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台灣貓節!貓咪咖啡廳成現代人療癒空間?在貓咪陪伴下放鬆心靈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總有一天會養貓:你與幸福的距離,只差一隻貓。有六貓一狗的化學博士,用10年鏟屎官經驗加科普精神,理解喵食喵事。》。👉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斑斑 著、阿科 繪

貓咪,這是愛牠還是害牠

貓咪咖啡廳(下文簡稱貓咖)似乎是一種新鮮事物,幾年的時間內,很快就在大都會區紛紛開張。

作為咖啡廳,顧客在那裡可以喝一杯飲料或吃點東西,而周圍的貓可以在房間裡自由移動。貓咖力圖在人與動物之間建立一種幸福的關係。這種關係在高速運轉的現代都市中往往是缺乏的,雖然中國的大多數住宅樓並不限制飼養寵物,但是由於生活節奏過快,很多年輕人在經濟和精力上並不能承擔相應的付出。因此,貓咖把人類與貓有關的互動搬離了家,搬進了店。

貓咖這一空間,可以說是一種從現實中特別被剝離出來的存在。在有限的一段時間內,人類在這裡獲得一種自己的期待被滿足的經驗,然後離開這一空間後依舊能保持正常的世俗關係。進入這一空間有時需要遵循特定的儀式,比如貓咖要求顧客進入時,必須脫掉自己的鞋換上店裡的拖鞋,還要洗手或消毒。

圖/大是文化

這種儀式與人類平常的做法相矛盾。通常,在觸摸動物後洗手是一項良好的衛生習慣。但在貓咖這一空間中,貓已經不再只是動物那麼簡單,而是在文化上被賦予了價值,是某種被神聖化的對象。貓不再是潛在的細菌載體,而是一種象徵著一定純潔性的存在,不能被汙染。在這個精心編排的空間中,還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明確規則:有些貓咖禁止狗和兒童入內、有些貓咖禁止相機閃光燈,或者禁止向貓提供人類食物。

有的貓咖會提供給客人一些小冊子,裡面包含貓的一些紀錄,比如照片、名字、年齡、品種,以及牠們的一些故事。一方面,貓咖提供了一個人與貓和諧共處的空間;但在另一方面,它也試圖在貓和顧客之間建立直接關係。比如讓客人認為自己並不是簡單的在逗貓,而是與一隻特定的貓建立特殊的情感紐帶。在這些小冊子中,對動物的介紹往往在兩個不同的方面來影響客戶的心理:一方面,貓咖中的一些貓也許是純種和稀有品種,重點放在對人的審美影響上;另一方面,其中一些貓是被領養和被救助的,從而激發顧客的憐憫和同情之心。

不過,有些貓咖老闆為了充分利用貓的情感和感官品質,吸引特定的貓咪愛好者,打造固定的顧客群體,會專門經營擁有某些品種(例如挪威森林貓、布偶貓)或特定年齡類型(僅限於小貓)的貓咖,將自家貓咖與其他貓咖區分開來。

書名:《總有一天會養貓:你與幸福的距離,只差一隻貓。有六貓一狗的化學博士,用10年鏟屎官經驗加科普精神,理解喵食喵事。》
作者:斑斑 著、阿科 繪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時間:2023年5月31日

在貓咖這一空間中,裝飾設計往往也有著與眾不同之處。一方面,有一些地方可以複製「自然」,通常使用樹脂和合成橡膠等材料,製作假木屋、樹木等裝飾,展現出一種模擬出來的自然環境。在這種情況下,貓是自然的一部分,這表示牠們的本性可以追溯到野外,貓擁有野性。另一方面,貓咖也需要呈現出一種文化景觀,比如有經典咖啡館該有的桌子、椅子和櫃檯,但使用天然材料(木材、石頭等)。在這種情況下,貓又被視為城市寵物,可以在人類的枕頭之間騰挪,可以凝視窗外的景色,甚至使用平板電腦觀看影片來娛樂自己。

