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漢澄/相信的大腦

相信的大腦。圖/王嗚咪
相信的大腦。圖/王嗚咪

用科學研究相信

每當有人問我:「你相不相信……」這種問題的時候,我的回答都是:「我是理性主義者,我什麼都不相信。」這個回應通常可以有效縮短對話,節省不少時間精力。偶爾碰到人家追一句:「你不是相信科學嗎?」回答就是:「當然不是啦!科學不是給人相信的,科學以理性為基礎,科學的精神也是什麼都不相信。」

我不是愛抬槓,但那就是事實。理性主義者對宇宙的事物只有「知道」或「不知道」,沒有「相信」或「不相信」。「相信」這個詞彙,我們用不著。相信與理性是水火不容,相剋的。相信多一點,理性就少一點,理性多一點,相信就少一點。為什麼呢?說到底什麼是「相信」?就是「沒有客觀證據的情況下,主觀認定某事某物為真」。信仰、迷信,與相信是一樣的東西,差別只在對象與感受。「信仰」是自己認定某種崇高的事物為真,「迷信」是別人認定某種有點low的事物為真。而「相信」則是認定某些一般性事物為真,比方「我的男(女)朋友是愛我的」、「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之類。

科學從理性與懷疑出發,只講證據,只求客觀真相,沒有相信的空間,因此用科學來研究「相信」就特別有意思。用科學來研究「相信」?當然!什麼都可以用科學來研究,也只能用科學來研究。相信是人類的心理現象,也就是大腦的活動,當然要用科學來研究。本世紀初開始,人類學家、心理學家,以及腦科學家投注了大量注意力到「相信」的領域,因為相信這件事在人類群體以及個人都占有很大的分量,相當的重要。

在一個針對宗教信仰的實驗中,科學家給虔誠的基督教信徒以及非信徒看一些文字敘述。有些敘述符合基督的信仰,另一些反對基督信仰,此外也加上一些日常取向,與宗教信仰無關的敘述,請受試者勾選該敘述是真還是偽。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即時觀測他們看到以及回應該敘述時,腦區的活躍度變化。結果發現,「相信」(不論針對宗教或非宗教的論點)的時候,內側前額葉皮質會活躍起來,大腦的這個區域,掌管人的自我呈現、情感連結,以及目標導向行為。相較於非宗教性質的敘述,信徒在維護自己的宗教信仰(肯定符合信仰的敘述,以及否定反對信仰的敘述)時,前島葉與腹側紋狀體更會額外地活躍起來,這些區域與我們正向或負向的情感反應相關。

另一個有趣的實驗,則是針對政治的信仰。科學家給一群具有明確特定政治傾向的受試者看一些否定其政治認知的論點,同時觀測他大腦的活動。結果發現,在面對否定自己信仰的論點的時候,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會活躍起來,此一網路的作用,通常是讓一個人隔絕外界訊息,神遊自身的內心。接觸過反面論點之後,有些受試者的信仰強度會稍微下降,有些則不會。而在那些能特別「堅守」原先信仰的受試者,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的活躍度較高,而眶額皮質的活躍度較低,前者與負向情緒的調控相關,而後者負責思考的「彈性」。

我們為什麼相信

包括這些在內的許多針對相信的腦科學研究,顯示大腦的相信活動是很有特色的。首先,我們的相信系統自給自足,不需要有外來的驗證,維繫信仰的並不是客觀事實,而是強烈的情感。其次,信仰的堅定也是自發的,面對否定信仰的事實時,我們的大腦傾向於將它們隔絕在外,自動拋掉平時處理一般生活事務所需的思考彈性,加強情感反應來鞏固信仰。

為什麼人腦中會有個相信的系統?人類學家說,人類的大腦比起其他動物,多出了一個獨特的能力,就是「預測」。什麼是預測?就是跳脫即時的環境刺激與直覺反應,自行構築一套事物運作的規則,藉此預先判斷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甚至還沒有發生的事物。目前的科學證據,沒能顯示其他動物也有預測的能力或需要(當然這可能因為很難在其他動物做這樣的研究)。預測在演化上的一大好處,是讓我們能夠老神在在,隨時因應環境突發的狀況,提高生存的機會。也許就是這個獨特的能力,讓人類在演化之路上搶得先機,凌駕於其他物種之上。

預測能力的副作用之一,是我們總在任何事物當中創造意義,即使這意義並不真的存在。真假並不重要,人類總是尋找一個可以憑依的說法,一種可以遵循的作法,才能夠安心。比方遠古人類仰望夜空,看見銀河以及浩瀚宇宙的無數星辰,油然而起敬畏之心,不由自主就要為這一切賦予神聖或神祕的意義,認定有一種遠遠超乎我們認知的力量在操縱著這一切,同時決定著我們的生死禍福。此一強烈的情感,驅動我們進而為這偉大力量賦予名字,想像它的形貌與好惡,繼而發明某種儀式行為,對之崇敬膜拜,藉以避禍求福。這是宗教的信仰,至於其他方面的信仰,還有生活中的種種相信,可能也是由此而來。

相信通常比理性要更為堅定,就是因為它出於自我強化的大腦本能。事實上,一直到近代為止,人類社會也沒有出現過能夠取代相信的東西。科學發展不過數百年,還在啟蒙期,理性也並非普遍存在於所有人群,所以說到了解宇宙的真相,我們人類還早得很。但現代的我們,比起我們的遠祖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就是擁有更正確的思考方式以及更客觀的科學事實,我們的預測將會愈來愈接近真相。我們想要安心的生存與生活,或許已經愈來愈不需要訴諸相信的本能。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腦科先生說古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山女孩KIT(方妙)/攔便車

丁名慶/回到地方,創造心靈的容身之處

一句好話

達達・尚/花事三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