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聞而打亂睡眠?《為什麼要睡覺?》當失眠成為一種流行病
近日,王力宏與李靚蕾婚變風暴持續延燒(延伸閱讀:王力宏李靚蕾離婚風暴!婚姻走向「核彈級毀滅」夫妻該如何全身而退?),引起媒體、讀者們高度關注而忽略了好的睡眠品質。是時候好好關心一下自身的睡眠!
超強睡眠顧問沃克傳授的睡眠全書《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總結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學突破,其實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記憶力、學習力、創意、生產力、領導力、決策力、智商與情商、吸引力、運動表現,甚至食慾,這些讓日間生活更精采的能力,原來都與夜間那場神祕的睡眠息息相關。也告訴我們「睡眠」複雜且迷人的真相。(編按)
文/沃克 Matthew Walker
你自認過去一週睡眠充足嗎?
你還記得上一次不用鬧鐘就醒來、不用喝咖啡就感到神清氣爽,是什麼時候嗎?
如果至少有一個答案是否定的,其實你並不孤單。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無法滿足每晚八小時的建議睡眠量。
你對這個事實大概並不意外,但它的後果卻可能超乎你的意料。如果每晚睡覺的時間常常少於六、七個小時,你的免疫系統會遭受破壞,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會提高到兩倍以上。至於你是否會得到阿茲海默症,生活方式上的一個關鍵因子就是睡眠不足。即使只是連續一週睡眠稍微減少,就會干擾血糖濃度,程度之大足以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睡眠太少會提高你冠狀動脈堵塞和脆化的可能,讓你朝向心血管疾病、中風、鬱血性心衰竭之路邁進。正如英國作家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先知般的智慧之語:「煩躁之心,寢枕難安。」睡眠受到干擾會使各種主要精神障礙變得更嚴重,包括憂鬱、焦慮及自殺傾向。
或許你也注意到,自己在疲倦的時候會想吃更多東西?這不是巧合。睡眠太少時,讓你感到飢餓的激素濃度會提升,而另一種告訴我們已經吃飽的激素會受到抑制。雖然你已經飽了,卻還想再吃。睡眠不足,保證體重增加,對成人和兒童都一樣。還有更糟的:如果你嘗試節食,卻又睡得不夠,會讓你的努力白費,因為減掉的大部分體重會來自肌肉,而非脂肪。
把上面對健康的所有影響加起來,我們會更容易接受這項關聯:睡愈少,愈短命。這讓「至死方休」一詞蒙上不幸的陰影:抱持這種信念的人會死得比較早,而且這段較為短暫的生命中,生活品質也會比較差。睡眠剝奪和橡皮筋一樣,能夠承受的拉力有限,然而遺憾的是,人類是唯一會在無益的情況下故意剝奪自己睡眠的生物。
忽視睡眠的代價十分昂貴,正在侵蝕人類福祉的各個面向,以及社會組成的每條經緯。不管對人類本身或對世界經濟都造成傷害,程度之高,讓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宣布,睡眠缺乏是所有工業化國家的流行病。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睡眠時間減少得最為劇烈的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南韓和一些西歐國家,同時也是前述生理疾病及精神障礙增加程度最高的國家,這並非巧合。許多科學家(包括我自己)甚至開始呼籲醫師為病患開「睡眠處方」。這該算是最令人輕鬆愉快的醫囑了,但是不要誤會,這不是要醫師開更多安眠藥給病人,而是恰恰相反,因為證據顯示這些藥物對健康其實有不良影響。
不過,如果把狀況更加延伸,缺乏睡眠有沒有可能會殺人致死?答案是「會」,至少在兩種狀況下。首先,有一種非常罕見的遺傳疾病,在中年發病,一開始是失眠,然後逐漸變嚴重,病情發展幾個月後,病患會變得完全無法睡覺。到了這個階段,他們會開始喪失腦部與身體的許多基本功能。目前沒有藥物能幫助病患睡覺,他們失去睡眠十二到十八個月後會死亡。這種病雖然非常稀有,但的確是睡眠缺乏可以致死的例證。
第二種致命的情況,則是駕駛人沒有充分睡眠造成的。疲勞駕駛每年造成數十萬起交通事故與死亡,而且受到危害的不僅是睡眠不足的人本身,還會牽連四周的人。悲慘的是,在美國,每小時就有一人因疲勞駕駛事故而死亡。精神不振造成的交通事故件數,實際上比飲酒和使用毒品造成的交通事故加起來還多,實在令人難安。
令人困惑的愚蠢行為?
整個社會之所以對睡眠漠不關心,部分原因在於科學一直無法解釋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科學史上,睡眠一直是未解的重大生物謎題。各種科學上的高強解謎方法,如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及強大的數位科技,都不能撬開睡眠的牢固地窖。包括推論出DNA 雙股螺旋結構的諾貝爾獎得主克里克(Francis Crick)、有名的古羅馬教育家與修辭學家坤體良(Quintilian),甚至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許多嚴謹的心靈曾試圖破解睡眠的神祕密碼,但都沒有成功。
讓我們用一個比喻來描述過去科學對睡眠的蒙昧無知。想像你的第一個寶寶剛在醫院裡出生,醫師走過來說:「恭喜,是健康的男孩。我們已做完所有初步檢查,看來都沒問題。」她面露肯定的笑容,並舉步準備離開。然而,她在離去之前,忽然轉過身說:「只有一件事。你的孩子從現在開始,持續一輩子,會反覆而規律的陷入一種看起來像是昏迷的狀態,有時候簡直像是死掉一樣。而當他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的時候,腦子卻裡常常上演驚人又奇怪的幻覺。這種狀態會占據他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也不知道這有什麼作用。祝好運!」
聽起來雖令人吃驚,但到不久前,事實都還是如此:我們為什麼要睡覺,醫師和科學家無法提供完整一致的答案。生命中的其他三項基本驅力,即吃、喝、生殖,我們對其功能的了解,即使沒有數百年也已有數十年之久。然而第四項主要的生物驅力,也就是普遍存在於動物界的睡眠衝動,數千年來仍逃過科學的查驗。
如果從演化觀點來探討,又讓這個謎題更顯複雜。不管你從什麼角度來看,睡眠都像是生物現象中最愚蠢的一件事。你睡覺的時候無法採集食物,無法社交,無法找到生殖的對象,無法養育或保護後代。更糟的是,睡覺會讓你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獵物。睡眠真是最令人困惑難解的行為。
不管從上述哪一個生存適應的角度來看(更不用說所有角度全部加起來),按理應該會有強大的演化壓力來避免睡眠,甚至阻止任何類似睡眠的現象出現。正如一位睡眠科學家所說:「如果睡眠沒有提供任何關鍵性的重要功能,那就是演化犯下的最大錯誤。」
然而睡眠還是持續存在,堅毅不撓。的確,目前為止我們檢查過的所有物種都會睡覺。單就這件事實便讓我們知道,睡眠在地球上是和生命本身一起演化的,或至少該是生命誕生後不久就出現。更進一步來說,睡眠在整個演化史上持續存在,表示它必然有強大的好處,勝過那些看似明顯的危險和不利之處。
●本文摘選自天下文化出版之《為什麼要睡覺?》,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