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

藝開罐.閱讀藝文

臺史博對話錄:為什麼有些原住民不見了?──考古與歷史的日常對話

文|李典榮審訂|詹素娟、劉益昌攝影|張耀翔「為什麼臺灣有些原住民不見了?」在多元文化的臺灣,族群議題的探討是讓我們更認識臺灣的路徑之一。 在2022年8月13日週六午後的政大書城,由臺史博舉辦的「對...

藝開罐.藝文短波

澳洲西部海灘 挖出一尊500年前明朝嬰兒青銅佛像

澳洲一支古董搜尋團隊,5年前使用金屬探測儀,在澳洲西部海灘挖掘出一尊嬰兒青銅佛像。經專家鑑定應是500年前明朝產物,價值超過10萬美元。搜狐網報導,澳洲兩位電影製片人於2018年在西澳的鯊魚灣取景拍...

藝開罐.藝文短波

有著笑臉與兩個酒窩!考古學家在埃及挖出迷你人面獅身像

美聯社與BBC新聞報導,考古學家在埃及南部一座古神廟發掘出一個狀似吉薩金字塔群人面獅身像(Sphinx)的雕像與神殿遺址。埃及古文物部門表示,文物出土地點位於首都開羅以南450公里的基納省丹達拉(D...

藝開罐.活動特區

台灣古代外來品特展 十三行博物館盛大展出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推出「乘船而來—台灣古代外來品特展」,精選80件北台灣指標性考古遺址出土的外來品,同時還展出近年基隆和平島的考古重大發現成果,邀請您一起來認識台灣史上最新潮時尚的「舶來品」,展期...

藝開罐.藝文短波

四川德陽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斬獲大獎

在日前舉行的大陸第三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一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上,評選出2020-2022年度優秀推薦。位於四川德陽的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榮獲特色活動推薦(「三星堆新發現」...

藝開罐.藝文短波

高雄鳳鼻頭考古教育館啟用 可一探史前人類生活智慧

高雄鳳鼻頭遺址為全台11處國定遺址之一,文化部2021年委託高雄市政府籌建「鳳鼻頭考古教育館」進行教育推廣,歷時一年多已完工啟用,館內展示早年出土的矛鏃形器等文物,能一窺史前人類使用的器具及生活智慧...

藝開罐.閱讀藝文

中國四川/三星堆博物館攜上海博物館 川滬合作

日前,四川省德陽市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開啟了四川與上海在文物保護利用領域的全面合作。三星堆博物館是大...

藝開罐.藝文短波

中國2400年前就有沖水馬桶!陝西考古戰國時廁所遺跡

新華社報導,陝西秦漢櫟陽城遺址考古公布發現了一處約西元前2400年、戰國時期的高等級「沖水式廁所」遺跡,也是中國考古發現的第一個「沖水式」廁所。這意味著早在西元2000多年,中國便存在沖水式馬桶。中...

藝開罐.藝文短波

四川濛溪河遺址出土千件遺物 專家:破解「資陽人」之謎鑰匙

新年伊始,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基本建設在對資陽濛溪河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豐富的遺物,專家認為,濛溪河遺址對重新認識「資陽人」和研究四川盆地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生計模式、古環境地貌等學術問題研究具...

藝開罐.藝文短波

屏東台糖紙漿廠C棟倉庫 歷史遺址未來將化身多功能商場

位在屏東縣的台糖紙漿廠原料倉庫,具產業遺址價值,見證歷史文化發展,屏東縣政府保留其工業遺址意象的同時,將其改造成充滿歷史感與工業感的時尚商業空間,工程已於去年8月動工,預計最快於今年5月完工。城鄉發...

藝開罐.藝文短波

原來史前人類吃這些美食 台東大學發表9道仿古料理

國立台東大學歷經1年訪談台東考古學者及考究出土文物,今天在卑南遺址公園餐廳發表9道仿古料理。讓民眾了解3千年前台東史前人類吃什麼食物。遊客驚奇:很像風味料理。東大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副教授蔡進士說...

藝開罐.藝文短波

陸考古學者:120年來甲骨文已發現15萬片、含4000單字

甲骨文自從100餘年前被發現已來,相關研究進展一直受到矚目,大陸考古學者指出,120餘年來已發現15萬片甲骨文、其中單字數量超過4,000字。據大陸國家文物局消息,11月10日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

藝開罐.閱讀藝文

獵奇研究室:解開古代魚類耳朵裡的「石頭」奧秘!

魚耳石與古生物研究魚耳石是硬骨魚類耳朵裡的碳酸鈣結晶,可以由新鮮生魚取樣,也能從地層發掘化石。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林千翔助研究員,他是臺灣少有的古生物學家,就讀博士之前...

藝開罐.藝文短波

和平島諸聖教堂遺址挖出400年前遺構 基隆首建考古基地

基隆市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進行開挖及大規模研究,考古發掘過程發現1626年興建之西班牙諸聖修道院遺構,並發現自史前歷經荷西、清治、日治、戰後至今多時期文化層及文物。文化部近日核定解說中心工程,將...

藝開罐.活動特區

文化遺址融科技 「透視礦山」探虛實 本山五坑風華再現

新北市黃金博物館今推出全新礦坑虛、實體驗,新啟用的大地館引入5G數位科技,規畫VR虛擬沉浸式坑道體驗,還有10公尺長的互動投影牆可進行互動遊戲。另本山五坑歷經近1年坑道修繕,也重新啟用開放,風華再現...

藝開罐.活動特區

故宮南院展越南石灰罐 熱蘭遮堡曾出土同類文物

故宮南院目前舉辦越南主題文物特展,展出數件台南熱蘭遮堡遺址曾出土同類文物「石灰罐」,顯示台、越早在16、17世紀就有往來,更凸顯兩地皆有吃檳搭配食用石灰的風俗習慣。近日「安平古堡」被誤解更名「熱蘭遮...

藝開罐.藝文短波

馬祖北竿短坡山考古遺址重大發現 連江縣府評估列縣考古遺址

繼亮島人及大坵考古成果之後,連江縣文化處委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在北竿短坡山進行考古遺址道路邊坡緊急處置計畫有重大發現,在短坡西南側挖掘出土大量陶器與石器,對於馬祖列島史前島嶼資源利用,與經營策...

藝開罐.藝文短波

花蓮千年玻璃珠下月出國深造 送美國實驗室揭身世之謎

花蓮縣秀林鄉崇德考古遺址出土、距今約千餘年的一粒紅色玻璃珠,下月將被送往美國芝加哥實驗室分析成分,揭開它的身世之謎。縣府文化局表示,花蓮縣文化局考古博物館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進行分析研究,考...

藝開罐.藝文短波

四成國有古蹟未開放參觀 學者:每年至少選一天開放

文資法規定,公有文化資產及接受政府補助之私有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應適度開放大眾參觀。但根據立院預算中心最近公布的調查報告,各部會經管之國有文化資產4成未開放參觀。文資專家...

藝開罐.閱讀藝文

葉長庚/臺灣考古五大謎團一次看!

圖、文|葉長庚三萬多年前,就有人群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然而,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期,僅能透過考古來發掘這些人群在此生活的故事,但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被保留下來甚至被考古學者所發掘,因此,考古學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