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四百年前的一臺各表!為什麼歷史上優勢居民都是外來族群?
2024年迎來台南400年!這座古城乘載著悠久的歷史脈絡與豐富的文化傳承,很多人都深深地被四百年累積堆疊而成的古蹟建築、飲食風味、民俗文化給吸引,也許我們沒辦法像穿越小說一樣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仍能透過不同方式走在這條歷史延續的道路上。
琅琅悅讀「LOG IN 台南——0到400之間」專題,在各頻道陸續推出與台南相關的精彩內容及系列活動,除了介紹眾多作家書寫的文章書籍、名人聲音朗誦故事的溫度傳遞,也邀請你分享自身與台南的珍貴刻印與連結。(編按)
文/李文成
鄭成功與海商們的流亡終點
以一家之力、集合海上力量,多次在太平洋海域上擊退各方挑戰勢力的鄭家,
坐擁當時全球各國都為之側目的力量,但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會垮塌的如此迅速?
一個崛起速度極快、卻也同樣崩潰只在一瞬的企業,值得我們後世從中得到什麼教訓?
如果大家認可了臺灣的獨特性與這裡原住民的歷史本質就是壓迫與開發並行的兩條主線,那我們就更能清楚為什麼這裡的每個優勢居民幾乎都是外來族群。
因此可以得知,其實現代社會的問題、對自己當前居住地的認同度高低,都影響到社會的發展。但有一些更深層的問題卻很難得解:為什麼臺灣的族群很難團結?這在清代尤其明顯,面對帝國的壓迫與腐敗,人民在起身抵抗之後,最大的阻力往往就來自內部彼此利益的分配不均。而在移民色彩濃厚的文化裡,臺灣這片土地對鬼會特別敬畏,使得我們擁有全球最長的鬼節與密集度最高的鬼故事,社會動盪導致的非自然死亡,也使得臺灣不分都會鄉鎮都能看見陰廟的存在。
上個篇章中多次提及了海商這個概念,其實我們必須要知道這種亦盜亦商的存在並沒有隨著大航海時代而結束,十七世紀的鄭氏家族更是把海商的影響力推向頂點。光看鄭芝龍的頭銜就足以說明一切,在大明傾頹、崇禎上吊後,擁立唐王的他成為了帝國的太師平國公。相較於太師純屬一個榮譽的名稱,公爵可是一個非常值錢的爵位,從海洋漂泊的少年到朝廷最為倚重的護國柱石,這種人生變化實在太過刺激。
鄭芝龍是怎麼走到這裡的?不過就是一個頗受重用的帥哥而已嗎?一切要從一六二五年的夏天說起,當時正忙於臺灣、長崎與荷蘭、明廷、日本進行交涉的中國隊長李旦積勞成疾,臨死前未能將產業進行安排,於是廈門的產業便由手下許心素占領,而臺灣則讓鄭芝龍坐大,成為了他創業的最重要基礎。
此後的他憑藉海外一隅,時常襲擾東南地區,當官兵要進行追捕時他就率軍遁入黑水溝中,這實在讓當時已經被流寇、女真夾擊到左右為難的朝廷一點辦法也沒有。
官方許可的流氓,還掛牌上市——鄭芝龍
打不贏,那就加入他吧!當時明朝的人精官員們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但絕對不可能是把紫禁城搬到海上一起成為海賊王。他們想到的是,拿出真金白銀對鄭芝龍進行招安,說白了就是鄭芝龍你就成為我們帝國的合法海上武裝。明面上歸附朝廷,其他你該打劫就繼續打劫、做走私貿易就繼續走私,不跟朝廷軍隊作戰、不搶掠官府就好。
這收穫對鄭芝龍來說,是個難以拒絕的協定,一旦眼下這些生意都有朝廷在背後挺著,那我不就搖身一變成為官方許可的流氓,還掛牌上市了嗎?這怎麼可能不接受。鄭芝龍從這一刻開始,又抓到了一個財富密碼──反覆透過招安、反叛,來換取自己在海上的更大權力。朝廷也只能是聽話許可,終於把鄭芝龍養成了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
在這時候,擁有李旦在廈門遺產的許心素不是吃素的,他也開始計劃如何將鄭芝龍占有的股份通通吃下來。他制定了一套聯合荷蘭打擊鄭家的基本方針,開始對鄭芝龍進行打擊。但是鄭芝龍之所以敢在皇權時代這麼明目張膽地自稱龍,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的存在可以說是東方世界的最後一次輝煌,在金門料羅灣海戰中一戰封神!
