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繪畫作品外的生命流轉「蔡品」──#名單之後126

蔡品,〈蓼〉,1928。 圖片來源:《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蔡品,〈蓼〉,1928。 圖片來源:《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文/ 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蔡品 入選 臺展第2、3回

一片樹葉,維管束植物的重要營養器官。從生長到凋零為止,花費的時間從數十天、數年到數百年都有。許多人們窮盡畢生心思,只為了多了解他們一些。想看看他們型態、生長環境,還有能夠啟迪人們視野的感動。

島嶼臺灣,擁有橫跨由低至高海拔的繁多動植物種類,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他們的呢?從進入航海時代開始,這些物種便吸引許多學者的目光。他們旅居島嶼、採集、製作標本,為其分類和命名。同時,在尚未出現攝影技術的時代裡,科學家、也畫下他們的姿態,用以紀錄、收藏和傳遞。這些描繪自然的彩筆,拓展了人們的視野,無論細微、廣袤,生命的姿態,被保存下來了。

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曾在《繪自然》一書中提及:「繪圖可以超越時間、種族、語言的隔閡,也能以最直觀的方式打開人們的視野。」[註1]

歷經日治初期許多學者、畫家的鋪陳。時代的演進,到了1930年代,臺灣的科學和美學的互映,在各種作品裡都已經發展成熟。如同畫家蔡品及科學繪圖家王仁禮的作品,都是歷經世代傳承而來。蔡品曾師承,赴東京女子美術學校;王仁禮則承接自植物學者早田文藏、佐佐木舜一、金平亮三等學術研究的基礎,曾赴東京川端畫學校進修[註2]。他們作品的對話,富含真實及生命動態,也確實超越了時間,直到今日仍能感受到其中魅力。

王仁禮,〈葵蘭〉,1935。 圖片來源:開放博物館,網址: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1373fb53283200bbc9c5cbe4692cf2e9

共計十六屆的臺府展,在東洋畫部的作品中,花鳥題材或許也因為這種可描述生命動態的美,始終得到畫家的青睞。紛紛以天然礦物粉末為主的顏料,畫的內容也是生意盎然的動植物。取材於自然,敷彩呈現自然。在畫作之中細述各種細節。

特別的是,蔡品更進一步,在題名的選擇,她不直接使用植物名,而使用描述環境氛圍的〈朝露〉、〈初夏〉。在畫面上對植物型態細膩描寫,輔以空氣裡略帶水氣的氛圍。如同從植物的視角,去回應周遭環境帶來的感受。如此,將我們的視野延伸,一轉身就好像能夠走入會被露水潤濕褲管的那一片草綠之中。

她的細膩,或許和她的成長經歷有所關連。蔡品,出生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註3] 的新竹街南門外,其父蔡煌[註4,5]在新竹地方人際網絡裡著墨頗深,諸如斷髮會、廟宇建醮或是地方協議會都能見到他的名字。

也許在這樣人來人往環境裡,品嚐過人際細膩而成長的蔡品。另一方面,也在學校裡吸收著新式教育中帶來的各種知識。當她在就讀臺北第三高女時,學校課程中,包含禮儀、家事等培養女子品德的內容,傳授理科、歷史、地理等近代知識,以及足球、弓道、登山等身體鍛鍊[註6]。一如當時的公學校(相似於小學教育),即已開始教授包含扶桑花、香蕉、蜜柑、龍眼、樟樹等臺灣植物物種介紹。在高等女學校的課程裡,無論生物科或其他課程,還能參與理科實驗、田野調查、島內旅行、標本製作等,更具有挑戰及知識實踐的課程內容。

在這種種背景之中,在1928年、1929年,蔡品交出了入選臺展,兼顧了寫實、關係及美感的三幅作品。〈朝露〉中霧氣未散,輕撫葉上纖毛留下露水;〈蓼〉各葉捲曲似將養分集中,讓中央的枝葉強勁深沈,繁衍生命的花穗撐向天空;〈初夏〉裡的罌粟花喧鬧繽紛,直向初夏陽光,表現出各種姿態的美。

直到了90年後的今天,作品裡的畫面,仍然能讓我們聯想起曾經造訪過的某處田野。在那裡,或許我們也曾蹲下身子、鋪上地墊,細細地觀察葉子,品味生命以及孕育這些生命的島嶼。

蔡品,〈露けき朝(朝露)〉,1928。畫中霧氣未散,仍輕撫葉上纖毛留下露水。 圖片來源:《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蔡品,〈初夏〉,1929。畫裡的罌粟花喧鬧繽紛,表現出花朵各階段的美。 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126

註釋

1.環境資訊中心網站,〈比攝影還真實 「科學繪圖」一筆一畫探索世界 《繪自然》特展珍貴原稿大公開〉網址

2.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臉書粉絲專頁,〈臺灣籍植物繪圖的先驅〉網址

3.童勝男監修,張永堂總編纂,《新竹市志‧卷八‧藝文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頁206。

4.〈新竹城隍酬神磋商會〉,《漢文〉,1927-12-20(夕刊1版)。

5.〈三女士負笈東都〉,《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7-03-29(4版)。

6.卓姿均,〈臺灣高等女學校〉,《臺灣學通訊》,第94期,(新北:2016-07-15),頁16-17。

參考資料

1.童勝男監修,張永堂總編纂,《新竹市志‧卷八‧藝文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

2.高永隆著,〈解構台灣膠彩畫─透視礦物顏料、動物膠的美麗與虛幻〉,《臺灣美術》,第85期,(臺中:2011-07-13),頁44-67。

3.李進發著,〈日據時期台灣東洋畫發展的風格特質〉,《臺灣美術》,第75期,(臺中:2009-01-22),頁20-49。

●本文為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名單之後 臺灣日日新報 畫家 陳澄波 日治時期 閱讀藝文 鄉原古統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康熙、乾隆帶你賞花去:國立故宮博物院「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選介

因漫畫鴨上報而成名?斗六街的花鳥畫家:伊藤谿水──名單之後#144

臺南古都竟有1600座廟宇?盤點孔廟、天后宮等大有來頭的神明宮廟與百年古蹟

香港發揚光大的小吃「馬來糕」 竟與英國殖民史有關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