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的另類觀賞!看《甄嬛傳》跟寫好論文有什麼關係?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劉雪峰

《甄嬛傳》的另類觀賞法

我有一個共事多年的同事,我發現他思考問題、做事情都比較周全,一些觀點經常能帶給我啟發。有一次我問他:「透露一下,你是怎麼想得這麼深的?」他半開玩笑地說:「我經常陪我老婆看一些像《甄嬛傳》《康熙王朝》這樣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看得多了,人情世故就懂得多了。」

我聽完很疑惑。我偶爾也看電視劇,可是我看電視劇主要是為了放鬆。當看到好的電視劇時,我會被劇情的跌宕起伏帶動,時而激動,時而緊張,總之感覺很「爽」。但是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能透過電視劇提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處事能力。我將自己的疑惑告訴他,他笑了笑又和我說了下面這段話。 他說:「我看電視劇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樣。例如看《甄嬛傳》,我和我老婆經常在甄嬛遇到某個危機時把影片暫停,然後討論一下,如果我們是甄嬛,要如何解決當前的難題。討論完再接著播放,看看電視劇裡甄嬛是如何做的。這樣一對比,就知道我們和甄嬛之間的差距在哪裡了。這樣的討論多了以後,處理問題的水準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仔細思考一下可以發現,我同事這種看電視劇的方式有兩項特點。一、是主動預測,他不會被情節牽著走,而會在某些時刻主動針對問題進行思考,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二、是從差距中學習,我同事給出的方案,很可能和劇情中人物的方案有差別。他會根據這個差別反思自己,看看自己思維中的漏洞,從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注意,第二項特點建立在第一項特點的基礎之上。只有主動給出自己的預測方案,才能用劇情人物給出的方案和自己的進行對比,提升自我。

現實中的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看電視劇都只是為了放鬆和紓壓。但是「放鬆、紓壓」的另一面是「被動」:我們總是被劇情牽著走,電視情節是什麼,我們就接受什麼。不思考讓人感覺很輕鬆,看完劇也很爽,但是除了「放鬆、紓壓」,看劇並沒有讓我們在認知水準和思維層次方面有任何的進步。

可能有人會說,我看電視劇不就是為了紓壓嗎?你同事看電視劇的方式太累了,有必要這樣嗎? 這種說法有它的道理,為了放鬆而看電視劇無可厚非。但如果換作是讀書呢?雖然有人讀書是為了放鬆,但在很多情況下,讀書更是為了從書中獲取知識,得到進步和提升,而不單純是為了放鬆。

如果你是一個研究生或科學研究者,你就需要更仔細地思考這個問題了。做科學研究,首先需要讀大量的學術,而讀學術論文的目的絕對不是放鬆和紓壓,況且大部分論文在看的過程中都讓人不那麼「爽」。如果你用看電視劇的方式看論文,那麼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你看完絕大部分論文後,除了欽佩作者的聰明才智,最有可能收穫的是因感覺自己的智商不如他人而產生的挫敗感。 那麼,怎樣讀書、讀論文才能讓我們有更大的收穫呢?我們能否借鑑我同事看《甄嬛傳》的方式呢?

書名:《心中有數,腳下有路:用數學思維解讀世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作者:劉雪峰
出版社:如何/圓神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5月1日

如何讀學術論文?

我在香港工作期間,小組裡的導師經常會和我們聊天,比如聊一些所屬領域中優秀者的工作方式。有一次談到一位國外的老師,他每年都會在頂尖學會和期刊上穩定地發表文章。有人問他如何做到這麼多產的,他提到了一個自己的工作方式。

我們知道,歐美每年大概都有一個月的假期。在休假前,這位老師會把當年該領域的相關學術論文全都列印出來,然後跑到深山的一個度假村裡,每天研讀列印出來的論文。

關鍵在於,他讀論文時並不是把論文從頭到尾地讀完,而是看到了這個論文要解決的問題之後,立刻把論文扔在一邊;然後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並拿出一張白紙把自己的解決方案、推導過程寫下來。

最後,他把自己的答案和文章中給出的方案進行比較,從而獲得靈感和啟發。很多時候,他給出的方案甚至比手頭的論文還要好,這時候他就把這個點子整理出來,投稿到學會和期刊上發表。

我們注意到,這個人看學術論文的方式和上面我同事看《甄嬛傳》的方式的本質特點是一樣的。他會「主動預測」:看到一個問題時,不是著急看其他人怎麼解決,而是先自己提出一個方案;他也會「從差距中學習」:把自己的方案和論文中的方案進行對比,從中提高自己。由此可以看出,「主動預測+從差距中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本文摘自如何/《心中有數,腳下有路:用思維解讀世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圓神出版 論文 後宮甄嬛傳 戲劇 數學 自然科普類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保持湯汁清澈的秘訣 豆皮烏龍麵烹調的關鍵在於分開處理食材

豬隊友的價值在哪裡?和老公相處需學會向下包容

Webtoon世代崛起!條漫如何為數位文化產業帶來新興改變

《死者之書》從民俗學角度詮釋日本文學 以小說的方式描繪古代世界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