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璞/今天是肥日或瘦日?

法蘭德斯畫家Frans Snyders(1579-1657)十七世紀初的畫作〈魚攤〉。畫中的海龜、水獺在過去都被歸為「魚類」。(圖/羅浮宮館藏)
法蘭德斯畫家Frans Snyders(1579-1657)十七世紀初的畫作〈魚攤〉。畫中的海龜、水獺在過去都被歸為「魚類」。(圖/羅浮宮館藏)

今天是肥日或瘦日?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日子還有肥瘦之分嗎?

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大概沒有,但對古代的歐洲人而言不但有,而且幾乎人人都知道每一天是肥是瘦。每逢肥日,一般人葷腥不忌,什麼都能吃(當然也要看個人的經濟條件);碰上瘦日,除了每日只用一餐、不能吃肉之外,人人應加倍祈禱、行善,夫婦不得行房(否則會生出畸形兒),民眾亦不得向法庭提出糾紛訴訟……其實肥日、瘦日是直譯(法文、義大利文),中文一般把「瘦日」譯為「守齋日」,但「肥日」未見固定譯法。

天主教的守齋習俗源於猶太教,原則上是在復活節前四十天(即四旬節)實行齋戒,一面贖罪,一面為耶穌復活的喜訊做準備。直到今天,全球很多教徒仍會在這段時期守齋。不過,十八世紀末以前,除了二月到四月這四十天,一年當中還有無數的瘦日。比如每個星期五都是瘦日,因為據說耶穌就是在這一天被釘上十字架,因此教會要求天下教徒每逢周五應以粗食與禱告來悼念救世主。依照不同的規則與算法,有時周三與周六也可能是瘦日。算起來,瘦日約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從九十至一百七十天不等。

由於齋戒者不只有教士與修士,也擴及全民,可想而知,從王室到百姓,人們的飲食與日常生活必然受到影響。以食譜的分類來說,歐洲最早出現的食譜幾乎一概以肥、瘦日作為區分,不像我們如今常以前餐—主菜—點心、冷盤—熱炒—湯來分類,或是照字母順序來排列菜名。絕大多數的肉鋪固定在周五關店,使得少數異教徒(如猶太教)也連帶受到波及。每逢瘦日,除了老弱病患、幼童、產婦等少數人群,人們的餐盤中不見肉食,有時連蛋類與乳製品(包括奶油)也被排除。

瘦日的目的何在?教會回答:這是為了讓人清心寡慾,致力修行(和佛教吃素的道理相近)。經濟學家會告訴你: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有限的資源在全年當中平均分配。社會學家認為:其實這是為了調節貧富差距,因為富人在瘦日期間戒除的肉食,可留給平民在肥日食用。歷史學家則補充道:天主教文化強調象徵意義,因此每一種食物的代表意義均深深影響了飲食習慣。怎麼說呢?古代教義明確地告訴信徒:牛、羊、豬、雞……都是有性生殖的淫穢動物,吃牠們的肉容易引發性衝動,不像魚類只產個卵就了事(多麼貞潔!),所以吃魚能「熄滅」原始慾念。守齋的目的本來就在淨化身、心,一個虔誠的教徒若能控制吃肉的慾望,就表示他也能掌控自己的肉身。這就是為什麼齋戒期雖禁止吃肉,但可以吃魚。魚,也成了瘦日的代表性食物。

肥、瘦日的原則不僅施行於百姓,也用在萬物身上。歐洲在十三至十六世紀間,出現了不少審判動物的案件,最常見的情況是家豬咬死嬰幼兒。法國西部小城Mortain便曾在1394年出現過一樁典型案例,當事刑犯是一隻公豬,法院判案時指控牠觸犯了兩條罪狀:一、咬食幼童,犯殺人罪;二、明目張膽地選在周五作案,違反了齋戒規定。法官因此決定從嚴量刑,先以遊街示眾的方式羞辱罪犯,最後再施以絞刑。故事的教訓是:每逢瘦日,人不能吃豬肉,豬也吃不得人肉。

不過原則歸原則,理論與實際之間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一年中有這麼多的瘦日,實在太委屈肉食主義者了,犯癮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那就只好用貍貓來換太子了:不准吃豬肉,就用海豚來替代(連中文都用到「豚」一字);不得用豬油,那就用鯨魚油;不能吃雞鴨,那,就吃黑雁吧!等一下,黑雁?這不是鳥類嗎?怎麼也被算成瘦日的食物了?不知是為了鑽漏洞,還是真的有人相信,古代從愛爾蘭、荷蘭到德國一帶,人人都咬定:黑雁能自我繁殖,有時像植物一樣從樹上長出來,有時從貝殼中誕生,無論如何都屬於「純潔無性」的物種;再加上牠們平時都生活在海邊,說起來不是跟魚一樣嗎?同理,烏龜、蝸牛、青蛙、河狸、水獺、海番鴨也都被算作魚類。幾個世紀當中,這些長了翅膀、四腳行動或在地上爬的「魚」不知拯救了多少守齋的饕客。

不過……小心,貪吃者最好節制一點,因為在天主教的教義中,貪食是七大宗罪之一,饞嘴的罪人死後保證下地獄。為此,各地教堂特別以淺顯易懂的壁畫教育民眾:貪食者到了地獄以後,不是被拔舌頭,被迫生吞蟾蜍毒蛇,就是被倒吊嘔吐、清空腸胃……讓前來做禮拜的教徒看得心驚膽戰、胃口全失。所謂的貪食,不僅之於「量」,如暴飲暴食、在正餐之外進食,也指「質」,如貪圖美味、尋覓珍稀食材等。以這種標準來審視當今的台灣──處處可見「吃到飽」的餐廳、零食種類繁雜可觀、民眾甘為各種人氣美食大排長龍──絕大多數的我們大概都犯了重度的貪食罪!

法國十六世紀初的袖珍畫(出自Le Livre de Jhesus histori│ par personnages, pour les simples gens),圖中呈現貪食者在地獄被惡鬼強迫吞嚥虺蛇毒蟲的慘狀。(圖/法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古人為避免被指控貪饞,長久以來不敢肆無忌憚地滿足口腹之慾,積極開發烹飪廚藝。法式飲食之所以能在十七世紀中期改頭換面,讓法國搖身成為世界一大美食國度,一則應歸功於全國第一饕客──路易十四──的積極推廣,二則因為此時教會的立場開始轉變,精美佳肴逐漸被尊為藝術,不再被斥為敗壞道德的罪孽,因而有機會蓬勃發展,之前的飲食習慣、口味、食材……也逐漸演變或消失。

話雖如此,肥日、瘦日的原則依然慣行至十八世紀下半葉,民間的食譜常為同一道菜提供肥、瘦兩種版本,貴族與平民也習慣在每周五吃魚,並在四旬節力行齋戒。如今,全球許多信徒仍沿襲周五吃魚的慣例,而且各地的傳統嘉年華會仍固定在二、三月分舉行,目的就是讓即將進入守齋期的民眾先甘後苦,痛快享受最後幾天的肥日,暢飲、暴食、狂歡之後再返回低調樸實的瘦日,耐心等待復活節的來臨。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化觀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韓璞/今天是肥日或瘦日?

黃春美/阿娥

余佩珊/你的河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