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絕對的外向與內向!找到適合方法慢慢擴大舒適圈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那個人或許跟你看到的不一樣

內向與外向並非一分為二的兩個世界,多數人不是屬於「完全外向」與「完全內向」,而是兼具兩邊的某一些特質。

這幾年有不少書籍與網路文章針對內向者的內心世界進行梳理與探討,因而慢慢開始扭轉了大眾對於內向者的刻板印象,讓內向者試著發掘自己的潛在能力。這也代表社會開始重視性格的差異,鼓勵大家探究自己的特質,這是很好的事情,我自己是個內向者,喜歡安靜、不喜歡社交、不愛說話,而這些特質一直在人際關係與職場發展上被視為缺點,等到年紀漸長,經驗累積,才漸漸懂得欣賞自己的特質,並且善用這些能力。現在有很多書籍與網路資訊可以讓內向的人更早認識自己,少走一些曲折的路,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因為自己是內向者,讀完那些關於內向者的文章後,多少能感同身受,理解與認同某些觀點,同時也好奇與自己性格光譜另一側的外向者,他們的內心世界又會是如何?於是,我開始尋找一些關於外向者的研究資料與文章,仔細閱讀後,果然發現許多地方與我們的認知有所差異。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外向性與內向性,性格外向者的能量來源相對仰賴外在世界,例如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的場合和事物。若是長時間獨處或只與某個人共處,或是在某件事被置身事外,他們會感到不愉快。而性格內向者的特徵是他們的能量來源是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獲得,透過思考與觀念獲得力量,但也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影響,而產生不適感。

就普羅大眾所認知的外向者,一般看起來活潑熱情、充滿自信、喜歡熱鬧、熱衷社交。在群體中,他們通常是被注目的焦點,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經常能夠表現出領導力,因此有研究發現,外向者的平均收入高於內向者大約一至兩成左右。若要提到外向者的缺點,可能會像是強勢、自大、沒定性、粗枝大葉、膚淺、只重外在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曾對外向者有過一些刻板印象呢?例如,遇到活潑愛說話的人,就該期待他在社交活動上負責炒熱氣氛嗎?以為外向者的精力來源是與人接觸,所以就認定他們喜歡說話,不喜歡讓場面變得安靜、無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外向者都喜歡在群體裡帶動氣氛,他們或許私下喜歡與朋友聊天,卻不愛在公眾場合出風頭。每個人獲得能量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是外向者就喜歡當主持人或是氣氛帶動者。

另外,外向者總是充滿自信的外在表現,反而讓內心受的傷比較不容易被人察覺,我們選擇看見他們的活力與熱情,卻容易忽略每個人都會出現負面情緒,譬如自卑、恐懼、焦慮。或許為了符合眾人對自己的期待與印象是正向的、是歡樂的創造者,因而習慣隱藏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被發覺。其實,任誰都有不為人知的苦澀,也有莫名感到低落脆弱的時刻,無論任何性格的人都一樣。

再者,許多人會認為外向者比較注重表面功夫、沒定性,這也是一種誤解。從心理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外向者傾向在說話時思考,更喜歡在與人交流時激發想像而非獨自思考,只是人的行為模式不同,並沒有誰比較注重表面功夫或不愛思考的問題。至於「沒定性」?事實上,外向者或許喜歡出現在各種場合,活動力很強,但他們也懂得保留時間自省、思考與處理該做的事情,並不會完全不想靜下來。

內向與外向並非一分為二的兩個世界,多數人不是屬於「完全外向」與「完全內向」,而是兼具兩邊的某一些特質。我們在看待他人時,往往忽略了多數人同時擁有外向特質和內向特質的事實,結果把人簡單區分成外向與內向兩種光譜。內向和外向並沒有什麼絕對,任誰都會有想要熱鬧與想要安靜的時候,只是出現頻率多寡而已。

我們的內心難免會出現矛盾與衝突,要試著保持中立去看待,然後適度調整,外向者要學會享受暫停的心境,內向者要多一點勇敢前進的傻勁。人是複雜的,所謂外向與內向,並沒有真正的孰好孰壞,而是要認識性格的特質,懂得欣賞自己的價值,學習運用心理傾向的優點,也不要被性格光譜侷限了自己。

不愛說話,不等於是缺點──交朋友不是想要讓自己人緣變好,也不是為了不孤單,而是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該學習的部分,然後彼此分享喜悅與低潮。

