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只剩怒吼?父母需要練習展開新的對話模式

圖/freepik
圖/freepik

「明明小時候很可愛,怎麼愈長大愈講不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之間的對話模式,只剩嘶吼咆哮、甩門出走?

被無數家長、老師稱為「百憂解」的K老師(柯書林),在這本書裡以輕鬆幽默的敘事方式,真實還原診療室的晤談現場,完整模擬慣用的對話模式,帶領家長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壞力量(WHY),找到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好方法(HOW)。(編按)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減法教養:青少年家長必修!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 面對孩子進入「超長青春期」,走出焦慮、得到療癒的新教養守則》。👉 立即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馬上開始閱讀!

文/K老師(柯書林)

生命施工中,大人請改道

「叛逆期,我懂啊!可是一看到那副彷彿欠他幾百萬的嘴臉,問了他老半天也不回應,再不然就應付一句,『忘記了』或『不知道』,我實在是忍不下去,但是這個孩子現在變得講也講不聽,罵也罵不動……」

一位在職場上雷厲風行,見慣商場大風大浪的大企業高階主管,此時非常無助地望向我,低聲詢問:「這種狀況已經一年多了,K老師啊,你說,我這個兒子還有救嗎?」

書名:《減法教養》
作者:K老師(柯書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5年2月5日

很多家長只要一聽說,我是個專門跟青少年晤談的臨床心理師,就忍不住想「打聽」一下,自己的子女變得「陰陽怪氣」,他們究竟是怎麼了?更甚者還有不少「未雨綢繆」的家長會認為,再這樣下去,孩子未來的人生就毀了!

其實說穿了,青春期的孩子也沒多難懂!他們之所以讓人感覺古怪的原因是:連他們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了!

再加上這些「準大人」們極不願意自己被他人輕易看透,因為這會使其覺得自己太容易被人掌握。所以就算心裡面的想法被旁人「說中」時,往往就會出現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要如此的「強力否認」。

同時,為了證明自己才沒被旁人說中,還會刻意做出與本意相反的舉動,最終搞得大家一頭霧水。

青少年的「藏」見心事

如果大人們願意認真回想,自己在青春迷惘時究竟在意些什麼,也就不難猜出青少年孩子「藏」見的心事不外乎下列這些吧:

·想被朋友在乎(不落單且得到同儕認同)

·希望自己成績優異,唸書不行,至少運動、遊戲某一項要強(就是想要變厲害)

·超級怕丟臉

·性(幻想多)

·討厭被管

偏偏青少年對於自己愈在乎的事,就愈想要藏起來,導致這些舉止極容易讓大人感到不安,因而劃錯重點:

·亂交損友會耽誤課業

·每天沉迷網路,不思上進,未來人生怎麼辦?

·死愛面子,整天在意外表有什麼用?

·小小年紀怎麼可以談情說愛?

·講不聽還態度差

「你的意思是,我們就要任憑他沉迷網路,不唸書嗎?」講到這裡,有些父母會忍不住地語帶質問。

「所以,我們就得接受他這種不尊重人的態度嗎?」也有些父母自認對子女費盡心力,最後卻換來如此不堪,難免將沮喪的心情投射到心理師身上。

或許是聽得多了,我時常半開玩笑地對這些洩了氣的大人說:「要不要調錄音檔重聽呢?我可是從頭到尾都沒這樣說喔!」

「那我還能怎麼辦?」父母近乎絕望地反問,聲音超無力。

「太好了,會這麼問就對了!」我笑答,真正的療程總算開工囉!

改款、重建的生命工程

話鋒一轉,我詢問坐在晤談室裡,正為親子溝通不良而苦惱的媽媽。

「敢問,方才您是從後面那扇門進來的吧?」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她一臉狐疑地點頭。

「要是這房子經過整建,將入口改到前頭,下回您再造訪時,應該就會換由前面新開的門進來,對吧?還是說,您會不信邪地硬要從後頭那堵牆猛衝進來?」我故意語帶誇張,還加了手勢。大部份家長被這麼一問,答案毫無懸念:「當然是從新開的門進來啊。」

「那就對了!當孩子在身高接近或超越家長時,其實他的生命也正在進行一項改款、整建的重大工程,想必爸媽也該重新審視和孩子溝通的入口吧?」這就是我對青少年家長心理建設「動工」的起手式。

當孩子的生命正在進行大幅改款、重新整建,如果你還期望用過去的方法與孩子溝通,當然「不得其門而入」,親子關係上自然老是「碰壁」!

親子關係的「換季」時刻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在親子溝通上會出現問題,大多是爸媽不願接受家中那位「曾經的」小心肝,竟然出現了以下的變化:

一、生理時鐘延後(作息愈拖愈晚)

二、脾氣起伏,令人摸不著頭緒(變得敏感而容易受傷)

三、私下對性產生好奇與渴望(不確定這樣的自己算不算變態)

四、想得到肯定又怕成為眾人的焦點(覺得總有人在注視著)

五、因不曉得該怎麼處理情緒而更煩躁(孩童時被允許自然釋放情緒,但是現在「長大」了,理應懂事卻又無法做到)

六、與大人的對話明顯減少(認定跟大人話不投機)

這些變化令人猝不及防,突然間以前那個總把「爸爸、媽媽」掛嘴邊的小心肝不見了,轉眼變成眼前這個怪裡怪氣、亂吼亂叫的大暴龍。做爸媽的除了感覺欲哭無淚之外,也只能無奈地問一句:「所以,我們就只能接受他/她變成這樣?」

親愛的青少年爸媽,可別只是回憶甜蜜的過往啊!從古至今,每一位父母都得經歷這段孩子「轉大人」的變化,做爸媽的與其覺得委屈、無奈,何妨換個心態來看待呢?

人生四季,風景本不同。孩子跟您的關係只是從春天,轉入比較躁熱的夏季罷了!難道你不覺得進入「換季置裝」的時刻,還頗令人期待嗎?而且,既然是換季時刻,氣溫(孩子的情緒)冷暖不定,不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嗎?甚至於,當你體認到「換季」也就是「置辦新裝」的時刻,也就找到了和孩子溝通的新入口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練習看看,和府上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新模式吧。

●本文摘選自天下雜誌出版之《減法教養:青少年家長必修!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 面對孩子進入「超長青春期」,走出焦慮、得到療癒的新教養守則》。👉 立即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馬上開始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雜誌 青少年 親子 溝通技巧 青春期 書摘 出版風向球
⏰投稿倒數!琅琅原創大賞,現在就去實現創作夢想>>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撼動國際經濟!川普高關稅政策是談判籌碼,還是引爆貿易戰的導火線?

你的成長過程是「被嚇大」的嗎?經常製造恐慌話語將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手寫筆記和數位化紀錄如何取捨?突顯各自優點更提升使用效率

長女擁有經濟自主權?多用來填補婚姻、孝親、手足財務需求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