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茶香歲月,愈陳愈香─文峰茶莊:府城三大百年茶行之一

圖/取自《台南老店散步》,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圖/取自《台南老店散步》,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2024年迎來年!這座古城乘載著悠久的歷史脈絡與豐富的文化傳承,很多人都深深地被四百年累積堆疊而成的古蹟建築、飲食風味、民俗文化給吸引,也許我們沒辦法像穿越小說一樣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仍能透過不同方式走在這條歷史延續的道路上。

琅琅悅讀「——0到400之間」專題,在各頻道陸續推出與台南相關的精彩內容及系列活動,除了介紹眾多作家書寫的文章書籍、名人聲音朗誦故事的溫度傳遞,也邀請你分享自身與台南的珍貴刻印與連結。(編按)

文/陳貴芳(鱷魚)

文峰茶莊:府城三大百年茶行之一

沒有華麗明亮的裝潢,從外頭看起來,這家府城百年老店——文峰茶莊,只是一家傳統的茶行。然而走進文峰茶莊,映入眼中的是架上陳列的一個個年份超過一甲子的亞鉛綠茶罐,一打開,濃冽的茶葉香氣從罐中溢出,彷彿讓來訪客人都能隨著那繞樑的茶香,重返當年的茶行榮景。

圖/取自《台南老店散步》,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文峰茶莊來自福建泉州,如果以家譜上標示「茶商」那代算起,目前已經是第五代。茶莊代代相傳,但傳到了第五代,因兄弟姊妹彼此年紀相差甚多,改成手足傳承,現任老闆為排行老六的陳玉雄,他與妻子黃玉梅接棒已超過四十個年頭。公職退休的陳大哥身體相當硬朗,儘管不多話,但臉上總掛著親切的微笑。

陳大哥回憶,當年家裡老宅還是傳統的三合院,左護龍是「道生堂中藥行」,右護龍是「文峰茶莊」,家族來台第一代是在城外的「老古石中街(現信義街)」上營業,後來經營有成才買下城內的「枋橋頭街」現址。由於店面斜前方是枋橋,左方為祭拜土地公的福德祠,在沒有地址號碼的年代,商家都是用地名來標示位置,因此文峰茶莊傳家的清朝老印章刻著本舖為「坊橋頭福德祠左」,讓客人一看就知道店家位置。隨著時代變遷,如今舊地名只存在歷史上了,唯一不變的是靠著茶葉貿易經營至今的文峰茶莊。

老名片。圖/取自《台南老店散步》,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來訪茶行數次, 我和陳大哥愈來愈熟,他每次都會秀出令人大開眼界的店內珍藏。有一次他端出了一個方型的籐籃,我小心翼翼地打開,只見裡頭放的是跟隨貨船自中國遠渡重洋而來的茶巢(也稱茶壽),籐製的外盒被歲月染上了充滿歷史感的古樸色澤,安放其中的茶壺在精緻布墊的保護下,悠悠挺過了百年光陰。

另一次是百年老秤,在沒有電子秤的年代,文峰用的是木秤,儘管是超過百歲的老秤卻設計得相當便利,只要把木棒轉個方向,原先的「秤兩」即變成「秤斤」,令人對古人的巧思嘖嘖稱奇;還有一次是一塊長長的老招牌,上頭寫著「陳氏道生堂中藥製造」,陳大哥說這是當年陳家曾經營業的中藥店招牌,儘管早已停止營業,但留存至今的木匾則是家族過往歷史的見證。

圖/取自《台南老店散步》,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書名:《台南老店散步:回味本町摩登老時光》
作者:陳貴芳(鱷魚)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9日

若要說店內珍藏中最特別的寶物,一定不能不提到清光緒年間能自由通行廈門的通商護照(1896年),這張護照讓文峰茶莊能往來海峽兩岸經商,這也是府城中十分值得記上一筆的珍貴紀錄;最後是高掛店內的老匾額,上頭的「文峰」兩字是由第三代老闆陳登志先生所揮毫,就在那年(1897年)開啟了文峰茶莊的茶香歲月,也讓文峰愈陳愈香,終成府城三大百年茶行。

「文峰是台南百年老店, 可以看看傳世的舊照片嗎?」我好奇問陳大哥。陳大哥搖搖頭表示那些珍貴的老照片因淹水損壞早已丟棄。民國五十四年,民權路拓寬後店面修建成現在的面貌,不僅美麗的巴洛克門面被拆除,原本的「焙茶間」因空間不足也被迫廢除,現在的店面就是當年焙茶所在地。

陳大哥回憶道:「原本還有一張厚實的木製錢櫃,當年道路拓寬修建時忍痛放棄。」少了老木櫃、老照片和老建築,物換星移,文峰茶莊在歷史的無奈中逐漸褪去百年老店的面貌。

●本文摘自之《台南老店散步》

📖本書介紹

在地插畫家鱷魚(陳貴芳)圖文並茂,深度介紹台南民權路和新美街一帶的老店,完整重現當年最繁華熱鬧的府城大街。透過鱷魚活潑生動、極富個人特色的插圖,以店主人、店家特色和產品,搭配店家導覽及老店故事,讓人跟著鱷魚的腳步,走入台南人的經典生活。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馬可孛羅文化 生活休閒 茶文化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文學之旅 LOG IN 台南 我們所在 台南400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聊天冷場茶總能打開話匣子 探索西方與東方的茶葉史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走?呂秋遠10點建議,下半場人生更自由

「重生17次還是討厭死掉」羅伯派汀森最新電影《米奇17號》改編自小說《米奇7號》

日劇《爛漫》改編自真實人生:奠定日本植物學分類基礎的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