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失控的救急指南!人人都可靠這一招擺脫負面情緒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古川武士

寫不安、寫、寫恐懼、寫疲倦

關於自我對話的寫法,其中也有難懂的地方,以下介紹四個書寫時的重點。

● 花一分鐘注意當下

煩惱或情感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首先將心思全放在自己當下所感受到的事情,再展開對話。這時不妨先冥想一分鐘,再開始進行。

● 以一種深層情感作為主題

首先要引出一種情感作為主題。這時的關鍵是,專注於「現在最」占據內心的情感(如後方的情感範例),從中湧現的話語,就是覺察真心話的入口。

放電情感範例

不安、焦慮、乏味、恐懼、難受、惹人嫌、迷惘、擔心、煩躁、嫉妒、怨恨、遭到拒絕、憤怒、寂寞、自我厭惡、無力感、空虛、感到窒息、不滿、懷疑、疲倦、發懶、嫌麻煩。

充電情感範例

成就感、開心、高興、愛、溫暖、情誼、感謝、獲得認可、受到幫助、挑戰、貢獻、興奮雀躍、療癒、自信、安心、自由、爽快、舒暢感。

● 從某種情緒,引出真正的情感

不要抗拒或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情,將心中湧現的情感全寫出來。例如:

今天非常的焦慮。為什麼? 雖然沒完成非做不可的事,也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是沒提交×× 報告,真怕主管嚴厲催促。沒錯,催促真可怕。既然如此,或許我該和主管聯絡,事先講好什麼時候要交。

像這樣寫下來之後,就能分析情感,還能追溯真正的原因,找出解決對策。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感到焦慮,不如說來自主管的催促讓他害怕。只要釐清引起這份感受的原因,找出應對措施就簡單了。要是沒有寫下來,這個人對自己的感受認知,只會停在「焦慮」上,任由這份情緒慢慢消磨精神。

● 思考情感發生的原因,直接寫出來

反覆進行自我對話時,要問自己「現在是什麼心情?」、「背後原因是什麼?」、「真正厭惡的是什麼」,並在上述對話的過程中不斷寫下答案。

書寫時要心無旁騖,以聯想的方式將浮現的話語一個接一個的寫下來。並且意識到自己是用心(感受)書寫,而非用腦來寫。

負面情感,是出問題的警訊

前面介紹過放電與充電日記,但有些人寫出放電情感後,情緒會更加低落,因此只想寫充電日記。

可是,正視自己心中的負面情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引用內觀研修所長吉本伊信的話:「即使是想從現狀蛻變而煩惱的人,往往不願意表露自己,害怕面對自己。的確,發現自我是一件可怕的事,需要忍耐,但要通過這項考驗才會有所領悟,掌握自己真正的生活方式,許多內觀者已經親身實證了這一點。」

負面情感多半會出現在自己的課題或改變的啟示上。

要是沒和負面情感好好相處或置之不理,也會連帶影響感受正面情感。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假如只想逃避而一味的正向思考,不願正視負面情感,就無法面對真正的問題。

人生重要的訊息往往隱藏在負面情感。

一旦習慣忽視負面情感,便會陷入喪失情感、沒有感覺及麻痺的狀態,雖然這麼做能暫時從壓力中解脫,但同時也變得迷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期望什麼。

正視負面和正面情感,細細感受自己的每一份感受,才能了解自己的內心。

書名:《用寫的冥想法》 作者: 古川武士 譯者: 李友君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30

單純感受美好,忽視醜惡,無法讓人成長、改變。真正要找回的不是虛張聲勢的正向思考,而是接受全部的情感。

想要深入了解自己,不論負面和正面情感,都得好好感受。

我讀小學時,很討厭朝會、制服和集體上學。為什麼?因為我想要自由。學校的一切都讓我強烈的感到不自在。

一旦知道或釐清「自己厭惡什麼事物」,就能察覺「自己喜歡什麼」。以我的情況來說,就是「厭惡被束縛」,進而察覺到「想要自由」的價值觀。

我在步入社會後,選擇以獨立創業為生,也是因為察覺到自己的深層價值觀,希望能自由的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設計書寫冥想這個步驟時,要大家寫出放電事件。當我們正視自己心中的負面情感,才能尋找潛藏在其中的價值觀或需求。

●本文摘自出版之《用寫的冥想法》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大是文化 心理勵志 焦慮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鐵飯碗」不好捧!上級指令、民眾需求使公務員心力交瘁

拒絕瞬間衰老!參加活動讓日常變有趣、多與人對話表達想法

當育兒成為一種懲罰,高昂學費成為父母對子女不得已的投資

購物讓人上癮?廠商用哪些方法,讓你的錢消失但感到幸福?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