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風》停刊卻未曾消失?回顧在地議題關懷與雜誌精神
文/吳亭均、陳冠儒、劉之筠
攝影/陳冠儒
前情提要
30 年前怎麼做刊物?爬梳傳奇地方誌《新竹風》創辦歷史
《新竹風》吹進新竹地景 人權環境都關心
如同風一般,《新竹風》吹進新竹各處,環境與性別始終是《新竹風》一年多的歷程裡不曾忘懷的主題,於是以地景和歷史間隙的人為路徑,乘著這陣風,進入《新竹風》的現場,從過去望向現在,面對哪些限制,又有哪些突破,接棒的風不曾止息。
新竹生命之源:頭前溪
水文影響著地貌,如同一座城市的身體骨幹,頭前溪之於新竹正是這樣的關係,拿起《新竹風》第二期,翻開封面後,「新竹生命之源」幾個大字映入眼簾,便是指頭前溪。環繞人地關係開展討論,《新竹風》作者群,有的專注於頭前溪的歷史記憶,颱風、水災、河壩工程、濫墾山林,或自然或人為,改變了頭前溪的景觀和生態;有的考察傍溪水而生的聚落、族群之間的互動衝突,以及流域周遭的水圳開墾;有人關注盜採頭前溪砂石的現象,延伸至頭前溪水遭受多重汙染的慘況,質問在經濟面前,清淨溪水何以難得?儘管切點不同,他們同樣在意開發大旗下,無法公平享用充足且安全無虞水源的人民,還有無以復返的地貌。
1991 年至今,頭前溪面對的汙染侵襲似乎未見減緩,甚至更加複雜。頭前溪為全臺沿岸最多工業區的水系,源頭處的沙坑溪,卻有一座竹東垃圾瀑布汙染水源,垃圾掩埋場汙水加上工業廢水、家汙廢水流經取水口,嚴重影響日常用水品質,諷刺的是,頭前溪有九成以上的區域,在 1983 年被劃定為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林倖妃在《天下雜誌》的調查報導〈工業喝好水,人民喝廢水」?深度追蹤:新竹媽媽的水戰爭〉一文中,採訪新竹人的用水習慣,劃下這樣的重點:「(頭前溪)擁有在官方資料中最好的水源和水質,新竹人卻視買山泉水、裝濾水器是日常,再多的科學數據也抵不過人的真實感官。」
看見頭前溪和人民用水遭遇的困境,一群新竹媽媽在 2017 年成立「乾淨水行動聯盟」,走遍新竹呼籲政府重視人民的用水權益,要求制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2019 年開始發起「喝好水」公投運動,儘管新竹縣最終只獲得 200 多張連署單,但在新竹市,於 2021 年的地方性公投中,以超過八成五的同意票數通過,後續影響新竹市政府修訂法規,可惜的是,影響新竹市用水的取水口多在新竹縣,管制力道相當有限。直到現在,「乾淨水行動聯盟」仍舊持續前往各級學校宣導頭前溪水源保護的觀念,並且追蹤新竹縣用水相關法令的狀態,督促新竹縣政府正視水汙染議題。
海岸線的多重角力:南寮漁港
1992 年《新竹風》第六期,在吳玲珠、王玲、郭文祺、郭昌恕等記者的帶領下,走進南寮漁港的裡外,耆老言談中舊時代繁華上演,日治時期南寮除了曾為北臺灣第一大漁港,還有海水浴場等設施,喧騰一時直至後來淤積沒落。
戰後另闢新港,漁民也曾豐收。而 90 年代的南寮漁民,面對漁獲量減少、工業汙染廢水入海、漁民高齡化等挑戰。此外,那時候南寮漁民在公眾視野中有著「走私」的負面形象,儘管當時已解嚴數年,漁民越境貿易行為的相關刑罰,在政府亟欲打壓「走私」的行動下修訂得愈加嚴厲;討海人這一行,原本便面對高職災風險、海況多變等挑戰,多重困境交錯下,《新竹風》記錄的南寮漁民身影透露出濃厚的悲情無力。
時至今日,主流媒體中,南寮的漁民身影仍舊淡薄,但南寮漁港的硬體卻備受矚目,數度翻新。 2000年前後,南寮漁港在市府政策下,朝觀光休憩的方向發展,2004 年串連海岸包含南寮漁港在內景點的「新竹十七公里海岸線風景區」成立,隔年躍升為第一類漁港。
2018 年,「新竹漁人碼頭水環境改善計畫」啟動,景觀設計師郭中瑞和團隊「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來到新竹,打造南寮漁港的魚鱗天梯、規劃伊斯蘭祈禱室、盥洗室和伊斯蘭庭園,在市府強調觀光的政策目標下,融入重視人文和環境影響的概念,細心考慮漁民生活文化和觀光之間的平衡,為南寮帶來新風貌。
廣泛民眾對南寮的印象正在改觀,但靠海吃飯的在地漁民,面對的是漁港淤沙疏浚不及,出海天數嚴重受到影響、遊客湧入壓縮到工作空間、今年(2024)海水淡水廠動工,水汙染、噪音的隱憂瀰漫在漁民之間,鎂光燈下漁民經常不是焦點。或許是時候,以《新竹風》記者實際走訪漁港,和漁民直接互動的態度,再次發現南寮。
不平等的覺察:性別議題在新竹
提起自身國家的名人、歷史人物,你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是哪些人?是否在其中,女性的現身總是來得晚,甚至要特別提及或找尋,那樣得「非」理所當然地被認識,反映性別的社會階序正隱隱地作用。
