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佼自揭幼時目睹母親外遇 家庭失能帶來的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心理狀態?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藝人昨(19)日開直播認性騷擾犯錯,自揭兒時目睹媽媽外遇經歷。事實上,超過60%的成人歷經過,並且會將傷害複製在下一代身上。

而回顧受傷的童年,並不是要找到一個怪罪的對象,或將自己定位成受害者角色,童年創傷經歷會複製,因此造成傷痛的人,很可能也是背負創傷長大的。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身心上痛苦的原因,來自於童年時期遭受的有毒壓力,現在就有機會給予自我復原的力量,終結創傷造成的痛苦輪迴。(編按)

文/格倫.R.斯拉迪

什麼是內隱記憶?

了解什麼是內隱記憶,就能進一步全面認識影響我們情緒的神經系統。左腦處理和儲存「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也就是可以有意識地回憶以及用文字、枯燥的細節和適當情緒所描述的記憶。右腦則會處理和儲存「內隱記憶」,這些內隱記憶是非語言的,儲存在意識之下,保有強烈的情緒基調和感覺。

關於內隱記憶,你可能會有一種深刻而普遍的感知,那是一種莫名的恐懼,一種認為自己不夠好的感覺,一種認為某些地方不對勁的感覺,一種處於邊緣或自我厭惡的感覺;你可能會有上述這類感覺,或者身體深處能隱約察覺到它,卻無法用語言表達,也不知道它源自何處,而且可能也會有逃跑或躲藏的衝動。

在童年創傷經驗的作用下,這種感覺可能會在出生後的前3年牢牢印記在右腦之中。被人虐待的記憶可能會被最初的情緒、感覺、景象和本能感覺鎖住,而這些感覺可能是無助、憤怒、焦慮或羞恥,讓你以為你就是這樣的人。這些隱藏在記憶中各種層面的感覺,都可能被眼前的事件觸發,而這些事件會喚起相同的情緒、感覺和難以言喻的感覺。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第3章進一步討論,並從中解釋童年創傷經驗的心理學。

事實上無論幾歲,一旦遭受巨大的壓力,都會形成內隱記憶,只不過它們尤其能在左腦成熟之前的人生最初幾年,留下深刻的印記;也就是說,越早有童年創傷經驗,記憶就越有可能被儲存為內隱記憶。大腦的關鍵區域負責調節壓力和情緒、以適當的情緒儲存記憶,以及將記憶傳輸到可以有意識回憶和表達它們的區域,而童年創傷經驗會透過表觀遺傳的影響,來妨礙這些關鍵區域的發育。

當毒性壓力占據負責語言表達、推理、鎮靜和感覺整體現實的關鍵大腦區域時,內隱記憶也可能在生命的晚期形成。在最可怕的情況下,大腦只會命令你去戰鬥或逃到安全的地方,因為前面剛提到的其他功能對於求生存來說,並不重要。

外顯記憶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退,但內隱記憶卻不會。誠如前述,內隱記憶一旦形成,就隨時都可能會被眼前的事件所觸發。這些記憶不是由邏輯思維的心智管理,所以會伴隨最初經歷時相同的情緒和感覺浮上心理。

因此,老闆的批評咒罵對你而言,可能就像小時候被挑剔的父母嚴厲斥責一樣,即使被批評的成年人現在「成功了」,他仍然會有這種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內隱記憶沒有固定並位於語言和邏輯的大腦中,換言之,語言或邏輯之於內隱記憶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不過我們很快就會知道,可以採取哪些其他方法來應對這樣的內隱記憶,這些方法主要針對的不是邏輯和語言的左腦,而是調節情緒、圖像和身體感覺的大腦區域。

書名:《背負創傷長大的你,現在還好嗎?:揭露童年有毒壓力對大腦和行為的影響,以「尊重平靜」取代「羞恥自厭」的自我修復練習》
作者:格倫.R.斯拉迪
出版社:幸福文化/讀書共和國
出版日期:2023年1月5日

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心理狀態?

‧安全型依附

依附,反應出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渴望,想以正常愉悅的方式和父母或照顧者建立親密的關係。依附的對象可以是父母親、祖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人,但多數嬰兒在感受痛苦時,更喜歡從母親身上獲得安慰;而當嬰兒與2 位令他感到安全的照顧者建立關係的情況下,會活得最為健康正常。

也就是說,若嬰兒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內,持續感受到主要照顧者的關愛,就能與照顧者形成深厚的情感紐帶,而這就是安全型依附。照顧者能讓嬰孩感到安全、讓他覺得自己受到保護和重視。要做到這點,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擁抱、肌膚接觸和親吻;藉由目光和表情表達愛憐;透過安全、有節奏的手勢和聲音;隨時滿足嬰兒的需求;微笑、大笑以及和孩子一起玩樂。只要照顧者夠敏感,能不斷滿足嬰孩的需求,孩子就會知道照顧者隨時會照顧他,而且不會拋棄他。

