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蘇伊士運河危機:黑金蘊藏價值如何撼動國際政局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路透提供)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路透提供)

在上個世紀主宰了世界的經濟發展,從日常用品、交通運輸到糧食生產,石油點燃了文明生活,也將美國推上世界強權。二十世紀美國運用了強大的石油資源,結合海陸空的制霸能力,幾乎掌控了全球的石油命脈,並進一步奪取了金融強權的關鍵地位,聯準會的一舉一動,都將波動世界的金融局勢。(編按)

文/海倫.湯普森(Helen Thompson)

▋不可能的石油保障,破碎大西洋

一九五六年,美國為保障盟國能從缺乏軍事力量的中東地區獲得石油供應,執行了一場充滿爭議的行動,除了引發嚴重的危機,其深遠的影響更一直迴盪至今。蘇伊士危機不只像常見的詮釋一樣,擊潰了戰後英國的帝國力量,也擊碎了美國永遠可以在最後關頭供應石油、不讓蘇聯石油重新流入西歐的願景,更終結了美國總統們不讓美軍接近中東的幻想。

危機的開端是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並禁止以色列的船隻進入。而在一九五六年,西歐約有七成的原油都是從波斯灣出口,再經由運河送達。時任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立即告訴艾森豪,他相信如果納賽爾不願退讓,就應該使武力阻止,因為要是運河被關閉,就必須「暫時從你們那邊的世界補充石油。」

艾森豪在回覆艾登的書信時表示,除非徹底證明所有和平手段都已經用盡,否則「這麼做引起的反應,可能會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對西方盟國的觀感」,而且很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後果」。

▋選情會因為國情與觀感制宜

結果在一九五六年十月,英國、法國和以色列還是單方面對埃及發動了攻擊,這讓再過幾天就要面臨大選的艾森豪怒不可遏。眼見蘇伊士運河被封鎖、伊拉克石油公司的管線被敘利亞軍隊破壞,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禁止出口石油給英國和法國,艾森豪還是拒絕釋出美國的緊急石油儲備。

「讓他們在自己的石油裡著火吧」艾森豪如是說。原本一直用英鎊購買石油的英國,現在不得不用美元來進口西半球的石油。當赫魯雪夫威脅要對英法發動核攻擊(雖然只是虛張聲勢),艾森豪的財政部長又阻止英國提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配額時,英國政府立刻就停下軍事行動,完全沒跟法國或以色列協商。

這場危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美國中東政策的矛盾之處:為了鼓勵西歐依賴中東的石油,美國既要仰賴英國的軍事力量,又要和阿拉伯民族主義妥協,然而阿拉伯民族主義正是大英帝國勢力在中東逐漸衰落的原因。在蘇伊士危機過後,艾森豪為了重建美國的影響力,只好和更保守的阿拉伯國家結盟。

根據艾森豪的方針,和伊拉克結盟的沙烏地阿拉伯應該要成為地區強權,取代埃及和敘利亞的聯盟,變成西方在阿拉伯世界施力的新支點。但激進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無法靠國境遏制。

一九五八年二月,埃及和敘利亞正式組成了阿拉伯合眾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沙國國王不得不任命更激進的王儲為首相,而伊拉克王國則被一群軍官推翻,和新成立的阿拉伯合眾國結盟。此時英軍在伊拉克已經沒有基地,無法自土耳其起飛前進波斯灣,只能依靠紅海東部入口亞丁的作戰基地。

英國的地位衰落,使得艾森豪成為第一位在中東使用武力的美國總統。他下令軍隊進駐黎巴嫩,以支持當地的親美政府;但這麼做只是為了應付亂局,並不代表美國的戰略有所改變。在接下來的十年裡,美國的政策變得更注重讓英國保住亞丁和位於波斯灣的小型保護國。

蘇伊士危機也重創了北約的凝聚力,長久不能恢復。西歐各國普遍對美國的行動感到失望。西德總理康拉德.艾德諾表示英國和法國的軍事行動是「關乎歐洲整體利益的行動」。艾森豪在蘇伊士危機時的作為,更加快了各國政府對於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討論。

艾德諾相信他能說服法國果斷承諾推動經濟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因此他前往巴黎遊說法國總理居伊.摩勒。此行中,首相艾登已經致電摩勒, 告知英國已經屈服於艾森豪的壓力;於是艾德諾告訴摩勒:「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團結歐洲,你才能報一箭之仇。」

但蘇伊士危機也暴露了西歐在安全議題上的分歧,讓各國無論要結為邦聯還是聯邦都更為困難。法國第四共和政府的結論是,法國需要核武器,才能減少對美國的安全與技術依賴。於是,在一九五六年啟動了核武計畫,並從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上窺見實現計畫的曙光。

相比之下,艾德諾則希望在加強歐洲防禦能力的同時,不要損害北約,這也代表他需要吸引英國加入歐洲邦聯或聯邦。但哈洛德.麥克米倫領導下的英國政府則是希望保留北約,而且依舊不願加入歐洲關稅同盟。

這些蘇伊士危機後的衝突沒有解決之道。在戴高樂的領導下,法國的政策漸趨激進。戴高樂希望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上都與美國和英國保持距離,這讓他最後在一九六六年決定退出北約的聯合指揮體系,並兩度否決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申請。他還希望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會員國能建立一個安全邦聯。但這個構想因為種種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失敗了。

在戴高樂看來,只要歐洲還因為冷戰而受美蘇之間的核對峙擺布,歐洲就不可能安全。但在西德總理艾德諾和其他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的領導人看來,北約和美國的核保護傘才是安全的屏障。因此,一九六〇年代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始終面臨著兩難:關稅同盟和共同農業政策體系需要依靠戴高樂的容忍才能存在,但戴高樂卻不接受繼續仰賴北約維繫歐洲安全。

書名:《能源賽局:地緣政治混亂時代,金融政策與民主制度的下一步》
作者:海倫.湯普森(Helen Thompson)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1日

▋透過能源帶來友好的可能

英國在這場兩難中的角色,剛好和法國相反,麥克米倫政府從蘇伊士危機抽手,是為了修復和華盛頓的關係。雖然這次經驗也讓他們了解到擁有核武的必要,但英國的選擇是和華盛頓進行雙邊合作以獲取核武。

而在歐洲經濟共同體這方面,麥克米倫認為符合英國利益的作法,是建立由英國主導的歐洲聯盟,再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間,他曾多次威脅要從西歐撤軍,誤以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可能會因為安全罩門而不得不同意英國的要求。

在約翰.甘迺迪擔任總統期間,英國一直飽受這兩個因運河危機造成的問題所擾。基於對戴高樂野心的擔憂,甘迺迪設法說服了麥克米倫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但是一九六二年美國向英國提供北極星潛射飛彈的《拿騷協議》,卻給了戴高樂現成的把柄,藉此痛斥英國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只是掩飾美國在歐利益的「特洛伊木馬」。

●本文摘自出版之《能源賽局:地緣政治混亂時代,與民主制度的下一步》。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灣商務印書館 商業財經 石油 自由貿易 能源危機 金融政策 地緣政治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串流平台存在假聽眾?Spotify資料鍊金師發現詐欺聆聽經歷

「獅子王」的守護者:野生動物獸醫師照護幼獅的溫暖成長記

譚艾珍遭假檢警詐騙!詐騙猖獗,如何預防爸媽老本被吃光?

12/15世界貓奴日!貓咪愛獨處還是陪伴?5招減少貓咪焦慮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