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是什麼顏色?府展特選畫家有馬周三的作品聯想──名單之後#137

(左起)蓖麻植株、有馬周三〈蓖麻園〉。
(左起)蓖麻植株、有馬周三〈蓖麻園〉。

文/ 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有馬周三 入選 府展第1、3回

     特選 府展第2回

「我們看不見風,只聽見風帶來的;我們聽不見風,只看見風帶走的。」——在繪本書《風是什麼顏色?》裡,一名無法視物的小小巨人,在旅途中到處詢問風的顏色。(註1)

有馬周三,於府展第二回獲得特選的〈盲人と子供(盲人與小孩)〉,在畫面裡的盲者,衣著整齊而合身,有尊嚴地挺立端坐在凳子上;小孩蹲坐在一旁地面,抬頭仰望。而畫面後方的香蕉、美人蕉及柵欄等常見的農園景象,看來安靜祥和。我們雖然聽不見對話,卻可以感受角色間彼此陪伴的關係。他們在等待什麼嗎?是不是也在感受風的顏色?

有馬周三,〈盲人と子供 (盲人與小孩)〉,1939 圖片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留著一分頭的孩子,乍看之下像是穿越了,同時存於有馬周三的三幅入選府展的作品中。這些孩子,或許也是他分派教師後,遇見的第一批學生。剛從臺北師範學校畢業(1937年),就被分派到新竹沙坑公學校的有馬周三(註2)。當時,要前往沙坑公學校,需要從竹東市區再輾轉步行而入。遠離市區的環境,或許讓人與人的關係更為單純且緊密,使學生形象留入畫中。也或許,沒有喧囂干擾的生活,讓畫中人物都變得善於凝視,靜靜地凝視等待將來之事。

然而,在有馬周三待在沙坑作畫的時代,卻也是世界局勢動盪、不曾停歇的時代。報紙上屢屢刊載日軍再次佔領了新的城市,廣州、漢口傳來捷報,各式團體接二連三的動員、組織,彷彿社會氣氛即將沸騰。這些來自別處的消息,或許也如風一樣,影響著遠離戰場的鄉村。為了提取航空機械所需的潤滑油,自昭和十二年(1937年),政府推動遍植蓖麻於農家、學校,各間學校需栽種150株以上(註3)。

有馬周三,〈蓖麻園〉,1938 圖片來源:《第一回府展圖錄〉

蓖麻植株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s://reurl.cc/pyqMOl

昭和十三年(1938年),政府推動蓖麻政策的隔年。蓖麻田隱含著世界局勢的發展,植向台灣各地。有馬周三的作品〈蓖麻園〉,在這一年入選府展第一回。雖然名為〈蓖麻園〉,讓人注視的重點卻是畫中央的孩子,他凝視著比他稍長的男子,表情嚴肅似在聆聽教誨。而模糊的背景,也許是在風裡搖晃不止的蓖麻田。不曉得孩子們是否知道?是不是也會從課本中得知(註4)?這些比人還高,葉片掌狀、比臉還大的蓖麻,種子將會被提煉成油,被灌注到飛機的零件裡,飛往遠方的天空。

昭和十五年(1940年),有馬周三任職沙坑公學校已滿三年。他的作品則第三度入選府展第三回。在〈集會〉中,畫裡十一位有面孔的人物,他們凝視的,全是不一樣的方向。他們的年齡、身份、穿著都有所不同。留著一分頭的孩子,仍然蹲坐在地上。令人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集會需要召來大大小小的民眾?為什麼這些人總感覺若有所思?

有馬周三,〈集會〉,1940 圖片來源:《第三回府展圖錄〉

也正是在這一年,戰事演變讓政府持續加深在台的皇民化運動。開始推展連結於地緣組織的一部落一集會所(註5)政策。以集會所為中心,在大大小小的社區中召開集會,施行更加緊密的推行國語普及等運動。

「我們看不見風,只聽見風帶來的;我們聽不見風,只看見風帶走的。」書中的小小巨人從每個人、每件東西那裡都得到不同的答案,最後,他遇到了一位大大巨人。大大巨人跟他說:「風的顏色?什麼顏色都有。這整本書都是。」小小巨人感覺到書頁翻動吹起的風,聞到書的芬芳。書的風。(註6)

〈盲人と子供(盲人與小孩)〉中的盲人,看不見任何東西、顏色,但在的鋪陳之下,盲者開始可以感受,感受風。我們已經遠離了戰事沸騰的年代,但在文獻、報章及各類創作的陳列,指尖翻飛的過程裡,也開始可以感受到時代的氣息。時代的聲音。時代的風。

137

註釋:
1.安・艾珀著,楊雯珺譯,《風是什麼顏色?》,臺北:遠流出版,2013。
2.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3.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王學新〈日治末期的愛國蓖麻栽培運動〉
4.1939年3月15日所發行之第四期公學校用國民讀本第六卷第三課「ヒマ(蓖麻)」,即有介紹可作為航空用潤滑油原料。來源:曾令毅,〈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臺灣文獻》,第58卷第3期,(南投:2007-09),頁29-78。
5.〈一部落に一集會所 羅東郡の計畫着着實現〉,《臺灣日日新報》,1940-06-03(日刊4版)。
6.安・艾珀著,楊雯珺譯,《風是什麼顏色?》,臺北:遠流出版,2013。

參考資料:
邱大昕,〈盲流非盲流:日治時期臺灣盲人的流動與遷移〉,2015

●本文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名單之後 昭和時代 畫家 歷史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藏有日式基因的台南建築:林百貨、臺文館、南美館等10大歷史古蹟與推薦餐飲

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