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子能抗幾級地震?921地震前興建的房子怎麼辦?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尋找安全的家:結構技師蔡榮根教你選好宅》。👉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蔡榮根

我的房子能抗幾級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地震,除了震央所在地花蓮有多棟房屋倒塌或震毀,造成人員傷亡外,各地也傳出不少災情。大家都很關心「我的房子能抗幾級地震?」這是結構技師常被問到的問題,但卻是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弄清楚「地震規模」和「地震震度」兩者的區別,一般人很容易將它們混淆。

地震的「規模」與「震度」

每當地震來襲後,中央氣象署都會在三分鐘內發布地震位置、地震深度、地震「規模」和各地最大「震度」。以2024年4月3日花蓮外海發生的地震為例,在中央氣象署發布的即時地震報告中,芮氏規模為7.2,震度則以花蓮縣和平鄉觀測到的「6強」為最高,其他各地的震度以震央為中心,向外隨著距離變遠而逐漸遞減。

圖片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地震是因為地殼板塊運動相互擠壓,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長期累積的能量瞬間釋放出來而發生。地震時岩層內最早發生錯動之處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表位置稱為「震央」,即中央氣象署地震報告中的「位置」。震央與震源之間的距離稱為「震源深度」,即地震報告中的「地震深度」,以公里為單位。

地震規模(magnitude)指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全球有數種量度規模的不同方法,臺灣採用「芮氏規模」,直接用數字表示而不加單位,並顯示到小數第一位,例如921集集地震為芮氏規模7.3。

地震規模每增加0.2,釋放的能量約增加1倍;規模相差1.0,釋放的能量相差約31.6倍;規模相差2.0,釋放的能量相差約1000倍。例如規模6.0的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約為規模5.0的31.6倍;規模7.0的地震所釋放的能量,與規模5.0相差約1000倍。規模8.0的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則與規模5.0相差高達3萬2000多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央氣象署常用相當於幾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威力,來描述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例如規模6.0相當於0.5顆、規模7.0相當於15.9顆、規模7.5相當於89.4顆、規模8.0相當於502.7顆等。

書名:《尋找安全的家:結構技師蔡榮根教你選好宅》
作者:蔡榮根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30日

但地震「規模」無法反映地震時地表搖晃的程度和災情,例如規模7.0的地震,發生在距地表10公里內和發生在100公里深處,所引起的地表搖晃程度和造成的災害就相差很遠。規模達7.3的921地震,因為震央在陸地,且震源深度僅8公里,所以引發近代臺灣最嚴重的震災。

震源深度在0至30公里的極淺層地震,即使是中等規模,也會引起嚴重的震災,例如2011年紐西蘭基督城發生規模6.3的地震,因震源深度僅5公里,造成紐西蘭史上最嚴重的震災。2016年臺灣規模6.6的高雄美濃地震,和2018年規模6.2的花蓮地震,因震源深度分別僅為14.6公里與6.3公里,因此震央附近的震度都達到7級,造成屋倒人亡的嚴重災情。

震度(intensity)指地震時地面的「搖晃程度」及對人、房屋和地況的影響。我們在地震時感受的搖晃,是因為震源傳來的地震波,突然對地面造成往復的加速度所引發,地震學家因此用「地表加速度」的大小,來衡量地震「震度」的大小。歐美及中國大陸將震度分成0至12級,臺灣沿襲日治時代的習慣分成0至7級,0級為無感地震。但中央氣象署自2020年起,綜合考量地震時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和「最大地表速度」兩項觀測數值,將5、6級再細分為5弱、5強及6弱、6強,最高震度仍為7級。

圖片來源:超偉工程顧問公司張祐華

▲地震規模愈大、震源深度愈淺、離震央距離愈近、地質愈軟弱,感受到的震度愈大,對建築物的破壞力也愈大。

想像我們正在搭一輛以時速60公里行進的公車,如果司機突然緊急煞車,使車子在三秒內完全停止,此時在公車上感受到的衝擊,大約就相當於7級的地震震度。沒有繫安全帶的乘客,會整個人往前,撞擊到前方椅背或擋風玻璃,站著的乘客應該都會跌倒,即使沒受傷也會受到相當程度的驚嚇。

