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琅琅悅讀

活動專區 愛書任務《金光閃閃大銀幕》 琅琅書店周年慶9/10~10/15 福智《即使你已忘了我》新書首月85折


取消 確認

News
文訊雜誌 第371期

文訊雜誌

第371期
所有期數103
出 版 社
出刊頻率
月刊
格  式
PDF  不提供電子書檔案另存下載
半年6期
NT$ 799
訂閱
一年12期
NT$ 1499
訂閱
單期定價 NT$ 170
NT$ 119
單期定價 NT$ 170
NT$ 119

所有期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16-09-01
線上出版日期
2016-09-05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本期介紹

編輯室報告│
文學藝術的浸潤
◆封德屏

傍晚,「紀州庵」古蹟裡,幾個年輕媽媽帶著學齡前幼兒,聽老師說故事,不時傳來稚嫩的笑聲;青春洋溢的男女坐在廊沿,或貼耳細語或低頭閱讀;白髮夫妻攜手漫步迴廊,帶著笑意,是回憶,是傷逝……看完王文興《剪翼史》展,遙想他在紀州庵12歲到26歲的昔時與今日……
閱讀更多

目錄

人文關懷│
〈夜語西窗〉
布拉格的猶太區 ◆童元方
〈電影祕教〉
法國新浪潮的青春神話與作者批評 ◆黃建業
〈溪雲初起〉
奼紫嫣紅:花卉與亞太藝術的對話 ◆邱坤良
〈記憶不迷航〉
四十年的文學政治鄉土路──悼小說家王拓 ◆晏山農
〈當代台灣人文精神20〉
雙元史觀的建構及其實踐(上) ◆陳芳明

人物春秋│
〈我的筆墨生涯〉
徘徊文字間 ◆林文月
〈作家行止〉
搭起一座堅實的文學橋樑──訪小說家吳鈞堯 ◆向鴻全
〈文壇新秀〉
把故鄉種回去──邱常婷與《怪物之鄉》 ◆林育德
〈懷念作家〉
沒有走完的路,野風仍吹起──紀念師範先生
師範第一部長篇《沒有走完的路》 ◆應鳳凰
與我同在──紀念我的父親,施魯生 ◆施君蘭
文學‧社會‧鄉土──紀念王拓先生
那年在基隆港岸 ◆林文義
總是和「鄉土文學」連結在一起的記憶──追思王拓兄 ◆向陽
王拓:爬格子的感覺回來真好 ◆陳素芳
我之所以為我,因為有你 ◆王醒之
〈文壇瑣憶〉
孩子,妳不懂 ◆王曉藍
讀《錘鍊》想起詩人王岩 ◆麥穗

特載│
啄羽症 ◆姜乃文


本期專題│巷弄間的文學再現──城南地景藝術行動觀察
生活閱讀.空間共創──城南文學地景藝術行動 ◆周德豪
畫一棵文學的大樹──小黃間的童趣與社區關懷 ◆張琬琳
城南的空間.人與記憶──陳建智的「微觀地理模型計畫」 ◆張琬琳
移動的閱讀──阿愷與老木材的新生 ◆張琬琳
故事此間的層層堆疊──訪插畫藝術家57 ◆林妏霜
閱讀生活,翻轉空間──訪金工藝術家朱淑宛 ◆林妏霜
轉角,文學領航──Domy的水與鯨 ◆張琬琳
歲月,靜好──六十九談城南舊事 ◆徐禎苓
像旅行一樣繪畫──michun與〈翻閱作家的小屋〉 ◆張琬琳
從記憶的那端走來──蘇映綾談〈花咲‧川端橋〉 ◆徐禎苓
以聲音為觸媒,發話時空──訪裝置藝術家蔡宜婷 ◆林妏霜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詩與歌,文壇與樂壇 ◆馬世芳
我將前往的遠方 ◆郭強生

