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投資前不可或缺的重要觀念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周行一

你也定聽說過,錢不見得萬能,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沒有錢的日子是辛苦的。這種講法也是對的,但是如果相信財富愈多,感覺愈踏實,而因此汲汲營營於爭取財富,通常反而不會有平衡充實的人生。

因為錢很重要,金錢變成了焦慮來源。許多人檢視自己的工作,常會覺得靠所得致富困難,想於短期致富更難,因此轉於想靠迅速累積財富,但是多少人真的因為理財而致富呢?以下是你在投資理財之前,必須先知道的重要理財觀念。

▲觀念1:報酬率比獲利金額重要

如果你曾經買過,賺錢的股票可能已獲利了結,手上還留著一些套牢的股票,整體觀之,你知道自己有沒有賺到錢嗎?而且,許多投資人可能不知道,如果把投資結果換算成報酬率,就是獲利(包含價差與配息)除以本金,結果經常會比大盤(整體股市的報酬率)差。

報酬率(而非獲利金額)才是能代表投資績效的數字。如果你的買入成本是100元,現在的股價是108元,曾經拿到2元配息,報酬率是10%(〔108-100+2〕/100),是不錯的投資績效。如果有人說投資賺了100萬元,對很多人而言,這是個很好的獲利,但是如果你知道他的成本是1億元,就知道報酬率只有1%,是個不好的投資績效。

如果另外一個投資人,投入1千萬元就賺了1百萬元,報酬率是10%,績效相對就好得多了。所以我們關心的應當是報酬率,而非金額。請記得,報酬率將決定你的財富累積速度。一般人投資指數型的基金,可以輕鬆地拿到整體市場(即俗稱的大盤,在台灣大家通常以證交所發行量加權指數代表整體市場)的報酬率,但是要超過大盤就很困難了。

▲觀念2:一般人的投資報酬率很難比大盤好

事實上,許多人因為投資而賠錢,更不用說賺錢了!其中不乏受過投資學專業訓練的人。有一次我在101大樓附近遇到一位以前教過的研究生匆匆忙忙從銀行出來,她告訴我是來補繳期貨交易保證金的,而且已經賠了不少錢。1980、90年代,台灣股市每日交易量動輒兩、三千億台幣,80-90%是散戶貢獻的。1990年股市崩盤後,散戶交易量漸漸減至六成,很多散戶不是放棄投資,就是交給法人(或稱為機構投資人,例如基金公司)管理。到了2020-2021年股市頻創新高,每日交易量動輒5、6千億,由於比較容易在股市賺錢,散戶交易量成長到七成五。股市多頭時散戶是英雄,空頭時多數是賠錢的,學術研究顯示,散戶交易愈頻繁績效愈差,而台灣散戶平均的報酬率是-3.8%,主要肇因於積極下單的行為,即使把錢交給基金投資,也經常申購在股市高點,贖回在低點,甚至把基金當成股票一樣操作。

書名:《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
作者:周行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5月31日

為何投資人會在股市中栽跟斗呢?我經過多年的研究觀察,發現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擔心這一生是否會有足夠的錢可以用,因此想藉投資多累積財富,相信錢愈多,自己的安全感愈大。不論是否投資賠錢、賺的錢不多,或者曾經有不錯的獲利,心裡都不踏實,不知道將來是否能夠投資獲利,但還是覺得必須投資;然而卻又不知道正確的投資方法,只能人云亦云,或者因循苟且,繼續採用老方法。

如果因賠錢被嚇到了,而不敢再投資,把錢都放在存款中,這是很可惜的,所累積的錢比從股市可以獲得的長期回報少很多,大概每年少8%。現在定存的利率略高於1%,大概要72年,存款才會成長一倍,股市的報酬率如果是 10%,只要不到8年,投資就會翻倍,換句話說,現在放10萬元於定存中,72年以後才會變20萬元,放在股市裡投資,8年後就會增長到20萬元,而72年以後會變成5,120萬元。因此,太保守的投資人可能會犧牲很多報酬。

YouTube新書推薦短片: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天下文化 投資理財 股票 商業財經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無關性別,婚後保有財力才能享有的財務保障安全感

補捉唐宋史的私生活:男歡女愛的婚外情、仕宦家庭未嫁女的人生

別列待辦清單,從「不做的事」發現人生價值、幸福定義!

呂秋遠的中年騎旅:8公斤的人生必需品,你會帶什麼上路?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