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自閉症、過動症共病困境 讓提升專注力成為可能!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注意力因子:選擇極簡模式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次段考成績真的慘不忍睹。」

「何止這次,每次還不是都一樣。他到底有沒有在看書啊!請家教、補習,該加強的,我們都做了。他就是不專心、不認真,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讀書這件事情上。」誌堅的爸爸生氣地說著。

「你也知道這孩子要求不來、要求不得。你一要求,他就發脾氣。昨天還把餐桌上,那些精緻的琺瑯餐盤全給砸了下去,枉費我這一陣子在網購上花了那麼多時間搜尋,更不用說花的錢了。琺瑯餐盤是另一件事,但你要說他不專心嗎?這一點,讓我很懷疑。你沒看他在組裝飛機模型時,可是多麼地專心、投入。一架一架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噴射機,哪架不是組裝得維妙維肖?心思可是細膩。」誌堅媽媽疑惑著。

「這我也搞糊塗了,所以專注力究竟是要看什麼。到底要怎麼來研判?在演講中,曾經聽講師說,專注力可以從輸出的結果反推。如果有輸出,至少專注力品質不是問題。反之,沒有輸出,也不見得是專注力的問題,反映的可能是其他的訊息。考試成績是輸出,飛機模型是輸出。結果一個輸出,兩個不同世界,輸出表現不一致啊!所以問題究竟是……」誌堅的爸爸恨不得當時參加專注力的講座時,有聽得更清楚。

「可是醫師明明診斷誌堅有ADHD。」

「別忘了,還有一個ASD。」誌堅媽媽補充。

「所以當孩子同時有ASD與ADHD共病,那他的專注力會是……」誌堅爸爸滿頭霧水。

【化解ASD與ADHD共病的困惑】

減少提醒與叮嚀

當ASD與ADHD共病孩子遇到困難,或太具有挑戰的事情,他們很容易放棄,不願意接觸,或選擇逃避,對於該項活動或課程沒有興趣,因此讓周圍的人視為是孩子的不專心。

提醒自己,太多的提醒、叮嚀,並不會讓孩子的專注力提升,反而會讓他覺得厭惡、煩躁、不耐。特別當ASD對你的印象壞了,就很難配合你的要求與指令。

千萬別急著提醒孩子要專心、要專心、要專心,這樣帶著要求的口吻,很容易讓ASD對你的指令感到厭惡、反感、排斥。只要這關係惡劣,接下來後續的互動就會更加地困難。

ASD對於關係的建立,對於你的印象,會決定他之後對於你的指定是否遵從與配合。

避免隔空喊話

避免進行隔空對話,遠距離讓ADHD的專注力無法集中。當我們說話的音量放大,語調拉高,會造成ASD聽覺上的不舒服,而對你產生反感、抗拒。因為遠距離而導致他無法順利地研判,你所要傳達的訊息究竟是什麼。

趨近說話

主動走過去,放慢速度。當孩子的眼睛看著你時,再開口說話。說話之前,先自我覺察我們要講述的內容。說完之後,先停頓,觀察孩子的反應,再決定是否要說出下一句。

選擇極簡模式

ASD喜歡單純,對於太複雜的事物,除非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否則極簡、單純對ASD來說,總是最愛。

ADHD雖然喜歡複雜的事物,但受限於專注力品質,往往對於內容無法有效地掌握。極簡、單純,有助於提升ADHD學習上的表現。

極簡讓ADHD先練習聚焦眼前事物,維持一段時間的持續性注意力。由於ADHD在選擇性注意力上薄弱,專注力容易受到不相關刺激事物的影響。先講求極簡,再視對事物的掌控程度逐漸提升複雜性。

話題多聚焦

在和孩子說話時,由於ADHD特質明顯,他的注意力會失焦,話題會不時在不同主題上跳躍。這時不管跳到哪裡,皆需要把話題拉回來。

和ADHD說話,讓他盡量回答我們的問題。你自己說的話,相對要少。

當我們不停地說,對ADHD只是輸入。孩子需要的是練習輸出,把他的想法、感受、企圖、欲望、行動等,試著完整的、有組織的藉由刻意練習的方式,一次一次說出來。

我們可以觀察ADHD在回答時,他的組織能力、講話內容的完整性,以及是否可以針對單一的主題,擁有擴散的具體敘述。

話題多延伸

ADHD在討論時,話題容易失焦。但ASD對於感到有興趣的單一的話題,因局限性,又比較容易聚焦在話題上。

如果ASD特質相對明顯,在對話的過程中,試著逐漸擴散和延伸,避免孩子太固著在特定的內容上,以增加孩子話題的廣度以及深度。

追蹤輸出、產出

觀察孩子在這些興趣上,是否有具體的輸出、產出,以確認專注力品質。例如考試、測驗、評量,以及任何的作品表現。

當孩子有具體地輸出、產出,這時可以確定孩子的專注力品質沒有太明顯的問題。但如果孩子在該項活動上,沒有明顯地輸出、產出,也不等同於反映孩子的專注力有問題。

降低多餘的注意力成本

就像投資得要考慮管理費、投資成本。當成本降低,這時你的獲利,相對就會提高。當我們的注意力不時在不同的事情上切換,無形中,耗費了許多轉換的成本,讓自己更加地消耗腦力、心力。