活動報導│
探尋邊界處的歷史紋理──「何處是故鄉?──漂泊人生下的越境認同」講座側記 ◆劉建志

書的世界│
〈書評〉
自己的天職自己覓──我讀威廉.德雷西維茲的《優秀的綿羊》 ◆高大威
「認分」換一生──讀《宜蘭女聲:阿媽的故事.童養媳.養女篇》 ◆黃錦珠
大江大海.浩浩奔流──讀東山彰良《流》 ◆張瑞芬
他的文學獎路程圖──讀曾元耀詩集《寫給邊境的情書》 ◆蘇紹連
〈序跋〉
秀實筆下的兩岸三地詩蹤探源──序《止微室談詩》 ◆向明
〈讀書筆記〉
生命與土地──論林佛兒《鹽分地帶詩抄》 ◆楊淇竹

2016紀州庵玩書節│
一九二○年代文人的閱讀經驗 ◆黃震南

采風誌│
民間「妙入神」的粧佛藝術 ◆徐惠隆

銀光副刊│
〈詩〉
助動詞僅是時空的外衣 ◆碧果
狄金蓀三詩新譯 ◆余光中
我仰著頭看你們 ◆魯蛟
認真培育詩苗的達人──緬懷童詩詩人薛林 ◆一信
綠竹猗猗(BAMBOO) ◆黃文範譯
耄耋的刻板 ◆黃信樵
心齋 ◆黃漢龍
〈散文詩〉
晾乾心事 另二章 ◆朵思
〈散文〉
作家不是人 ◆張系國
筆墨的日子 ◆劉靜娟
從川端康成到太宰治 ◆陳蒼多
手稿與打字 ◆柴扉
全安堂風華與太陽餅 ◆康原
我不能不老──兼記文友慶生會 ◆唐潤鈿
〈圖文創作〉
後山傳奇之九:守護──哈古的卑南三尊 ◆李賢文
閱讀更多

雜誌簡介

此電子雜誌為PDF格式。


購買提醒:

1.《文訊雜誌》為電子雜誌,不會有紙本雜誌寄送。購買前請先免費試閱,了解其閱讀形式。
2. 訂購《文訊雜誌》電子雜誌產品,享有 udn 網站會員提供的服務,恕無法享有《文訊雜誌》雜誌紙本提供的訂戶服務。

◎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不同階段、面向的文學發展與趨向,不少議題已觸發許多台灣當代文學工作者繼續鑽研及深化。
◎「草原副刊/青年筆陣」:包含「自由談」「草原小調(短專欄)」等子欄目,納入青年作家們的聲音,讓青春勃發的創意及光彩充分展現。「草原副刊」亦開放投稿。
◎「人物春秋」:我們可以看到終生投身文學的長者們的智慧風華、黃金盛年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書的世界」:每月刊出3~5篇文學新書書評,匯整近期文學新作資訊,並邀約出版人書寫工作心情,或製作藏書家或編製過程等主題小輯,反映時代文學脈動與品味。
◎「談文論藝」:追溯文學史或當代藝文現象的重要課題、代表性作品與人物,其他藝術類別與文學的跨度交會地帶。
◎「銀光副刊」:以銀髮族的65歲為界,呈現前輩作家們熟成持重的書寫堅持。 (以下單元不定期刊出)
◎「人文關懷」:邀請著名學者、文化評論家探討當前文化與社會現象。
◎「采風誌」:呈現、探勘各地的藝文環境,以及多元、豐富的藝文活動。
◎「造島運動」:以近年台文中文系所畢業生、研究者們對當代文學環境以及昔往豐富文史資源所做的種種「再轉化」的激活努力為主軸,呈現突破傳統知識構築與推廣體系的殊異風景。
◎「推浪者們」:專訪戮力提升文學教育與養成想像力的團體或機構。
◎「田野通信」:非虛構書寫者們(包含社會報導、人類學、歷史、民俗、紀錄片等)的取材記錄,或者累積材料、觀點、感性的工作過程,或者取材期間亦值得記述的軼事。
◎「遠方」:離開島嶼的人,他鄉作故鄉的人,以台灣作為第二故鄉的人,時空遙隔之際,他們如何將日常生活轉化為文學書寫?或者,他們如讓使文學融入異域的日常中?

閱讀更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