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藝開罐.藝文短波

澳洲西部海灘 挖出一尊500年前明朝嬰兒青銅佛像

澳洲一支古董搜尋團隊,5年前使用金屬探測儀,在澳洲西部海灘挖掘出一尊嬰兒青銅佛像。經專家鑑定應是500年前明朝產物,價值超過10萬美元。搜狐網報導,澳洲兩位電影製片人於2018年在西澳的鯊魚灣取景拍...

藝開罐.藝文短波

2023台北國際書展/波蘭珍本古籍出版社展示蕭邦鋼琴協奏曲F小調復刻版 精緻再現19世紀舊時代的美好

波蘭知名的珍本古籍出版社Manuscriptum於台北國際書展-波蘭主題館展出多樣珍本古籍復刻版,包括死亡之書《埃及通往來生之旅》、李奧納多.達文西《萊斯特手稿》、哥白尼《天體運行論》、蕭邦《鋼琴協...

藝開罐.閱讀藝文

【書香遠傳】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以在地力量推展電影藝術

撰文|凃心怡 圖片|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洪馬克提供與其說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以下簡稱深波分館)是一座圖書館,不如說這裡是電影藝術的匯集之地。身為圖書館,深波分館並不畫地自限,1986...

藝開罐.藝文短波

國美館推紀錄片、專書 保留台灣藝術史

已故藝術家黃土水雕塑作品「甘露水」去年現身,國美館今年透過藝術家紀錄片計畫,進一步挖掘黃土水生平,而除黃土水外,也透過專書、紀錄片等方式描繪14名台灣藝術家故事。國立台灣美術館今天下午於台博館南門園...

藝開罐.藝文短波

道士祖父的糊紙冥厝也是藝術養分 家庭美術館叢書揭密

畫家林智信以長達124公尺「迎媽祖」版畫成名,但很少人知道,他藝術創作的養分來自當道士的祖父林有財;而祖父擅長的「糊紙厝(指在陰間使用的紙紮房子)」,則提供他重要的藝術養成教育。「家庭美術館—美術家...

藝開罐.閱讀藝文

「人權」無所不在,且讓我們過得更加幸福——第3屆「人權藝術生活節」策展人鴻鴻專訪

專訪︱洪嘉勵(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撰文︱張敦智(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2022年為期四週的「人權藝術生活節」,即將於11月19日展開,期間橫跨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與12月10日「...

藝開罐.閱讀藝文

國家的權力有多沉重?讓狂想劇場《非常上訴》來告訴你

文/陳怡慈「我們將放棄做出裁判的權力,在脫下這身法袍之後,我們都是普通人。即使在法律的保護傘下,我們也沒有能力做出真正公平的判決。」這是狂想劇場《非常上訴》法官脫下法袍,走入群眾中的一幕,同時也是在...

迷創作.創作頭條

台灣紀錄片影展曼谷登場 多元選片邀影迷體驗文化

邁入第5年的台灣紀錄片影展今天(26日)在曼谷開幕,片單除了劇情片與紀錄片,還有台灣製作的動畫片,希望泰國的觀眾能透過多元選片,體驗並享受台灣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由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與泰國紀錄片俱樂部...

藝開罐.閱讀藝文

靈魂最大的煎熬──5部戰爭電影介紹

文|翁稷安  圖|目前勉強在史學已然走到百花齊放、各種研究門類和取徑不斷擴張生成的今日,將軍事行動及其相關的政治紛擾視為歷史的主體,看來不免失之保守。但不可否認的,綜觀人類發展的起落,戰爭仍是推動時...

迷創作.琅琅專欄

【妹眼看電影】張嘉真/「不想被看見」的酷兒紀錄片:就這樣生活過來

文/張嘉真《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演員:-臺灣上映時間:2017/4/14我在高中的時候看過一次《日常對話》的前身,短片版的《我和我的T媽媽》,那是一間平常完全不會用到的大教室裡,我睡睡醒醒,只記得...