掀開《新竹風》第三期封面,鄭至慧撰寫的社論專欄映入眼簾,一句「如果不包括女人的故事,怎能算是人民的歷史?」,帶領讀者探索新竹四位女性的生命故事,他們是陳秀喜、陳進、范侃卿和席慕蓉。陳秀喜是「跨越語言的一代」的創作者,幼年即開始詩文創作,邁入中年後努力學習中文、英文,留下多語的創作,文筆間經常流露鄉土關懷和對女性命運的不捨;同樣跨越 1945 年,陳進為臺灣美術史的重要名家,膠彩畫成就斐然,閨秀優雅的畫風中,時而描繪坦露的女性身材、親密的女性情誼,除了成熟的畫技,大膽的主題選擇,也是陳進成為美術大家的重要原因;而范侃卿的介紹,或許可說是《新竹風》令人眼睛一亮的選擇,范侃卿成長路徑有別於日治現代教育的期待,反而在父親安排下接受漢文教育、習中國畫,並於民間的畫會得到肯定,介紹范侃卿的文章作者吳純美認為,儘管文化資源相對豐厚,但在女性被期待養家教子的生涯想像之中,仍堅持耕耘藝壇展現自我,令人動容;席慕蓉則有著多國移動的經驗,見識寬廣遙遠,《新竹風》出刊之時,正於新竹師範學院(今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美術系任教,鄉愁和愛情的核心主題融入其詩、散文和繪畫作品。
四位女性成長背景多元,可見本期《新竹風》編輯群,有意識地探索臺灣複雜歷史下多元的女性生命,儘管尚有許多留白待後人繼續述說,仍令人欣喜有所開拓。性別議題上,九十年代有《婦女新知》、《島嶼邊緣》、《愛福自在報》、《破週報》等以女性、同性戀、酷兒族群為關切核心的刊物,大量西方思潮被引進,社會運動能量飽滿,那是個對壓迫更有醒覺的年代,也是社會學習與多元聲音相處的初學階段,因此也有著大量的衝撞和辯論。來到今日的新竹,隨著性別議題被更深入地認識,開展出多項專業,例如:風城部屋、勵馨基金會新竹分事務所、現代婦女基金會新竹相關據點、新竹市性別友善行動聯盟、新竹彩虹文化祭等團隊,在女性、多元性別和愛滋議題上提供支持,看見或許不在主流視野但豐富多彩的生命,且更細緻和專業地關照性別上弱勢的族群。
我們帶著匯聚前人知識經驗的眼睛,相對能更完整地認知性別壓迫的運作邏輯和脈絡,因此能探進議題更幽微之處。在訊息傳播媒介日新月異,以及人際互動型態愈加異質的此刻,性別不平等顯露的形式更加複雜難解,新興議題例如數位性暴力、跟騷等以及需要長期耕耘的學校性平教育、情感教育,方方面面都可找到性別不平等的蹤影。若要使性別平權的風繼續吹拂,延續過去累積的行動能量,便需要每一個你一起來關心。
一日雜誌人終身編輯魂 那些年的養分
風起之後,沿途幾經的崎嶇山稜不免逐漸削弱風勢。《新竹風》創刊以來,面臨許多現實條件的考驗,稿件不足、經費不夠、人手短缺,幾乎捻熄了當初辦刊物的熱血沸騰。隨著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之計,《新竹風》終究沒能敵過這些困境,在發刊一年餘後遺憾宣布停刊。曾經在《新竹風》掀起陣陣波瀾的議題,如今有些議題已經隨著時間而沉寂,還持續存在的問題則需要更多的對話。當年的知識青年,不少人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過去在刊物上不論是小紅帽事件後續引動的「性騷擾」討論、李長榮化工廠事件階段性落幕之後轉向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乃至挖掘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歷史資料後,讓眾人對於轉型正義有更加全面的認識,隨著這些議題向前一大步,臺灣也成為一個更好的臺灣。
《新竹風》不只引領土地的關懷意識,也在編輯團隊的人生中,掀起一陣餘波。參與刊物的創辦與製作,不只拓展了社會觀察的視野,也成為生命中一篇精彩的扉頁,更讓他們堅信關懷家鄉是「一輩子都在做的事」。即便《新竹風》結束了,依舊不忘當時出發的初心,守護這份對家鄉的「赤子之愛」,延續這份關懷。
結語
「《新竹風》已經結束了,新竹風還會一直吹。」鍾淑姬在《新竹風》33 週年同學會
活動中如此總結。當年《新竹風》所書寫的文字並未隨停刊而消失,而是化作春泥滋養了這片土地,一如新竹市前市長蔡仁堅強調「調查清楚、研究清楚,才能認識清楚。」隨著《貢丸湯》即將迎來創刊第十年,編輯團隊希冀能夠承襲《新竹風》深耕地方的精神,讓新竹風擾動更多人心中對家鄉的關懷。
●本文為 《貢丸湯》35 期「地方書寫者,世界募集中」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原文為「30 年前怎麼做刊物?傳奇地方誌《新竹風》(下)」,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