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淡水畫出巴黎感的昭和藝術家:楊三郎──名單之後#136

文/ 朱睬蓁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楊三郎 入選 臺展第1-4、7-10回;府展第1-6回

    特選 臺展第3、7、8回

    無鑑查 臺展第4回、府展第1回

    推選 府展第2回

    推薦 臺展第9回、府展第5-6回

綜觀楊三郎一生的創作,大多以戶外寫生題材為主。可回溯至楊三郎在京都關西美術院習畫的日子,京都風光旖旎,古樸優雅的氛圍,使年少時期的楊三郎迷上戶外寫生,甚至獨自前往哈爾濱旅遊寫生(註1),完成入選臺展第一回的作品〈復活節時〉(圖1)。

圖1. 楊三郎,〈復活祭の頃〉(復活節時),第一回臺展(1927)西洋畫部入選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1927年臺展創立後,楊三郎無間斷地出品參展,並屢獲佳績,然而,在眾人一片期待下,卻於第五回臺展意外落選,楊三郎雖感震驚、失落,但他立即振作,並在家人與愛妻的支持下,於1932年與另一位留日畫家劉啟祥一同赴法深造(圖2)。這個決定,豐富了楊三郎日後的風格,也使他的技法有所精進與突破。

圖2. 楊三郎(圖左簽名Sasaburo Yo)在法國的居留證,1933年元月6日經由巴黎警察總局簽發,為期2年:1932年7月21日~ 1934年7月21日。由此可回溯楊三郎當年於1932年7月21日入境法國,由頭像照片上註記,可推測居留證遞件日期為1932年7月27日。(作者拍攝自新北市「楊三郎美術館」)

楊三郎旅法期間未受過多巴黎風起雲湧的新興畫派影響,反而將注意力放在風景寫生,以及裡名家作品的臨摹研究上(圖3)。在羅浮宮收藏的眾多名家作品中,楊三郎選擇臨摹柯洛(Camille Corot, 1796-1875)的作品〈帶珍珠項鍊的少女〉(圖4),當年臨摹作品現在展示於「楊三郎美術館」。對比柯洛原作,女人的臉部輪廓呈現稍有差異,但整體觀之,人物的體態、衣服布料的質感臨摹的絲毫不差。楊三郎一直保留著當年羅浮宮美術館的臨摹與參觀註冊卡,可見他非常珍惜這段臨摹名作的經驗。

圖3. 楊三郎(持卡人簽名Sasaburo Yo)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的繪畫臨摹註冊卡片,為期3個月(1933年元月17日~ 4月16日)。印花郵票價格:20.25法郎。(作者拍攝自新北市「楊三郎美術館」)

圖4. 楊三郎,於羅浮宮臨摹柯洛〈帶珍珠項鍊的少女〉,1932年,油彩.畫布,73 x 63cm,畫家自藏。(作者拍攝自新北市「楊三郎美術館」)

同(1932)年楊三郎也以巴黎「塞納河」入選「秋季沙龍展」,這消息重振了楊三郎的士氣,也備受臺日藝文界關注。當時《臺灣日日新報》記者羽生操認為楊君以其新鮮的感覺和敏銳神經吸收巴黎的這些要素,也有不少融會貫通於作品中,並表示十分期待楊三郎日後的作品。(註2)

返臺後,楊三郎獲得連續兩屆臺展特選,緊接著臺展第九回榮獲推薦資格,同(1935)年在日本受到肯定,被推薦為「春陽會」會友。從落選前往法國到返臺後獲得獎項肯定,不禁令人好奇前後創作的變化,在參展作品主題上,楊三郎更專注於戶外風景寫生。筆觸從大方到細膩平穩,色調轉為明亮,明暗對比未如過往強烈,整體畫面呈現乾淨溫和。

此次風格轉變,受到許多肯定,比如1933年《大阪朝日新聞》中〈第七回台展評──洋畫部優秀的進步〉,對特選作品〈巴黎初春〉(圖5)與〈法國莫雷風景〉(圖6),給出「煥然一新」之評,作品色調從暗沉,轉為明亮(註3)。

圖5. 楊三郎,〈巴里の初春〉(巴黎初春),第七回臺展(1933)西洋畫部特選 圖片來源:《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6. 楊三郎,〈佛蘭西モレ-風景〉(法國莫雷風景),第七回臺展(1933)西洋畫部入選 圖片來源:《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然而1935年《臺日報》中〈第九回台展相互評──東洋畫家所見西洋畫的印象〉,宮田彌太郎卻曾針對楊三郎〈風景〉(圖7)提出疑問:「是否法國的色調與淡水差別不大,所以淡水看起來像是法國?」(註4)。此疑問如同學者點出在尋找臺灣特色上,宮田帶著「華麗臺」眼鏡,往往描繪出美好卻與事實異同的樣貌,呈現出與「事實」有距離的「真實」,此距離來自宮田對「真實」的想法,是藉著主觀之眼,保留生活的美好或憂慮,這些感受或許會與事實相同或相左,但對於宮田來說,這些都是(曾經)真實存在的(註5),相對地,楊三郎所描繪的淡水風景,是否也是帶有「法國色調」眼鏡去凝視?

圖7. 楊三郎,〈盛夏の淡水〉(盛夏淡水) ,第九回臺展(1935)西洋畫部入選 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136

註釋:

1. 湯皇珍,《陽光·印象·楊三郎》,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頁36-37。

2. 羽生操,〈在巴黎創作的兩位台灣畫家〉,《臺灣日日新報》,1933-02-03。譯文引用自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382。

3. 〈第七回台展評—洋畫部優秀的進步〉,《大版朝日新聞》,1933-10。譯文引用自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230。

4. 宮田彌太郎,〈第九回台展相互評—東洋畫家所見西洋畫的印象〉,《臺灣日日新報》,1935-10-30。譯文引用自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249。

5. 林竹君,〈唯美的距離──宮田彌太郎凝視下的「華麗島」〉,《議藝份子》,第5期,(桃園:2003-03),頁14

參考書目:

1.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2.湯皇珍,《陽光·印象·楊三郎》,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3.吳隆榮,《楊三郎繪畫藝術之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楊三郎的繪畫生涯及其在台灣美術發展中的地位》,(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

4.何政廣發行,《台陽美術全集7楊三郎》,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5.余彥良發行,《楊三郎》,臺北:尊采藝術中心,2011。

6.林竹君,〈唯美的距離──宮田彌太郎凝視下的「華麗島」〉,《議藝份子》,第5期,(桃園:2003-03),頁14。網址:。

●本文為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名單之後 美術館 法國 陳澄波 閱讀藝文 繪畫 淡水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林青霞最愛這家水餃!從庶民小吃到連鎖店 台灣代表性美食:餃子

「模範棒棒堂」戴谷年帶你去桃園平鎮 3站推薦景點感受客家文化

魚香四溢20年!馬祖東引「黑鮸魚丸」的美味秘密

史上最尷尬!陳澄波的同學、經常被寫錯名字的藝術家:江海樹──名單之後#145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