他擊垮了當時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並且追擊他在海上其他的競爭同業:劉香、李國助(李旦的兒子)、許心素從此之後在史冊裡消聲匿跡。荷蘭此戰之後,知道跟鄭芝龍已經無法對抗,所以合作也多過競爭,並且從此對鄭家相當警惕。
當然也不用過度誇張,把他形容成海上不敗的神話,他之所以能夠打贏料羅灣海戰,是因為犧牲了大量船隻,將大船當作燃料衝向荷蘭艦隊,導致荷蘭措手不及。所以這可以當作是已經衰敗的明帝國,擊敗正在上升期的歐洲第一海軍強國荷蘭,但也可以視作一次戰場上的「九一一」,十七世紀的神風特攻隊式勝利,也可以說就是明帝國行將就木之前最後一次的迴光返照。
明朝宗室擋不住芝龍與博洛眉來眼去
理解了鄭芝龍戰績,就能更清楚當時他帶給當時各方勢力的震撼,一六四四年北京城陷落,皇帝自盡。帝國的最後精銳關寧鐵騎改旗易幟,山河徹底傾頹了。滿清入關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橫掃了整個江北,並且在揚州大破史可法、逼降了南京小朝廷。
僅剩南疆殘土的唐王,最後代表了宗室硬了一次,他以福建為核心,建構了一套行政體系,並且給鄭芝龍這個擁有龐大海上力量的強者一連串的光榮頭銜。但一生從商的他,卻在這個手上榮譽多到爆炸的巔峰,開始動了將這些「統戰價值」通通變現的想法。大明雖然現在給他高官厚祿,畢竟也只剩下江南,能不能擋住北方來勢洶洶的滿洲八旗,沒有人說得準。
對於商人來講,風險評估實在太過重要,因此在接獲了唐王命令,要前往入閩第一重鎮仙霞關時,鄭芝龍採取模棱兩可的態度,沒有立刻進駐,反而是跟清帝國的統帥博洛眉來眼去。
課本沒出現,卻能決定帝國生死的同鄉——洪承疇
這時候又一個撬動歷史天花板的重要變因出現,這個人就是鄭芝龍的同鄉,來自福建泉州南安的洪承疇。雖然他在課本裡完全沒有出現,但他的重要性恐怕遠遠高於施琅、吳三桂、史可法、袁崇煥加起來的總和。他曾經是大明王朝的最後棟梁,在華北多次展開對流賊李自成、高迎祥等人的圍剿,由於多次戰術的正確,差點就撲滅了這股滅明的野火。
但是大明國策上卻實施兩面作戰,並沒有一鼓作氣解決流民問題,就立刻調轉矛頭對付滿清。而洪承疇也就這樣被調往關外,並且與皇太極展開決定生死存亡的松錦會戰。後來在補給線被切斷的絕境當中,洪承疇被困在松山城長達數月,多次寫信跟朝廷告急,結果朝廷中幾位掌握實權的大人物(如兵部尚書陳新甲、監軍的張若麒)也擔心洪承疇立下不世之功,一方面將給予的補給縮減、一方面把求救信件壓下不報,於是洪承疇最後選擇投降滿清。
這裡也有很多野史,說為了要說降洪督師,滿清不惜下血本請出了孝莊文皇后,以美色勾引喝了人參湯渾身燥熱的洪承疇,這才讓帝國最後擎天柱徹底被「睡服」。當然更重要的功勞在後面,在多爾袞打下北京城以為天下太平之後,立刻下達了剃頭的命令,這引起北方漢人的強烈反彈。於是洪承疇想方設法將這個政策踩了油門,直到平定江南之後,把南京改叫江寧,象徵長江一代也已經安寧,剃頭令再下。
遭滅三族:鄭芝龍獲贈北京全家旅遊套票,單程的
可這次還是讓大清統治者傷透了腦筋,因為漢人再次起身抵抗,這時候主持江南大局的仍然是洪承疇,甚至連吳三桂都得聽命於他。由此可見洪承疇的政治影響力何其巨大,跟鄭芝龍交涉又怎麼能少了這麼一號大人物?於是鄭洪二人展開了談判,洪承疇提出:如果鄭芝龍投降的話,就把三個省、加上王爺的爵位的雙手奉上。
後來鬼迷心竅的鄭芝龍衡量了一下:是要在一個快滅亡的朝廷中做公爵,還是要到烈火烹油的新王朝做王爺?這很困難嗎,當然是投降新主囉!反正換任何一個朝廷我都一樣做生意、甚至新統治者還會給我更多。於是他率軍與博洛會合,舉旗投降後跟八旗軍痛飲整整三日,跟這批滿州入侵者稱兄道弟。
然後,他就獲贈了北京全家旅遊套票,單程的,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許諾他的什麼王爵、三省都督全部都是歷史文件,一天就作廢了。鄭芝龍正式感受到什麼叫做龍困淺灘遭蝦戲的悲哀,他的人生在這一年可以說就畫下句點了,此後他在北京過著被俘虜監視的生活,直到一六六一年全家被處以斬首,遭滅三族。
看到這段故事,著有《臺灣之歷史》,在西方頗負盛名的德國歷史學者魏斯(Albrecht Wirth)曾經感慨地說:「怎麼一個抓麻雀的圈套會對老鷹也有效?」慶幸的是,他的兒子鄭成功沒有成為被麻雀圈套抓走的老鷹,他的故事將繼續昂揚在遼闊的洋面上,即使是這麼的充滿痛苦與挑戰。
