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將會活在我們難以想像的異世界 當代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圖/freepik
圖/freepik

文/池羅英

孩子來自未來

身為父母的我們,目前正值認真過自己人生的年紀,同時又要兼顧職場生活。那麼,孩子何年才會到我們這個年紀呢?如果現在父母正值三十多歲,二○五○~二○六○年代孩子就邁入三十歲了,開始成為社會上的中流砥柱。

試想,二○五○年以後世界會有何改變?你是否能預測二○五○~二○七○年代孩子所面臨的產業結構、職業結構、決定人生品質的要素、主要社會問題等?將手放在胸前並閉上雙眼,試著在腦海中描繪那個時代。你對自己的預測能力有多少信心?是百分之七十、五十、三十還是十?

在未來,我們也許會跟機器人並肩而行,自動駕駛也可能成為常態。而我們的下一代則有可能活到二○八○年、二○九○年,甚至二一○○年⋯⋯到時候,就算飛行車問世也不足為奇了。

試想,跟父母的童年相比,時隔二、三十年後的現在,世界改變了多少?我的童年根本沒有所謂的手機和網路,在世界持續急遽變化的情況下,我們如果認為送孩子登船時的船隻、海況與現今別無兩樣,那是相當愚昧的想法。當代父母請務必牢牢記住,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活在一個我們難以想像的異世界。

希望說到這裡大家都能明白,身為父母的自己是無法準確預測未來,並替孩子指引未來方向的。那麼誰才能挑起大樑呢?學校老師?補教名師?未來學專家?究竟是誰才能夠預測如此難以想像的未來,並且開拓出康莊大道向前進呢?

沒錯,能預測我們的下一代即將面臨的劇變世界,並且泰然適應一切,開拓康莊大道向前進的人,就是即將主導未來的孩子們!

不過遺憾的是,有許多父母毫無遠見,依然深陷在孩子即將面對的未來跟自己的過往或現今別無兩樣的錯覺中,並且如此說道。

「我是過來人,所以很清楚,醫師、律師、公務員才是最理想的職業。」

「假如可以重新回到你的年紀,媽媽一定會認真讀書,考上更好的學校。如果你也不想後悔,就要認真讀書。」

活在二○二○年代的父母對著會活到二○五○~二○九○年代的孩子們說,如果可以回到一九八○年代的話自己會如何生活,這番話有何意義?父母真的有資格說自己比孩子更瞭解孩子的人生嗎?面對創新技術,或是面對多媒體資訊服務機(Kiosk)或全新應用程式(Application)時,難道不會比孩子更不知所措嗎?

過去百年來歷經的變化,現在僅僅十年就達成,從這點來看,情況好比活在朝鮮時代的人來到現代後,建議現代人「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從達句伐到漢陽最便利的辦法,就是騎一匹體型健壯、動作敏捷的馬去,千萬要聽我這個過來人的話,否則你會後悔的」。

我們的孩子是活在未來的人,所以孩子可能會有大人意想不到的「奇特」想法。就父母而言,這就像現代人對朝鮮時代的人說「我要搭高鐵去首爾」一樣,聽起來異常奇怪。對此,父母不能說「想這什麼莫名其妙的東西」。如果孩子有讓人無法理解的想法或行為,父母可以這樣思考。

「是啊,他是來自未來的孩子。」

孩子跟父母的想法不同是理所當然的事。父母以自己活得久為由,認為自己是對的,但卻忽略了一件事,我們曾經活在過去,而非活在未來。由於孩子比父母更瞭解未來,因此請父母摒棄自己比孩子懂得更多的思維。

有件事父母比孩子更瞭解,那就是生活本質的重要價值,建議父母教孩子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人生價值觀,將此傳給下一代。不過,未來要走哪條路、哪種職業最理想、該學些什麼,如果都由父母替孩子決定,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與期待大相逕庭的結果。

我將它稱為「未來少年療法」。孩子跟父母想法不同時,摒棄父母想法是對的、單方面觀察孩子的錯誤觀念,是此一療法的核心所在。父母必須跟孩子一同討論,雙方共同思考才對。未來,是我們的下一代即將面對的世界;我們的下一代,是來自未來的孩子。父母千萬別忘了,那些來自未來的未來少年與少女,才是最瞭解他們人生的人。