影響各地震度大小的因素包括地震規模、震源深度、與震央的距離、該地的地質特性等。一般來說,地震規模愈大、震源深度愈淺、離震央距離愈近,或是地質愈軟弱,感受到的震度愈大,對建築物的破壞力也愈大。

如前所述,地震「規模」的大小,無法反映地震時地表搖晃的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災情,因此建築物耐震規範採用「震度」的大小,做為建築物的耐震設計標準。以下提到「地震」時,除非特別指明是規模,否則均指「地震震度」。

耐震設計基本原則

現行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只訂定了「耐震設計基本原則」,沒有明文規定建築物必須抗幾級地震。一般人看不懂「耐震設計基本原則」裡的專業術語,政府和專家因此常用白話口訣「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來向社會大眾解釋其中意涵。

現在的科技雖然可以建造強固的建築,如核電廠機組的廠房,遇罕見大地震仍然不會壞。但考慮社會資源有限和購屋者的負擔能力,不可能將住屋都比照核電廠設計建造,因為這樣蓋出來的房子,梁柱都會很粗壯,牆也會像碉堡一樣厚,不但昂貴,而且占用很多使用空間,恐怕很少人願意住在裡面。因此全世界的耐震規範,都是在安全與經濟之間求取平衡點。

愈小的地震,發生頻率愈高。愈大的地震,重現週期愈長,在建築物使用年限內遇到的機率愈低。各國的耐震規範大多以每475年預期會發生一次的「最大地震震度」,做為建築物抗震設防的基準,這個基準在我國耐震規範中的正式名稱是「設計地震」,但為了有助於讀者了解,本書將其稱為「設防震度」。

設防震度如何訂定?由地震工程學家根據新建物所在地的地震觀測歷史紀錄、地盤構造、距活動斷層遠近及斷層活動性等資料,運用地震危害度分析方法訂定出來,所以每個地區的設防震度大小都不一樣。

假定新建物的預期使用年限為50年,新建物所在地在未來50年內,因地震侵襲所引發的震度,會超過475年一遇的「設防震度」的可能性只有10%,有90%的機率不會超過。

遵循耐震規範興建的建築物,如果遇到設防震度這樣大的地震,只會局部受損,主要結構體不會產生大的破壞,經過修繕或補強後仍可能繼續居住。換句話說,「設防震度」即白話口訣「中震可修」所稱的「中震」。

耐震設計不良的建築可能造成嚴重損傷,甚至倒塌,例如921大地震時,臺北市的東星大樓如千層派般崩塌,倒塌後樓層間的空隙不到20公分,連災後搶救都很困難;2016年美濃地震時,臺南市維冠金龍大樓瞬間倒塌平躺在地,裡面的住戶來不及逃生。

但只要確實遵照耐震規範設計和興建,梁柱等主結構體就會有穩定的大變形能力——也就是具有韌性,在大地震中不會突然斷裂。即使遭受2500年一遇的罕見大地震侵襲,房屋可能震毀,卻不會突然崩塌,此即所謂的「大震不倒」。在建築物預期的50年使用年限內,只有約2%的機率會遭到2500年一遇的罕見大地震侵襲。

圖/天下文化提供

依規範設計興建的建築可抗幾級地震?

因為每個地區過去觀測到的地震歷史紀錄不同,所以地震工程學家為每個地區訂定的「設防震度」也不同。以臺北盆地和花蓮市(假設距離最近的活動斷層不到一公里)為例,臺北盆地的設防震度為0.24 g ,相當於5級地震;花蓮市為0.456 g,相當於7級地震。換句話說,在花蓮市的房屋,必須設計成可抵抗更大的震度。

房屋如果依照耐震規範設計與興建,遇到平常的中小地震應不會有任何損壞;當遇到超過「設防震度」的地震,雖然可能產生一些損壞,但經過修復後仍可繼續居住。如果遇到超過「設防震度」很多的罕見大地震,房屋可能震毀,但不會突然崩塌,能讓住戶有逃生的機會。這就是所謂「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耐震設計基本原則。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遵照耐震規範設計興建的新房屋,在臺北盆地可以抗5級地震,在花蓮市(假設新房屋離活動斷層距離不到一公里)可以抗7級地震。若遇到更大的地震侵襲,房屋可能震毀,但不會突然崩塌。