這是一種感覺,無法回憶。因此,安全型依附在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內,就會烙印在嬰兒處理感覺和情感的右腦,且往往會持續一生。這些印記形成於嬰孩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那時左腦的語言和邏輯區域尚未發育完全,而這也是為什麼新生兒即便不懂文字,卻依舊能感知,留下非語言的訊息。

因此,如果嬰兒感到安全,能依附和諧的父母,就會內化成以下的訊息(這偏向一種感覺,不是靠理智理解):「我被人關愛,我很重要,我有價值,因為生我的人很重視我。」早在對事件的記憶形成之前,嬰兒就對愛的感覺有了印象,如此一來,成長中的孩子就會像媽媽愛他一樣,去愛自己。

‧不安全型依附

童年創傷經驗,會妨礙健康的兒童與照顧者發展良好關係,使孩童產生不安全的依附感,這是一種害怕不被關愛的感覺。依附中斷所造成的內在創傷,通常會在嬰兒剛出生的最初幾個月內根深蒂固。而當嬰兒因依附中斷而飽受壓力時,會產生2種變化:

(1)大腦會一直保持在高度警戒狀態。

(2)自我健康意識會受損。

為什麼會這樣呢?飽受壓力的母親(也許她心繫其他事情、忽視嬰兒、內心受創、會拒絕或虐待別人),沒有以關愛的方式與嬰兒完全聯繫,如此一來,會使嬰兒產生壓力,於是嬰兒就會分泌更多的皮質醇。而皮質醇的表觀遺傳會影響嬰兒早期的右腦發育,深深牽扯感知和調節身體的神經;換言之,有害的變化會發生在調節情緒、壓力激發和自我意識的區域。研究發現,這些變化與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所造成的變化一致,會影響人們日後對壓力的反應和自我感受的方式。更糟糕的是,這一切都在暗中發生,當事者不會意識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依附中斷導致的自我意識受損,可能會隱含在非語言的右腦中,且通常會發生在出生後的第18個月之前。例如:嬰兒可能會將照顧者厭惡的表情或憤怒的語氣內化,而這些內化所產生的訊息,會儲存在右腦中;這些訊息,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圖像、讓人不適的身體內部狀態、令人痛苦的情緒、難以描摹的自我厭惡,或受到壓力時會為了求生存而立即繃緊肌肉。

與此相對,由於在嬰兒時期被毒性壓力破壞的自我意識並不存在於語言、邏輯的左腦,也因此,往後單靠文字和邏輯通常無法有效改變它。不過,我們仍可抱持希望。

誠如安全型依附往往會持續一生,即使人在困難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同樣地不安全型依附也具有可塑性,能轉變為更安全的方式。而要想改變依附的方式,首先要以平和、不帶偏見的角度去理解什麼是依附。

不要放棄治癒的希望

任何人都可能因毒性壓力而不知所措和受傷,尤其在尚未學會應對技巧和大腦完全發育之前的幼兒時期,以及在沒有照顧者保護的情況下,更是如此。話雖如此,我們仍可抱持希望:毒性壓力所造成的每一種疼痛或傷害都能大幅減輕,甚至在創傷存在幾十年之後,也能治癒。為什麼呢?因為大腦具有可塑性,可以重新連線。

因此,如果我們有勇氣去理解、同情和運用技巧來解決問題,隱藏的傷口就能被治癒。

那麼,究竟是什麼方法,能治癒受到創傷的大腦?答案是:成熟的愛(不是時間)才是治癒劑!

這種「愛」,有時候會改用其他的名稱,例如:關懷、尊重、接受、同情、慈愛、友善或關心,以上這些都能適當地改變大腦和身體。愛可以軟化創傷的記憶,而我們獲得或創造出「被愛」的記憶,能讓我們得以忍受痛苦。2009年,全球最重要之一的神經科學家理查.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談到愛是如何重塑大腦的能力時曾說:「這一切都歸結為愛。」為此,如果你年幼時缺乏愛,請不要放棄;長大成人之後,依然可以學會如何去得到愛。

●本文摘自/讀書共和國之《背負創傷長大的你,現在還好嗎?:揭露童年有毒壓力對大腦和行為的影響,以「尊重平靜」取代「羞恥自厭」的自我修復練習》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幸福文化 童年 創傷 黃子佼 心理勵志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致每個不得母親關愛的女兒:請相信自己仍值得愛與被愛

人間姻緣分成這七大類!月老開示「姻緣系統」如何運作?

誰是鄭芝龍?讀《閩海王鄭芝龍》,走進東亞歷史的風雲歲月

太空人之間怎麼拉近距離?分享各國美食絕對是最佳選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