成功是一條失敗鋪成的修羅道
鄭成功年少就展現非凡的才華,傳說在南京城有相面之術的算命仙,早早看出他的命格不凡,唐王更是對這個少年愛不釋手,過分地說出:「看到你就遺憾朕沒有女兒,否則一定嫁給你。」想想也是,父親當年是帥到可以靠臉上位的大明潘安,母親田川氏也一定別有姿色。海盜的狂野、最好的教育,加上天生混血兒的基因組合,的確是一個魅力四射、令人萬分嫉妒的花季少年。
但是媠人沒媠命,他從二十二歲開始,就是見證著身邊他所相信的、捍衛的一切崩解的起點。父親投降那一天,他焚燒了自己的儒服,宣示從此與父親決裂,打死都不可能跟爸爸前去投降偽朝。
後來他父親果然被當成人質俘虜到北京以後,滿清為了逼降鄭成功,更是重兵包圍安平。而剛從日本來到明帝國國土的成功母親田川氏因為不堪受辱,選擇了自殺。女性在亂軍當中可能會受到什麼傷害,令人不忍多想。從明末三大家之一的黃宗羲筆記當中則可以看到更血腥的紀錄,由於鄭媽媽受到了性暴力對待,鄭成功為了讓她可以清白入殮,最終將母親的內臟都洗滌過一遍。
這是他在這一年的三大打擊中最慘烈的一起,從老師錢謙益投降、父親鄭芝龍利令智昏,再到最無辜的母親深受其害。可以由此來理解為什麼之後鄭成功對滿清的復仇欲望之盛,還有他的性格為何如此極端的剛烈。
鄭成功到底有沒有機會反清復明成功呢?其實以他少量的兵力、加上早已分裂的家族勢力,跟不是特別團結的南明多股軍閥,想打翻身仗是非常困難的。但擺在他眼前也曾經有一六五三年的海澄大捷、與李定國相約共擊廣東、還有錢謙益規劃的攔江作戰。若是其中任何一次有繼續擴大戰果,搞不好跟清朝劃江而治並非完全沒機會。特別是後來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過世、李定國打出奇蹟式的勝利時,當然也包括那場包圍南京城的高光時刻,後稱鄭成功北伐金陵。
當然這也跟他內心對敵我分得很清楚有關,當清朝多次進行招降、他的弟弟們雙膝下跪懇求他放棄時,他說出了一句至理名言:「我一日未受詔,父一日在朝榮耀,我若茍且受詔削髮,則父子俱難料也。」
也大約是這個信念,讓他後來能夠扛住北伐的一切打擊。成功的人生的確是讓人讀了感覺特別心酸,曾經有一回他的大軍準備北伐,結果才剛出港沒多久就遭遇百年難遇的大風災,手下精銳未經交戰就折損八千,自己的妻妾跟三個小孩也通通溺死。他的叔父們也是不可靠的,除了投降清朝的搖擺派、也有藉由復明作口號,實則各種剝削百姓的豬隊友,更不用說他的兒子鄭經在金門跟自己弟弟的奶媽發生的那起不正經亂倫事件。這些加總起來對鄭成功來講,不知道是多麽巨大的精神凌遲。
在遠的要命海島上建立王國
他的人生再一次出現反轉,則是歷經南京包圍戰失敗後,必須為剩下的數萬甲士尋找一塊養兵之所,這才讓他把目光放到了曾經與父親征戰過多回的荷蘭人身上,而臺灣也在這時,進入了鄭成功的視野。
臺灣史上第一次的脫歐入亞,就在鄭成功的一念之間。歷經了對雙方而言都像極阿修羅煉獄般痛苦折磨的烏特勒支碉堡圍城戰後,鄭成功終於入主了熱蘭遮城,這是他人生的終點,也同時是這批海商的最後歸宿。我們從地名可以感受到,當時進入臺灣之後的鄭家軍隊對於糧食有多麽巨大的渴望,左鎮、前鎮、柳營、林鳳營、新營,這些地名的背後都是他們為求生存而行屯墾的見證,漂泊在海上半生、為了對抗滿清鐵蹄的浪子們,終於有了棲身之地。
同時這個新政權也把許多的漢人文化帶進了島嶼,像是讓荷蘭撤離之後,鄭成功最早給予臺灣的名稱是:東都。作為明帝國的延伸,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很多儒家文化的痕跡,如孔廟的建構、制度的確立,但有意思的是他們雖然仍舊奉行明朝廷賜予的「征討大將軍」印信,可實際上卻是遙奉而不遵從,保持獨立的姿態。
他們在福建地區也還是長期保有聯絡管道,包括十幾個軍事堡壘、以及無數看不到的走私管道,主要分成山路五商(金木水火土),與海路五商(仁義禮智信),並且透過秘密組織保持對沿海地區的影響。我們留待最後一個篇章可以看到更多鄭家是怎麼在臺灣繼續把自己的海上生意經營下去,同時也來分析天地會與陳近南跟鄭成功有著什麼關聯。
●本文摘選自三采文化出版之《一歷百憂解1 上癮臺灣史:一部400年的島嶼生存角力賽》。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