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說不出口的,也不要對自己說!

圖/Pexels
圖/Pexels

文/鄭宰榮

朋友面試不順時,我發自內心地憐惜:「沒關係,你已經盡力了。過去兩年來,你的努力已經打下很好的基礎。加油,你一定會遇到好機會的!」

可是當我自己面試不順時,我這樣對自己說:「一切都結束了。我頭腦不好,也沒有盡全力。不會有人要我的,我未來完蛋了。」

我們對朋友總是盡可能地給予關懷,用理性和溫柔的話語幫助他重新鼓起勇氣。相反地,我們對自己卻特別無情,遇到壞事時,總認為是自己的錯,殘酷地要求自己負起全部的責任,並且認為一切都已無法挽回,將自己推往懸崖。

朋友全家來我家作客。朋友的女兒把杯子掉到地上時,我對朋友女兒說:「沒事吧?沒有受傷就好。不要擔心,這不是什麼大事情。」

可是如果是我們全家去朋友家作客,我的孩子把杯子掉到地上,摔破了。我這樣對孩子說:「你這小子,是不是又在恍神? 又不是一兩歲的小孩了。」

對自己無情的人基本上對自己的家人也同樣冷漠。他們會指責家人犯下的錯誤,要求負起責任,卻無意間讓家人內心受傷。

想一想這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情。為什麼我們對自己越是重要的人,越是冷淡無情地對待呢?越是親密的關係,不是更應該溫柔親切的相處嗎?我們不是糾察隊,也不是法官,為什麼不能成為他們最親密的朋友呢?我們如果像對待最好朋友那樣對待自己的話,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也會產生戰勝煩惱和痛苦的勇氣,最後就可以把「懦弱且總是看他人臉色的我」變成「世界上最強大的我」。

如果你的內在沒有敵人,那不論外在有多少敵人,都無法傷害到你。

這是英國知名政治家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引用的一句非洲諺語。如果不想受到傷害,那我們最先要消滅的是「內在的敵人」——也就是說不要攻擊自己,也不要責備自己,自己要成為自己最親密的朋友。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只要「我」這個朋友至始至終給予信任和支持,不論遇到哪種考驗,自己都能夠重新站起。

朋友和敵人的差別

朋友是給予安慰的存在。朋友不會殘酷地指責我們的缺點。朋友會給我們帶來勇氣,幫助我們重新站起來。那要怎樣做才能夠讓自己成為這樣的好朋友呢?

首先,你需要分辨自己是給自己帶來力量的朋友,還是帶來不安的朋友。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的教育心理系副教授克莉絲汀.聶夫(Kristin Neff)提出以下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可以把答案寫在紙上,也可以在腦中想就好。

當好朋友陷入艱難的情況,感到非常絕望。我會對他說什麼呢?

當自己陷入艱難的情況,感到非常絕望。我會對自己說什麼呢?

答案有不同嗎?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答案呢?

我們重新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故事。朋友努力準備就業考試兩年,但最後還是沒被錄取,我對朋友說了什麼呢?但如果是自己遇到相同事情時,我對自己又說了什麼呢?一般來說,我們都會盡全力地真心安慰朋友,但卻指責自己,並要求自己負起全部的責任,例如批評自己:「像我這樣的人,沒有一件事做得好。」「一定是我沒有盡全力。」

當朋友被甩之後,非常傷心。這時候,我們會站在朋友這一邊,安慰她:「妳沒有做錯任何事情。」或幫朋友加油打氣:「妳是很有魅力的人,未來一定會遇到更好的人。」但如果是自己被分手的話,我們會怎樣說呢?我們往往感到悲觀不已,並折磨自己:「你看看你,被拋棄也是活該。」「我可能再也無法談戀愛了。 」

許多人的內心都住著一位像是法官的「敵人」。內在敵人的聲音越大聲,外部的敵人就更加容易傷害我們。因此,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考驗,也很容易讓我們感到挫折,他人的一句無心之語也會讓我們傷心難過、徹夜難眠。相反地,內在敵人的聲音越小聲,我們就會更加堅強,一點挫折根本無法給我們帶來痛苦。

你是你自己的朋友嗎?還是攻擊自己的敵人呢?觀察自己對待朋友和對待自己的方式 有何不同,回想自己的思考習慣,你就可以自己做出判斷。

如果你更偏向敵人,那就一定要訓練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好友,也就是改變「對待自己的態度」的訓練。這個並不難,只是需要花些時間養成習慣而已。

我成為自己朋友的方法

❶毫不猶豫地為自己辯護

如果有人批評你最好的朋友,你一定會想立刻站在朋友這一邊:「你為什麼要那樣說我好朋友呢?」「你為什麼對我朋友這麼沒禮貌?」因此當你自己遇到相同情況,也一定要這樣做,不拖拉、不猶豫,反射性地馬上做出反應,讓這種反應變成習慣。

我並不是說要你當一個自我中心的人,完全不理別人的意見或閉上耳朵完全不聽批評。就算面對讓人感到傷心的指責,也一定要敞開心胸傾聽,同時不要放棄勇氣。不過,這是當自己成為自己堅強的朋友之後才要做的事情。現在要做的是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努力得到對方的理解。