似乎不少人認為熱情、樂於表達、喜歡社交是成功的特質,而將「安靜寡言」、「不喜社交」等內向特質視為缺點。

確實外向的人善於展現魅力,喜歡與人共處、合作,他們願意冒險,有社交能力,而且經常顯現出領導才能。他們在面對眾人時充滿活力,在獨處時容易感到無聊,傾向在人際交流裡獲得能量,在與他人溝通時思考、成長。而內向者一般是安靜的、低調的、深思熟慮的,比較不喜歡社交活動。

而我,就是內向的人。

在獨處時感到自在,習慣獨自活動。未必是不願意與他人共處,我們也會與朋友來往,只是不喜歡長時間處在太多人的場合。身為內向者,我傾向於說話前先思考,習慣在一段時間內專心思考一件事情,若與太多人交流會難以專注而容易感到疲憊。但,內向的人不等於孤僻,多數時候都願意與他人接觸,也期待建立友誼關係,只是比外向者更注重私人空間與時間而已。

我覺得不同的個性與特質各有各自的優點,並沒有絕對的優劣,外向者常被認為比內向者更具領導才能。不過,也有相關專業研究發現,內向型領袖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外向型領袖表現更佳,尤其是近幾年愈發明顯,許多知名企業不乏低調沉穩的領導者,像是蘋果的庫克等。

不愛說話,不等於是缺點。成功的人際關係,不是外向者的專利,我認為,成功值不應以認識人數的多寡而定,認識越多人,頂多只是機會變多,但「干擾」也會隨著增加。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應該是品質,往來的人若對自己的人生與事業有助益,這樣才是真正的經營成功。內向,並不表示在人際關係上是全然的弱勢,若是有心想經營,不妨可以善用與生俱來的特質,轉化成與人交流時的優勢,就能在人生道路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比方說,擅長傾聽,這是內向者的特質之一。一般而言,內向者通常話少,容易被人說不擅長社交。但,與其逼自己去做不喜歡、不習慣的事,不如做自己擅長的、習慣的事,以我為例,喜歡多聽別人說什麼,讓善於表達的人多說,我就負責好好傾聽,不會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為不想獲得過多的注目,所以會試著將眾人的焦點轉移到希望被注意的人身上,多問他一些問題,好讓他有機會展現自己,對方一定覺得開心,也會感受到我的用心,說不定就可以從中獲得值得深交的友誼或有用的情報。

既然明白自身不擅長說話,在參加社交場合我就會提醒自己盡量放輕鬆、自然點,我知道「想話題」是件辛苦、累人的事,所以也會事前準備一些輕鬆、友好又不會侵犯隱私的問題,而這些最好是自己也能夠侃侃而談的。然後,就是試著多觀察,可以從身處的環境、對方的身上與言談中找到適合的話題與不錯的交流機會。

不必急於參與太多的社交活動與團體,對內向者來說,質比量重要,交流的數量越多,精神能量的消耗也會越多。剛開始可以多參加幾個活動或社團,但接下來就比較重要了,要建立與自己有意義的連結,可以根據價值觀、想要的目標與成員的契合度來篩選出適合的。找到你認為合適、沒有壓力的社團與活動,人數的多寡並不重要,我們所追求的是少數而深入的交流,畢竟,本來也就無法應付流於表面的關係。

書名:《平凡就好,然後慢慢變好:在過度努力的世界,活出自己的從容》
作者:阿飛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21日

不急著踏出舒適圈,而是慢慢擴大舒適圈。即使參與人數很多的場合,也不用想著要和很多人交流,而是專注一對一的關係,找到能從對方身上學習的人來建立穩定的交情,這樣才能減少消耗我們的社交能量,得到成長的動力。

身為內向者的我,比較在乎他人的內心感受,也明白在人際關係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無形的圈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不打聲招呼就進去的。懂得不隨便越線,也知道保持距離。在任何關係裡,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尊重,還有確認彼此的頻率是否合拍。我們也要明白,交朋友不必勉強,不是想要讓自己人緣變好,也不是為了不孤單,而是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該學習的部分,然後彼此分享喜悅與低潮。

我們不是缺朋友,而要的是真心相待的夥伴。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平凡就好,然後慢慢變好:在過度努力的世界,活出自己的從容》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悅知文化 心理勵志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重生17次還是討厭死掉」羅伯派汀森最新電影《米奇17號》改編自小說《米奇7號》

休息時請放下工作用力玩!想克服拖延,先認同自己值得獎勵

在職場如何巧妙婉拒不想做的事情 又不傷感情和得罪人?

突破年齡框架!她50歲創業、60歲留學 人生沒有來不及的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