臺北盆地與花蓮市的房屋雖然抗震級數不一樣,但在未來50年內,都只有10%的可能,會遇到超過它們抗震級數的地震,所以保障我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抗震設防標準是一樣的。

圖/天下文化提供

如前表所示,臺北盆地新建案的設防震度為0.24 g,相當於地表加速度為235 cm/sec2,即5級震度。有些建商會要求結構技師把設防震度提高1.07倍:

235 × 1.07 = 251 cm/sec2

剛好達6級震度標準。但實際上,建商只需要在梁柱內增加少許鋼筋。只增加些微成本,就對外廣告稱其建案可以抵抗6級地震,但建案的耐震能力其實並沒有顯著提升。

人類自1890年代起(臺灣自1897年12月19日起)才開始有現代化地震觀測儀器,因此各地區的地震觀測紀錄歷史都不超過150年,地震工程學家只能利用有限的觀測紀錄來建立預測模型,推估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或2500年一遇的最大地震,準確度自然受到限制。

無論是日本1995年的阪神地震或2011年的東日本311地震、臺灣1999年的921地震、中國大陸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海地2010年的大地震等,都超過地震學家原先預估的規模,因此地震工程學家常會根據新增加的觀測紀錄,建議提高建築物的耐震設防標準,如臺灣在921地震後,也大幅提高各地的耐震設計標準。

若不是921地震後興建的房子,怎麼辦?

1999年921地震後,政府全面提高建築物的設防震度,因此社會上普遍認為921地震後興建的房屋才是安全的,但921地震後興建的房屋僅占房市的一小部分,新建案的房價也不是所有人都負擔得起,那怎麼辦?

921地震前興建的房屋可能禁不起大地震的考驗,主要原因是未將1982年頒布的耐震規範落實在設計上,以及施工不確實。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當地的震度都比耐震規範規定的設計標準大很多,但根據日本1981年規範興建的房屋並沒有造成太多人命傷亡,關鍵在於耐震規範能夠落實。

臺灣在921地震前興建的建築物,普遍沒有落實耐震規範的規定,但重災區的房屋還是有很多沒倒塌,這是什麼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在設計時沒計入貢獻的牆面幫忙發揮了抗震保命的功能,另一個原因是,沒倒塌的房屋大致上格局都比較對稱方正。

耐震規範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是,避免建築物平面格局和立面外觀的不規則,這樣可避免地震力集中在少數梁柱上,造成局部的梁柱斷裂後發生連鎖反應,以致房屋倒塌。根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和結構技師公會等對921地震和後來幾次震災的調查,倒塌房屋的空間設計和梁柱配置,絕大部分嚴重違反耐震規範的基本原則,因此在選購中古屋時,應盡量選擇格局對稱方正的建築物,避免外觀和格局看起來有重大耐震缺陷的房屋。即使是選購921地震後興建的房屋,這一點仍然非常重要。

安全宅要點

1.地震破壞力要看「震度」:震度指地震時地面的「搖晃程度」及對人、房屋和地況的影響。地震規模愈大、震源深度愈淺、離震央距離愈近,或地質愈軟弱,震度愈大,對建築物的破壞力也愈大。

2.耐震設計基本原則: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以每475年預期會發生一次的「最大地震震度」做為建築物抗震設防基準。遵循耐震規範設計興建的建築,在此震度之下只會局部受損,若逢罕見大地震也不會突然崩塌。

3.每個地區的設防震度不同:每個地區過去觀測到的地震歷史紀錄不同,所以地震工程學家為每個地區訂定的「設防震度」也不同。房屋耐震設計需視地區而定。

4.震度總共分成0、1、2、3、4、5弱、5強、6弱、6強、7等十個等級。

5.g是重力加速度的意思。一個物體自空中落下,受地球重力影響時所產生的加速度為1 g,大小為981 cm/sec2。

●本文摘選自天下文化出版之《尋找安全的家:結構技師蔡榮根教你選好宅》。👉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文化 商業財經 地震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台灣「府城」400年住宅文化 從熱蘭遮城到現代的居住風華

兒童自閉症與網路成癮問題,原來可從「親子關係」著手改善

為何我們無法說「不」?擺脫取悅別人的有毒心理

比炸雞更有人氣!日式飯糰店「抗通膨」成為日本在地新潮流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