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電視新聞收看率銳減,新舊媒體必須合作

韓劇《Argon》男主角(左),據傳是以孫石熙主播為角色原型。(圖/JTBC《新聞室》截圖)
韓劇《Argon》男主角(左),據傳是以孫石熙主播為角色原型。(圖/JTBC《新聞室》截圖)

國民主播孫石熙於2020年走下主播臺,他曾率領JTBC新聞室(The Newsroom)參與重要歷史時刻、率先獨家報導,花上數百日追蹤同一議題。不放棄的堅持讓新聞產生巨大影響力,不僅顛覆政權,更扭轉了社會。

本書是孫石熙走下主播臺後親筆記下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並於本書中重新思考並探究新聞的本質。此篇章節【從傳統到數位】記錄他歷經時所定下的決策,在傳統媒介替換的動盪中,勇於駛入數位時代。(編按)

【從傳統到數位】Daum還是Naver

(註:Daum和Naver為韓國知名入口網站。)

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系的一切變化都是從世紀末過度到世紀初的那段時期發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很幸運(或不幸運)的經歷了那個轉變期,就像歐文.方教授牽著爺爺的手去看的那場博覽會。但直到我離開那間大學的一九九九年,如果要在圖書館查舊資料,用的不是電腦,而是微縮膠卷。我的論文也不是儲存在USB,而是磁片裡。不僅於此,我在去美國求學的兩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七年學習電腦時,使用的也不是Windows,而是DOS。

是的,接下來便進入了完全不同的階段。從產業社會到資訊社會、從老媒體到新媒體、從類比到數位,以及從集合到碎片的轉換等。都成了當時討論的熱門話題,同時也不禁讓人思考「轉換」究竟是與一個時代的「斷絕」,還是「擴張」?媒體學家也展開激烈爭辯,「斷絕」代表了與過去的產業社會完全不同、另一種性質的新資訊社會。「擴張」則是指新的資訊社會繼承了過去產業社會的矛盾等的狀態下,擴充資訊能力的社會。

比起「斷絕」,我更同意「擴張」。僅從媒體來看,雖然傳達資訊的設備(device)發展了,但資訊並沒有發生改變,資訊的流向和分配結構,以及由資訊形成的支配結構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從新聞工作的角度來看,之前提出的原則和標準也就沒有改變的理由。老實講,這些想法仍在我腦海中接受著挑戰(不過至今未變)。

或許正是基於這種態度,我才有了打破大眾媒體體新聞平臺的想法。從「擴張」的角度出發,放眼數位與網路平臺。

加入JTBC一個月後的二〇一三年六月,我與入口網站Daum的副社長見了面。那時我還沒開始播報新聞,副社長是《京鄉新聞》出身,之前我們就很熟了。

「孫社長,JTBC重新改版新聞節目的話,到時候在我們Daum直播怎麼樣?」

「直播?就是點開Daum可以直接看到新聞嗎?」

「是的,在主頁上會顯示JTBC新聞欄目,點進去就可以收看新聞直播。新聞開始前後都會顯示,還可以看重播⋯⋯」

「滿有趣的,但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可能會引起爭議。」

這件事並沒有思考很久。當時JTBC的收視率還不到一%,在零點六到零點八%左右徘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們接觸我們新聞的機會,無論什麼方式都好,總要有人先看到新聞,才能評價好壞。雖然Daum的市場影響力不及Naver,但如果晚上一直把我們的新聞顯示在主頁上,感覺「得」應該遠多過「失」。

「那就這樣做吧。平臺做出新嘗試也很有意義。」

「我們會好好準備的。」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史上首次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的計畫。雖然現在也很嚴重,但就當時來看,入口網站利用報社和電視臺的內容擴充自身的影響力,使得原有媒體附屬於入口網站的情況十分嚴重。為此還有部分的報社拒絕將新聞提供給入口網站。我們卻要在網站直播新聞⋯⋯

如果JTBC的新聞具有影響力,我還會接受這個提議嗎?現在想來,就算我們的新聞很有影響力,我也會接受的。

哲學系的建築變成媒體中心都已經過了十三年,我覺得沒有媒體可以獨自生存下去。如果是雙贏關係,便無人可以阻止這種合縱連橫,而且情況的發展也超乎出我的想像。

「孫前輩,Naver那邊打來說,也想跟我們合作跟Daum一樣的新聞直播。」

距離新聞節目改版確定還有一個多月的八月,報導局數位部門負責人傳來了這個消息。我感到吃驚,這是祕密進行的計畫,而且也答應了Daum的合作。看來大家都知道,這個圈子沒有祕密。

「但我們不是答應Daum了⋯⋯」

「可是Naver的市占率多出兩倍呢!」

「我再想想。如果OK,也要求得Daum的諒解。」

Naver似乎非常著急。沒過幾天,負責人就找上門來了。我當時很好奇,他們為什麼要把毫無存在感的JTBC新聞掛在自己的網站上。但沒過多久便有了答案。

首先,入口網站也跟現在一樣在拓展多樣化的內容,除了原有的搜尋和編輯新聞,也需要更多的新內容和方向。而且我在激烈爭議後加入了JTBC,將JTBC新聞選為首次新嘗試,從各方面來看都很有利。

最終從那年的十月二十一日開始,Daum和Naver同時直播了JTBC的《九點新聞》。不是只有我們,期間無線三臺和其他電視臺也紛紛參與了這個計畫,但Daum為了遵守與JTBC的約定,在直播無線三臺的同時也加入了我們,還專門為JTBC新增了一個便於記者與使用者進行的交流頁面。

現在這些網站不僅直播各臺的新聞,還會直播主要的時事節目。如今入口網站不僅取代了現有電視臺的主要頻道,還有YouTube直播,因此坐在客廳看電視新聞的人越來越少了。

書名:《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作者:孫石熙(손석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20日

如果二〇一三年六月,我沒有接受Daum副社長的提議會怎樣呢?我會成為不提供新聞的老媒體戰士嗎?這只是自嘲的玩笑罷了。即使不是我,結果也會是一樣的。我只是最先思考了這個問題,並最快最出決定罷了。至今我仍相信只有新舊媒體一起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電影最初也是這樣。電視登場時,感受到危機的好萊塢起初寧可把底片堆在倉庫裡也不肯提供給電視臺,他們堅持要用七十公釐寬的底片播放寬銀幕電影。但這樣的電影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也要電影院肯放映,都是需要錢的事。最終,好萊塢打開了攝影棚和底片倉庫的大門,轉換策略,選擇了與電視共生

兩種媒介守護了各自的專屬領域。雖然廣播也受到了電視的威脅,但隨著汽車發展到融合進可移動式媒體,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也共存到了今天。

書籍不也是這樣嗎?電子書正是作為類比媒體的書籍與數位相遇並共生的代表例子。也許現在的新媒體會成為日後的老媒體,但那時也會出現這樣的合作與共生

因此,「轉換」不是「斷絕」而是「擴張」,難道這不是讓所有人都幸福的Happy Ending嗎?若只講到這裡就結束的話,或許還有這種可能。

●本文摘自之《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社會人文 新聞媒體 數位轉型 韓國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探索圖博歷史文化的千年縮影 產生自我覺察與文化衝撞

《沙發上的心理治療》:作者菲莉帕.派瑞揭開心理治療的神祕面紗

喜歡戶外露營體驗嗎?不可不知組成露營的8個重要元素

「上課不專心」不代表注意力不集中!4種學習情況,你家孩子是哪一種?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