迷創作.創作頭條

走過瓶頸!《他還年輕》吳晟創作關心愛女與紀錄土地生態

今天是父親節。詩人吳晟之女吳音寧曾深陷北農事件風暴,吳晟深受衝擊、遭遇創作瓶頸達兩年,最後將憂憤轉化為書寫「北農風雲」的動力。他也隨書籍出版放下鬱結,重回文學創作的懷抱。導演林靖傑拍攝、以吳晟為傳記...

藝開罐.藝文短波

青年對政治冷感?各國創意妙用電影、貓咪催票

貓咪、歌曲、電影與明星催生青年投票率,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包括肯亞、日本與法國等國近年青年投票的意願都創下新低,散發出政治冷感的氛圍。為了提高投票率各國政府各出新招,如肯亞藝文界人士透過拍攝選舉電影或...

藝開罐.藝文短波

「他們在島嶼寫作」吳晟紀錄片 《他還年輕》9月上映

以「只因這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等詩句,收錄在國語文課本中,讓大家對於詩作〈負荷〉中「甜蜜的負荷」一詞記憶猶新。從 1980 年起,〈負荷〉出現在我們的國文課本裡,成為許多人從小就背誦...

藝開罐.活動特區

張廖萬堅、何欣純包場看「葉石濤」 讚保留台灣文學史

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描述作家葉石濤堅持創作60餘年的生命故事,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何欣純今天在台中包場。張廖萬堅說,透過這部紀錄片,為葉石濤的生命留下紀錄,保留台灣文學史重要一頁。葉石濤是台灣重...

藝開罐.活動特區

葉石濤紀錄片台中包場 綠立委邀見證文學巨擘

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播映中,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何欣純今天包場邀藝文、教育團體等觀賞見證文學巨擘。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到場表示,這部跨世代紀錄片很值得一起支持。張廖萬堅、何欣純下午包場紀錄片「台灣...

藝開罐.活動特區

「地球脈動II」影像音樂會 早鳥85折起熱售中

二○二一年BBC Earth頻道的自然生態紀錄片音樂會「藍色星球II」首次在台演出,獲極大回響,聯合數位文創九月再度推出「地球脈動II」影像音樂會,透過台達電子8K投影機、八百吋超大銀幕,感受地球蓬...

看聯副.聯合副刊

【小品文】隱匿/文學朱家與庄跤囝仔

近期熱映的文學朱家紀錄片《願未央》和《我記得》,喚起了許多我早已遺忘的童年往事。當《擊壤歌》熱潮席捲全台時,我正值國中叛逆期,身在連書店都沒有的小鄉村,唯一的娛樂是搭公車前往鄰近的小鎮逛書店。那時,...

藝開罐.閱讀藝文

【出版NFT移民.平台用】Web3對抗演算法,打造共同的廣場:專訪Matters創辦人張潔平

伴隨熱門關鍵字NFT出現的資訊,似乎總帶著狂歡式的魔幻,更被視為注定成泡沬的龐氏騙局。然而NFT背後實則蘊含了科技與文化的遼遠想像,各領域的先驅嘗試藉此打造出理想的桃花源。 本專題從分散式出版探究W...

看聯副.聯合副刊

【星期五的月光曲-台積電文學沙龍80現場報導】侯延卿╱曼波奇緣

3月25日舉行的「星期五的月光曲」文學沙龍,邀請小說家駱以軍、楊隸亞對談與朗讀,由詩人楊澤主持。駱以軍與楊隸亞因參與演出楊澤的紀錄片《新寶島曼波》而結緣。駱以軍與楊隸亞都熱愛文學與算命,駱以軍比楊隸...

藝開罐.閱讀藝文

優人物/文學家庭的培養 天文天心不同的創作路

上校家的文學沙龍朱西甯退伍之前是陸軍上校,俸祿有限,但家裡始終人來人往,當年同船來台的患難兄弟、袍澤、文友、學生,一波波來,如管管、瘂弦、洛夫、楊澤這些人都常往朱家跑。劉慕沙慷慨接待,即使月底沒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