我們的社會總是替「無條件為自己辯護」這件事貼上壞的標籤,特別是當另一方是比你位高權重的人時,也就是說,我們要全盤接受、老師、主管、老闆等的指責,才是正確的行為。「大眾」也是一種絕對的權威者,例如明星藝人,絕對不能對大眾的指責感到不滿。這些「公眾人物」被迫站在指責的刀刃尖前,必須無條件地低頭,心甘情願地接受所有指責。倘若當自己為自己提出辯護,就會遭受到更殘酷的懲罰。

正因為我們活在抵制「自我辯護」、要求無條件地反省的環境中, 才更需要保護自己的態度。

❷像面對五歲小孩那樣照顧自己

五歲小孩犯錯時,大人並不會太過嚴厲的責備。五歲小孩說有苦惱時,大人也不會無情地嘲笑或訓斥。有時候,我們需要像面對五歲小孩那樣照顧自己的心靈,就像溫柔照顧小孩的父母那樣擁抱自己。

❸不要對自己說出無禮的話

有些人對別人非常有禮貌,唯獨對自己很無禮。他們習慣責備自己,對自己說的話在大多數情況下不但不正確,而且也沒禮貌。很少有人會對別人說:「你為什麼這麼笨?」大家也會克制使用「你到底在搞什麼?」這類無禮的言語。那為什麼你對自己隨便說這些話呢?我們對別人小心翼翼地貼心對待,也需要好好練習「鄭重地對待自己」。

❹珍惜獨處的時間

跟以前相比,自己獨處的時間變得很少了。因為即使是一個人待在房間內,也並不是完全一個人。由於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我們基本上隨時隨地都在跟他人保持聯絡,「獨處時間」就這樣被剝奪了。因此,獨自散步或獨自喝茶的時間,在智慧型手機時代中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如果你想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朋友,那就要更慎重地看待獨處時間,因為這是可以完全面對自己的時間。如果想要澈底地了解自己感受到的痛苦、開心、混亂和恐懼情緒,就需要獨處時間。獨自散步並思考的時間越長,自己就會離自己越近。

❺不要過度自責,而是找出解決方案

自己親近的人面臨嚴峻問題時,我們不會追根究底地逐一檢討他犯了哪些錯誤,才導致事情的發生。我們通常都會先把原因放在一邊,先一起努力找出解決方案。但是當自己遇到相同事情時,這個順序就改變了。我們總是過度責備自己,然後一直不去思考解決方案。這時候,一定要改變思考的方向。

❻嚴厲批評自己時也要遵守禮節

儘管有時候也需要嚴厲地自我批判,因為懂得坦誠認錯和反省才是真正的大人。只是這自我批判之前,有一件事情一定要遵守──那就是禮節,一定要小心翼翼地遵守禮節。當我們指責別人的錯誤時,會相當小心遣詞用字,為了不說出無禮的話語深思竭慮。責備自己的時候,也一定要遵守禮節。

書名:《對別人說不出口的,也不要對自己說:29個自我對話練習,遠離自我批判,找回還不錯的自己》
作者:鄭宰榮
譯者:劉小妮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5月25日

殘酷對待自己和家人的「我」

有些人面對別人寬容大度,面對自己和孩子時卻過分地責備。他們總是這樣為自己辯護:「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才會更加嚴厲。」「我是為他好,所以才這樣教育。」

由於他們想要培養出行為舉止端正,被自己管教的孩子,才會認為一定要用責備的方式教育孩子。他們解釋說不得不這樣做,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有教養的孩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冷酷無情的責備,真的可以讓孩子變得正直嗎?這一點我們並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父母錯誤的責備會給孩子們帶來無法挽回的傷痛,而且父母不成熟的責備,甚至可能影響父母與子女一生的關係。

許多人對上司畢恭畢敬,但對父母卻出言不遜,可能是出於「如果是媽媽的話,一定可以理解我吧」的信任感和安心感,又或者是其他原因。父母在愛我們的同時,也會帶來傷痛。從幼兒時期開始長期累積的不滿和傷害,會讓孩子們的心靈變得扭曲。

就像父母因為擔心孩子無法正常成長而常常訓斥,我們也相信如果停止責備自己,自己就無法成長。對自己冷淡無情和自我批判,真的是對自己有益的良藥嗎?抑或是讓我們變得不幸的一種自我傷害呢?停止自我責備,我們真的就會變得懦弱和無能,過上不幸的生活嗎?

這些問題並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客觀上來說,因為你成為自己溫柔的朋友,就能保證你絕對不會走上歪路。像心意相通的最佳好友、像費心照顧孩子的父母那樣,親切且有禮貌地對待你自己吧,這是讓「自己」前進的第一步。

●本文摘自 出版之《對別人說不出口的,也不要對自己說》。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父母 閱讀風向球 采實文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我們又再次成為奴隸」廢奴後成自由勞工,生活卻過得更苦

廣末涼子隔18年來台!她過去曾被全班霸凌 靠好友拯救陪伴至今

琅讀金句/給經歷「中年之路」的你,世上的成功與幸福沒有標準答案

「洗碗文」引爆家務分工熱議 男性不做家事竟當理所當然?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