轉換性注意力意味著從一個活動轉移到另外一個活動是否順利。ADHD很容易在不同的事物上轉換、跳來跳去,就怕最後不知道跳到哪個平台去。

固著、彈性與注意力的選擇

爸媽往往面臨兩難,又期待ASD藉由轉換,鬆動固著性,又得考慮ADHD特質是否可以順利銜接。這時,就看你當下的目標設定,以及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面對共病的孩子,善用ADHD的分心,讓孩子鬆動固著性。適時的活動轉換,有助於降低ASD的固著性。唯善用ASD的固著,讓他在特定的事物上,又可表現出好的注意力持續性。

如果想要提升孩子的彈性,讓他學習接受被打斷或改變,讓孩子選擇進入不同任務的切換。這時對於ADHD,同時訓練他的轉換性注意力,從一項活動切換至另一項活動的能力,並觀察是否可以保持專注。

藥物的切入點

孩子在教室裡就是無法專心、靜不下來,怎麼辦?

當孩子的自我控制狀態,持續無法透過行為的訓練,來讓孩子維持並控制在一定的範圍,或許得考量孩子是否需要透過藥物,來讓他的生理上的自我控制先維持在一個適度的範圍,以有助於後續老師的教學。

ADHD的核心問題,有藥物可以協助,例如利他能、利長能、專思達、思有得。ASD的核心問題,目前並沒有主要的藥物可以提供協助。通常ASD服用藥物主要處理孩子的情緒,例如焦慮有關。

藥物的服用,建議與就診的醫師進行討論,並且針對孩子實際的需要性,例如改善他的專注力、降低衝動情緒,或緩和他的焦慮,針對實際需要解決的症狀,給予相對應的藥物協助。

同理藥物副作用

當ASD與ADHD共病服用藥物,這時我們必須要考量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

由於孩子在服藥之後,可能感受到噁心、心悸、想吐、食欲不振、腸胃不適。受限於ASD表達上的困難,當下孩子的情緒會更加顯得躁動。

在這種情形下,就更難區分造成孩子情緒激動的可能原因,究竟是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還是當下孩子遭遇到一些情況,不知如何調節情緒?或是孩子本身情緒相對不穩定?

忌諱自行停藥、調藥

處置沒有絕對,這部分需要以孩子實際的需求來決定。

在服藥之後,我們必須要記錄孩子的服藥內容,定期與就診的醫師進行討論,避免自己單純的停藥或調整服藥的劑量。這部分將影響到後續醫師在追蹤孩子的症狀與藥物之間的考量。

乘勝追擊

當孩子服藥之後,如果專注力可維持在一定的品質,活動量可適度的控制,這時,我們要趁這個時間點,乘勝追擊,加強訓練伴隨智能障礙ASD的認知。

讓孩子在理解的情況下,能夠進行認知活動,以維持他在這項活動的注意力的時間。並且透過該項活動,來增加與照顧者之間的社會性互動,讓他在這個當下可以理解我們所傳達的訊息,同時做出適當的回應。

別說聰明藥

為了讓孩子可以規律地服藥,避免總是告訴孩子:「因為你吃了聰明藥,所以你的學業成績才明顯有改善。」當我們這麼說,很容易讓孩子誤以為自己的改變,是因為吃藥的關係,而減少了對自己努力的方向。

同時很容易在日後對於藥物產生過度的心理依賴。遇到了段考、比賽,這時不吃藥會感到焦慮不安。

讓孩子合理了解,藥物對自己的改善,在於讓自己的專注力可以維持在合理的水準。因為自己的認真努力,將時間、心思花費在眼前的功課或事物上,才會有今天如此亮麗的成績。

讓孩子感受到因自己努力而產生的改變。孩子擁有能力,也做得到,充滿自信。

無知的笑點

我們可以問學生一件事:「當爺爺吃降血壓的藥,你笑不笑?當奶奶吃降血糖藥,你笑不笑?當爸爸吃痛風的藥,媽媽吃腸胃藥,你笑不笑?」

我相信你會回答:「這有什麼好笑?」

這就對了。那為什麼班上同學吃提升專注力的藥,我們就要笑?究竟我們在笑什麼?

讓嘲諷的當事人停下來自我覺察。是否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常常忽略了到底在做什麼。

書名:《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祕訣》
作者:王意中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24日

吃藥好笑嗎?到底哪一點好笑?好笑在哪裡?是你好笑?還是誰好笑?為什麼吃高血壓、降血糖、治痛風、腸胃藥,你不會笑?吃提升專注力的藥,你就會笑?你知道之間的差異嗎?

接納、包容,好說,但非常地難做,卻需要持續地做。

各自的需求

讓孩子了解服藥是自己生理上的需求。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需求,就像有些人服用高血壓的藥、降血糖的藥、治痛風的藥、腸胃藥,這些都非常的自然。

讓孩子接納自己的特質、優勢以及限制。孩子如果越能夠以合理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就比較能夠接納自己。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祕訣》。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寶瓶文化 親子教養 自閉症 過動症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