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鵝/蕹菜煮幼麵

蕹菜煮幼麵。(圖/江鵝提供)
蕹菜煮幼麵。(圖/江鵝提供)

「中午貪鮮,冒著額汗喝熱的,傍晚餓了就鍋喝剩湯,微溫裡想起那些台語說得比國語流利的夏天。」

文/

最近新生一種狡猾,朋友聚餐時如果被問起想點什麼菜,我會說:「想吃你想吃的」。食物對我來說差別不大,但是如果旁人吃得熱烈,用餐氣氛比食物本身更可口,藉著同伴加持,興致特別到位,飯特別好吃。說起來有點像鬼,鬼吸氣味,我沾感情。

自己在家沒得沾,卻又特別想要好滋味的時候,便做些帶感情的菜,像是蕹菜煮幼麵。夏天喝蕹菜湯,尤其正中午,特別感到草葉對治暑氣。從前家裡會熱鍋爆兩瓣拍開的蒜,一撮丁香魚乾煸兩下,加進蕹菜,添水煮開,再灑進剪成短段的幼麵,滾到幼麵浮軟,湯就成了。從前吃的蕹菜是粗粗胖胖的品種,煮熟容易反黑,白麵線段在灰敗湯色裏浮沈,賣相不算好。但是那滋味啊,依稀帶著稠感的湯水有麵香,略鹹,把魚乾和蒜焦的氣味裹上每一條軟滑的蕹菜,放涼一點以後,整碗唏哩咕嚕的喝,從喉頭沿途滑灌,把熱氣燥逼的腹中臟器一個一個澎潤回原形,可比食用型冷氣,考慮到其中的營養成分,或許比真的冷氣更消暑。

說穿了只是「空心菜湯加麵線」,或「麵線空心菜湯」,但我不曾在講國語的地方聽過,更不用說見過這道菜,或許因為我在講國語的地方都是客人吧,這麼樸素的東西,通常只跟自家人吃,看著彼此對菜湯發出滿足的長嘆,理解又快慰,說:「熱人啉這上好」,夏天喝這個最好。

每一年夏天,我都拿麵線和蕹菜煮湯,省去蒜瓣和魚乾,一支片手鍋煮兩餐份,中午貪鮮,冒著額汗喝熱的,傍晚餓了就鍋喝剩湯,微溫裡想起那些台語說得比國語流利的夏天。

● 品嚐更多作家私藏好味道:「邀你一起上座啖美食

作者簡介

作家江鵝。記者季相儒/攝影(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江鵝

一九七五年生,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來自台南,住在台北。人類圖分析師兼自由寫作者,經營臉書粉絲頁《可對人言的二三事》與《Irene人類圖解讀》,著有《俗女養成記》、《俗女日常》

書名:《俗女日常》
作者: 江鵝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8/03

關於「作家餐桌」

諺語有云「食飯皇帝大」,餐桌上總能讓人暢談所有、連結彼此。「琅琅悅讀」與「聯合副刊」攜手企劃「作家餐桌」數位專題,邀請作家以別具匠心的圖文,分享私藏佳餚、巷弄美食,或飲食觀察。

20位作家、20張餐桌、連續20週,「每週三」邀你一起上座、啖美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作家餐桌 江鵝 琅琅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袁瓊瓊/逝去之鬼(下)

劉昌豪/歪歪

李長青/你是一行詩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