顧客可以觀看貓伏擊玩具老鼠的場面,或自己嘗試跟牠們玩耍,然後或多或少吃一些店家出售的食物,從中得到內在的放鬆。在這個奇異的空間中,不僅貓需要被人類餵養,人類也是需要被貓餵養的。

貓咖這種奇異的空間在中國沒有出現太久,但在一九九○年代時,臺灣就有了,後來被引進日本,在日本特別受歡迎,在二○○九年達到了頂峰,至今依舊未顯頹勢,並從此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

二○一二年上映的電影《吉貓出租》中的主人公佐代子有這麼一句臺詞:「當你孤獨時,貓是最善於傾聽的。」佐代子是一位富有創業精神的年輕女性,住在她已故的祖母家裡,家裡到處都是貓。為了有效的利用似乎占領了這座房子的貓群,佐代子設計了一個商業計畫:把貓租給孤獨的人。

她的客戶包括一位年老的寡婦、一位因工作性質而與家人分居的商人、一位汽車租賃公司的年輕單身女店長,以及與佐代子久別重逢的中學時代男同學。電影透過人與動物的互動,特別是與貓的互動,來實現人類內心渴求治癒的願望。貓咖的存在其實就是短暫的出租貓,售賣其情感勞動,這種勞動的產物就是對顧客的,讓顧客感到放鬆和產生平靜的感覺。

療癒後的焦慮

儘管圍繞貓咖行銷的討論是「療癒」,但在動物權利運動和動物保護組織中,普遍存在對這種商業形式的反對聲音。貓咖往往活躍在夜生活區,會營業到很晚,貓被迫在明亮的燈光下保持清醒,並且在顧客的持續關注中承受過度的刺激。

在晚上下班後,很多貓咖中的貓並不會直接在店內就寢,而是被帶到附近的房子裡。因為如果這些貓睡在咖啡館裡,牠們第二天在營業時間裡就會不快樂。這代表著貓所付出的情感勞動,對牠們的身體和心靈有一定的影響。有時候,新來的小貓只能在滿是顧客的咖啡館裡待上半天。有些貓會在咖啡館工作和休假之間輪換。在這裡,休假意味著,在附近的公寓或者咖啡館的後屋裡,待上幾天到一週。

由於貓咖的實質在於顧客為與貓的直接接觸付錢,因此對貓來說,牠們的這份工作自然就帶上了剝削性。大多數貓咖都會提供禮儀指南,指導顧客不要叫醒熟睡的貓,含蓄的告知顧客貓是夜間活動的動物。然而,貓咖的員工並不會真的責罵顧客,或勸阻他們不要愛撫或以其他方式騷擾熟睡的貓。相反,貓經常在白天被叫醒,並被放在等待著的顧客周圍。

貓咖在亞洲普及開來是經濟日益非物質化的一個有趣現象,在這一時刻,社會關係變得越來越商品化和私有化。貓成了一種情感對象,顧客可以透過貓接受「治療和刺激」來應對自身的負面情緒。

事實上,貓咖可能滿足了人們對親密關係的渴望,不是那種家庭生活式的親密關係,而是一種更為靈活,人可以自由進入和建立連接,也隨時可以斷開和離開的關係。簡單的說,在貓這個理想的非人類演員的付出下,貓咖的存在就像是一個去除了責任、負擔、零碎雜事的理想化的家。

●本文摘選自大是文化出版之《總有一天會養貓:你與幸福的距離,只差一隻貓。有六貓一狗的化學博士,用10年鏟屎官經驗加科普精神,理解喵食喵事。》。👉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大是文化 生活休閒 貓咪 貓咪節 貓奴 咖啡廳 療癒 書摘 出版風向球
🏀即刻登入預測NBA季後賽,拿好禮🎁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想要財務自由、減肥成功,先戰勝拖延!讓人生目標賦予你自律動力

琅讀金句/自母親摔倒到失智,我才知道家這個符號會隨著關鍵人物的淡出,成為不可辨識,但仍存在的斷垣殘壁

放膽展現你的優勢和特質!理想職缺和工作場所會主動找上你

升遷是肯定,還是表象?職能成長更是職涯發展重要關鍵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