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圖書館」為主角寫一本小說,盛浩偉導讀:《夢見帝國圖書館》
直木獎作家中島京子,擅長混合懸疑元素,描繪塵封的庶民懷舊日常,以及女性的幽微心境,著有《東京小屋的回憶》、《漫長的告別》等感動千萬人的小說。她將帶領讀者再度穿越,返回宛如夢境的東京上野。《夢見帝國圖書館》是一部關於愛著圖書館的人,以及被圖書館愛著的人的故事。
文/盛浩偉
導讀《夢見帝國圖書館》─筆勝於劍的夢想
俗諺有云:「免費的最貴。」這話貌似有理,卻也不是處處皆通,有時免費真的就是免費的,比如,圖書館。
不去思考也罷,可一旦思考起來,圖書館還真是奇怪非常的地方。尤其在當代,寸土寸金、萬物齊漲,以環保為名的商品價格通常更高,而以共享為名的服務背後往往隱藏著一整套經濟商業模式,幾乎沒有什麼事物是我們可以不花任何費用就平白享受到的,連租書店也不行。便利商店的用餐區、速食餐廳的冷氣、商場的廁所,縱使免費,但要整天享用多少都還有點心虛;可大概唯有圖書館,是能在裡頭待上一整天,都還覺得理直氣壯的。
所以,這到底是為什麼?圖書館為什麼是免費的?
翻開我國《圖書館法》,第二條的定義這樣寫著:「圖書館,指蒐集、整理、保存及製作圖書資訊,以服務公眾或特定對象之設施」。這法律上的描述,與過往文學作品裡提及圖書館時的側重之處類似,都較著眼於館藏,像是最知名的波赫士〈巴別圖書館〉,就替圖書館增添了迷宮、宇宙、無限資訊等雄偉宏大的印象。誠然,若以圖書館本位的角度,館藏多寡確實是首要重點,不過除此之外,圖書館還有更多層次的意義。中島京子《夢見帝國圖書館》,就是一部將圖書館的方方面面都呈現得淋漓盡致的優秀小說。
故事開端是場莫名偶遇:敘事者「我」是一位作家,在上野公園認識了一位喜和子女士,並斷斷續續得知了她的人生際遇。喜和子建議「我」寫一部「以圖書館為主角」的小說,故事遂由此展開。小說前半段,氛圍相對和緩平穩,但進入後半段則宛若起飛,一下子將視野拉抬到意料之處,十分精彩。
書名「帝國圖書館」所指的,則是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建設於東京上野、日本第一座國立圖書館。又因其所在地的關係,這座圖書館還有個親切別稱:上野圖書館。
要成立一座圖書館,過程中的困難與波折超乎想像。日本的這座帝國圖書館,最早可追溯到明治五年(一八七二)。當時日本因為舉辦博覽會,連帶地也開設了一間收藏東、西洋書本的近代圖書館「書籍館」。不過當時借閱需要收費,且最初幾年,館藏使用還時常受到限制。
之後,又歷經財政困難、明治初年的內戰(即西南戰爭)等因素,令書籍館的行政編制、設立地點、使用方式等屢遭更動,抑或廢止又重新設立,一路從「書籍館」到「東京書籍館」、「東京府書籍館」、「東京圖書館」等等,才終於在二十五年後,正式迎來這座「帝國圖書館」。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座圖書館再度改制為「國立圖書館」,隨後又併入「國立國會圖書館」成為其分館;如今,這棟歷史建物則重新規劃成「國際兒童圖書館」—也就是小說一開頭的場景。
小說敘事是多聲部交錯的。在主線的「我」與喜和子女士互動之外,除了輔佐以帝國圖書館的成立過程,更揉合進歷史上眾多曾經實際使用、受惠於帝國圖書館各個不同階段的文人雅士之生平軼事,豐富了整個故事的面貌。在故事內提及或關聯的人物如:明治期的永井荷風、樋口一葉,大正期的宮澤賢治、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菊池寬等經典人物,乃至昭和之後登場的吉屋信子、宮本百合子、林芙美子等重要女性作家。他們既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各種流派當中之重鎮,也是日本文化風景、精神世界的締造者。
在他們年少、經濟能力還不足夠的時候,其知識及品味養成,大都就是憑藉這座對開放給眾人的帝國圖書館。甚至在這個場所,他們也和親友們發展出了珍貴的情誼。饒負興味的是,故事進入終局之處,甚至還提到了張愛玲與胡適,以及在戰後圖書館與日本國憲法的關聯,由此,都可以看出圖書館在文化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或者也不妨說,《夢見帝國圖書館》以小說的方式、以圖書館的角度,流暢生動地重寫了半部日本近代文壇史與發展史。
然而,主線故事的功用及意義也不只是在帶出這些歷史趣聞或掌故而已。讀完這本小說,讀者必然能夠解答本文一開始提出的疑問—圖書館為什麼是免費的? 答案就在東京書籍館建設之初的本心:因為想要實現教育廣大民眾的崇高志向,因為懷有「筆勝於劍」的理想。更進一步地,這是一種堅信所有人都該獲取並享有書本內容的想法,是以智為名的自由、以智為名的平等。
書籍內涵的寶貴,不在於價格之高,而該像是空氣,不可或缺又取用容易。因為秉著這種立場,所以圖書館對眾人敞開雙臂,甚至在最破敗的時局下,也無差別地替所有人的心靈提供庇護。有趣的是,上野在近代,本就是日本全國各地庶民進出東京的集散地,這也是為何小說裡經常出現「上野包容各種各樣的人」之類的說法;位於上野的帝國圖書館,則更是庇護中的庇護。
細看小說主線故事的鋪排,其實不斷在回應「筆」與「劍」的張力:日本仿效西洋的現代化,其中一股潮流奔向船堅炮利,另一股則重視內在陶冶與知識涵養;前者與實用、利益,甚至軍國主義合流,而帝國圖書館則如同後者壁壘之象徵。兩股勢力不斷較勁、鬥爭,現實上,「筆」總是略遜一籌,但放長遠來看,才往往會看出「劍」的狹隘封閉。
一如小說最後提及的,國立國會圖書館櫃臺上方的那句名言:「真理使我們獲得自由」。圖書館承載著「筆」之夢,贈與所有親近之人真理,以及解放。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夢見帝國圖書館》。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