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執著於善良,「建立原則」比當個好人更重要

圖/freepik
圖/freepik

● 本文摘選自之《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從令人疲憊的中釋放自己》。👉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劉珍明

書名:《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
作者:劉珍明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2月24日

做自己,成為有原則的人比當個好人更重要

不要執著於當「好人」、「善良的人」,要成為有底線的人。

小時候,我就常被父母或身邊的人說是「乖孩子」,我也喜歡大家這樣叫我,被說乖是一種稱讚,這讓我很開心。而且我還會自動自發地去找事情來做,就為了聽到更多人稱讚我是「乖孩子」。對年幼的我來說,「乖孩子」就像拒絕不了的獎狀。

因為家境不富裕,求學階段我也沒上過補習班,靠著自己的努力維持優秀的學業成績,父母對我的期待也很高。他們經常向身邊的人不斷稱讚我很會念書,不曾讓他們操心。這讓我感到很自豪。

為了不辜負父母的肯定和身邊的人的期待,我認真地念書,還考上當時的名校之一──「順天高中」。我還曾個遠大的目標,就是考上首爾大學法律系,以後當檢察官或法官。

結果,我並未如眾人的期待當上檢察官或法官。為了不讓父母和身邊的人失望,我很認份且拚盡全力地努力生活,當順從父母的乖兒子;別人的評價和期待,比我自己的意見和內在想法更能影響我。或許大家都是如此,不知道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和其他人一樣,不能落後。

從「乖孩子」成長到「好人」的我,在公司是大家公認親切又善良的人。或許是因為長相親切,聲音沉穩,所以同事經常找我幫忙。我一度以為接受大家的請求就跟人氣排名一樣──用最近的流行語來說,就是成為「insider」。為了不負眾望,我總是默默完成大家的請求,每次同事的一句「謝謝」,都讓我有種成為重要人物的錯覺。

小時候,我希望父母能一直稱讚我是「乖小孩」。這種心態到了長大後,我也希望同事能繼續肯定我是個「好人」。公司每年尾牙,會票選出親切又笑臉常開的員工,連續兩年我都是第一名。

「好人」是外界給我的肯定,如同得到官方頒發的獎狀。直到有一天,一位同事再次請我教他如何傳真,實際上我已經教過他很多次了。我很想跟他說:「我已經教過好幾次了,你還是不會嗎?」但是我怕會被當成心胸狹窄的人,所以又再次親切地教他一遍。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的主管突然跳出來挖苦我:「你的工作也夠多了,這種無限重複的忙你要幫幾次啊?你人會不會太好了?」我想他應該是覺得我很可憐,連分內的工作都忙不完了,還拒絕不了同事的請求。

主管拋出來的那句話,讓我大徹大悟。我為自己下了結論:「對啊!我自己的工作已經夠多了,如果不懂得拒絕,老是出手幫忙,對方每次遇到問題就會反射性地來找我幫忙,對我產生依賴。」主管那句:「你個性也太好了吧?」其實講聽點就是:「你這濫好人。」真是感謝他如此委婉。想到類似這次傳真事件的無數例子,我也不自覺地苦笑了起來。

「這樣下去可不行!」於是,我下定決心從今以後要改變作法。只是沒想到,要甩掉「好人」這個標籤竟如此困難。由於我的形象已經定型,突然變了一個人,大家感到納悶不解,效果也不彰。最糟的是,我的「好人病」已經病入膏肓,心裡想拒絕、嘴上卻難以啟齒。

我除了幫大家解決問題外,也是各種抱怨、不滿與壓力的宣洩桶。大家經常會不以為意地對我說出刺耳的髒話,即使罵的對象是別人,可是那些粗俗的語氣和暴力的話語,聽在耳裡實在不好受。而且,我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反應才好,擔心一不小心加重對方的情緒,最後只能露出苦笑,靜靜地聽下去。

成為他人眼裡的好人,換個角度想就是「我對自己不好」,這現實太悲哀了。幫助別人很重要──尤其在職場上──當個好人總比留下壞印象好。但是,我卻默默地在這過程中受了許多傷,也承受了許多壓力。

我很珍貴,我唯一的人生也很珍貴。我決定要成為一個有原則的人,絕不再為「好人」、「善良的人」這些稱讚賣命。為了避免本來對等的關係,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權力傾向某一端的「甲方乙方」關係,我先按照我的原則畫清界線;再研究適當的方式應對,以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如果你因為被困在「好人」框架裡而備感壓力,或是因為無法擺脫「好人病」而嚐盡苦楚,就從現在開始,訓練拒絕的方法,以及如何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吧。首先,我必須澈底讓對方認識我的喜好,他才能依據那些資訊尊重我、體諒我。因此,溝通時必須立下自己的原則,以及了解如何成熟且鄭重地拒絕。

如果對方對我的態度輕率敷衍,我就只講重點、保持沉默,這樣比說了一堆摻雜情緒的話更有效。只要表情上有一點不滿的情緒,對方就能接收到我的訊號。此外,不要一一計較對方無禮或粗魯的言行,以簡答的方式快速結束對話,也是個好方法。

除了避免被對方擺布,不失去自我,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從關係中尋找自信,以及重新建立同等關係的過程。即使一開始會不自在或尷尬,只要好好克服那段過程,就可以為自己重新樹立明確的形象,讓對方知道我是怎麼樣的人,應該如何與我溝通。把精力留給自己,提升自己人生的效能和產能,人生會因此變得簡潔許多。

遠離了總是答應別人請求的「好人」形象,成為「有原則的人」之後,我反而更懂得尊重和關心他人,也學會把該說的話適時地說出來。現在,不需要我特別提示,同事也懂得配合我設下的界線和原則,知道我會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做這些並不是想成為一個自私鬼,或故意待人冷漠,只是了解到自己真正的情緒和內心的想法。我這才明白:當大家有求於我時,我必須遵守自己的底線,保持我和對方的距離。

我更喜歡現在的我,懂得把話說清楚、真正做自己,而不是過去那個勉強自己當個乖小孩或好人的我。這個過程不只有益於人際關係和溝通,更讓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清楚。現在的我,可以自己決定目標,追求想要的幸福。我不再汲汲營營於他人的稱讚和肯定,當我做任何選擇和決定時,我都先考慮自己是否滿足,是否能成長為「我想要」的樣子。

應該有很多人和過去的我一樣,想改變又很難馬上放下好人的角色。但是,一旦你發現人生並非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或發現自己正為人際關係所苦,那麼我希望至少有那麼一次,你能像我一樣,下定決心改變。

● 本文摘選自遠流出版之《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從令人疲憊的人際關係中釋放自己》。👉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遠流出版 心理勵志 人際關係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我是酒鬼──」承認自己有酒癮,下定決心就能成功戒酒?

近海潮流變化導致秋刀魚漁獲量大減,日本庶民美食短缺危機

早上那杯咖啡賣的是什麼?《峰值體驗2》:快,才是最重要的賣點!

睡滿八小時才有好精神?照光、喝水也能養成清爽早起體質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