跟孩子產生共鳴的附和技巧

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肯定孩子呢?父母可以在溝通交流中藉由感同身受向孩子表達肯定的訊息。孩子表達某種看法時,回答:「哦~原來你是這麼想的,我總算明白你為什麼會那樣說了。」這就是感同身受的表現。「我明白你在崗位上所做的、所感受到的」是僅次於我愛你的正向肯定與共鳴。

我們可以藉由各種方法表達共鳴,最簡單的方法是重述、模仿、描述,我稱之為「第一句話附和技巧」,也就是不論孩子說什麼,父母第一句話就要表示認同。舉例來說,孩子說「我肚子餓了」,如果父母說「還沒十二點就肚子餓?」、「為什麼肚子餓?不是剛剛才吃過點心嗎?」都不算是第一句話附和的回應。

當孩子說「肚子餓」時,必須立刻附和孩子「肚子餓嗎?」這才是第一句話附和技巧,代表我正在聽你說話,並傳達「我明白你當下狀態、知道你在說什麼」的訊息。如果明明不是用餐時間,孩子卻說他肚子餓了,可以先感同身受,接著再說「可是還沒到用餐時間耶?先吃點水果,待會再吃飯吧」即可。

孩子放學回家後說上課好無聊,如果父母說:「去學校是去玩嗎?是為了讀書才去上學的好嗎?」那就不是第一句話附和的回應了,而是要先重述(Reflect):「今天上學不好玩嗎?」表達出「我正在聽你說話,而且我知道你在說什麼」。

接著以好奇心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嗎?為什麼覺得上學很無趣呢?」並用我想要再聽更多細節的態度聽孩子的故事,然後表達「哦~原來如此,媽媽以前也一樣,去上學是為了讀書,所以覺得無聊情有可原,但是媽媽認為上學還是可以學到東西喔」,將父母想要教導的觀念告訴孩子即可。

書名:《本質教養:22個親子練習,打造品格×心智×學習的全方位素養》
作者:池羅英
出版社:日月文化/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3日

先感同身受,再傳達想說的話也不遲,因此請父母不要太著急。當孩子在說任何話時,如果父母在第一時間就否定一切,孩子會越來越不願意向父母開口。夫妻或朋友之間也是如此,越是被某人同理,會越想向對方吐露更多事情,這是人之常情。

此處提到的「傾聽孩子說的話」,跟每件事都迎合孩子大不相同,同理孩子跟「你說得對」這兩者,父母也要加以區分。同理完孩子的感受後,再好好地將父母的不同意見或教誨告訴孩子即可。事實上,自己的立場與想法充分受到他人認可的孩子,會更能接受父母的教誨。父母在管教孩子前,也要從「我聽見你說的話了,也明白你的狀況和情緒」的涵義中同理孩子,接下來再給予指教也不遲。

尤其是陪同孩子玩樂的時候,由於沒有正確解答,而且教導也並非玩樂的首要目的,因此更需要竭盡所能地附和孩子。玩樂期間,孩子有想法、說話表達或進行某些行為時,有些父母會一直想要糾正孩子。連玩遊戲時自己的想法都無法受到肯定的孩子,又怎麼能盡情表達自己的主見與看法呢?

請父母檢討自己的言行,回答孩子時說的第一句話有沒有感同身受,同時也觀察跟長輩之間一來一往的談話內容,有多少是屬於感同身受的話,又有多少是屬於教誨、提議或批評。

我們之所以會跟孩子起口角,往往是因為內心覺得自己的立場未受到肯定所致,雙方急著表達各自的立場,導致無法認同對方說詞的窘況。只要藉由第一句話附和技巧,練習傾聽孩子說話,並同理孩子,你將會感受到雙方起口角的頻率大幅降低了。

觀察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便能區分出達到共鳴以及未感同身受的反應,同時也能瞭解自己的感受。如此一來,父母也能更自然地向孩子展現自己感同身受的反應。雖然還有許多高品質且被分成更多階段的共鳴對話法,但是第一句話附和技巧不僅難度低,又能達到產生共鳴的效果,因此父母們務必親自試試看。

●本文摘自日月文化/出版之《本質教養:22個練習,打造品格×心智×學習的全方位素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大好書屋 親子 青少年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連日低溫「大寒」到!該怎麼進補?養生要點一次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