達(Martín de Rada)與軍隊領袖黎牙實比。 (出自紐約公共圖書館)

雞籠殖民地建立的動機,即包括持續耕耘環境日益艱困的日本及中國教區,以及作為「八十年戰爭」的一環,對抗信仰新教的荷蘭人。之後,後繼總督消極經營艾爾摩莎的決議,也與需要集中資源對抗菲律賓群島南方信仰伊斯蘭的族群直接相關。

總的來看,若由教會或帝國的視角切入,艾爾摩莎不過是西班牙野心的一角。雖然教堂宏偉的石造基礎的出土,展現了教會經營此地的決心,但硬是放大臺灣在當時全球史的角色,也有偏離事實之虞。

讓壓縮在地層裡的故事被看見

走筆至此,400年前的過往難道不值得追憶?答案是否定的。17世紀初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對於臺灣成為今日的臺灣的確是至關重要的轉捩點,絕對值得好好被細說。歐洲人在臺時間與亞洲其他地方相較不算長,也因為不長,當代的臺灣人對這段歷史是較為陌生疏離的。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人殖民臺灣過程中發展出了「共構殖民」模式,在此一模式底下,移入臺灣的唐人並沒有跟隨歐洲人離開,而是一步步影響了隨後臺灣歷史的發展。這些連續發生、被壓縮在同一地層,以及其他地層所展現的芸芸眾生的故事,都應該被看見,所有一同經歷這些故事的人們,也都應該有發聲的機會。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60期「1624?」。

「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
時間:2024年2月1日至6月30日
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每週一、除夕、初一、初六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1、2特展室及長廊(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史博 考古 西班牙 歷史 原住民 遺址 展覽資訊 閱讀藝文 和平島 文化資產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台幣500元改鈔遭熱議!盤點英鎊民選改鈔流程與設計巧思

冬天食物必有薑?讓人愛到涕泗橫流的美食:番仔薑麵線

令人驚嘆三大布達佩斯的圖書館 從書海探索匈牙利文化

彩筆下的女性身影!教員畫家「竹中正義」──名單之後#148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