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24,追尋失落的平埔歷史記憶:專訪李瑞源
採訪.撰稿|《觀‧臺灣》編輯部
校訂|李瑞源
圖|李瑞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過去,人們總是將1624年視為臺灣「歷史」的起點。這一觀點暗示的是:在歐洲殖民者把文字帶入臺灣以前,這座島嶼沒有「歷史」,島上的原住民也是一群「沒有歷史的人」,他們的故事,必須倚賴外人的觀察與描述,才能留存下來。
不過,「歷史」真的只能保存在文字紀錄當中嗎?我們有沒有可能重建一個以原住民為中心的「歷史」視角,尋回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這樣的重建工程,對於當代原住民族運動又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幫助?
秋日,我們把上述問題帶到了南投埔里,求教於目前任職國立暨南大學文社原專班、人稱「阿源」的李瑞源老師。研究生時代,阿源曾扛著攝影機,記錄偏鄉學校的裁併如何衝擊一個臺灣的原住民部落。然而在撰寫碩士論文時,卻碰到斷裂空白的研究資料與族群記憶,這讓他興起了一個念頭——回到臺灣史的第一頁,從頭開始。念了成大博士班以後,他研究起17世紀台江內海的原住民村社,驚訝發現,臺灣史的第一頁不會是歷史文獻的第一頁,而是人群腳下的土地與環境,才是決定文化人群的關鍵內涵,第一頁終歸于大地資料。
實際上,阿源的博士論文〈從單社到社群:十七世紀Sideia之形成〉第一章,副標題就叫做「土地、環境與人群活動」。他的觀點是:地質、氣候、地形等「長期結構」因素,深刻影響了臺南平原上的人文風景。不過,生活於同一地域的不同人群,仍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內容。於是,他在博論當中採用了「民族誌」方法,還原17世紀台江內海各個原住民村社的歷史實像。
阿源認為,當代的研究者,過於直覺地把這些村社的原住民一概稱作「西拉雅人」,卻忘了西拉雅「族」其實是個近代概念。他的論文,就是要釐清不同村社之間的差異,並且針對個別村社進行更細緻的考察。完成這些工作,就能建立起一個研究上的「原點」,觀察個別原住民文化的歷時性變遷。
舉例來說,現代西拉雅人的「夜祭」,仍有神職人員站在屋頂噴灑酒水的環節。而類似的場景意象,也得見於17世紀荷蘭傳教士在新港社所記錄的祈雨儀式。在阿源看來,這兩者之間,顯然存在著某種承繼關係。
「有了原點,你就知道什麼東西失去了,什麼東西被保留下來。」
而失去的東西或許和保留下來的東西同等重要,因為當代平埔原住民的文化復振運動,正好可以從那些曾經失落的「歷史」汲取資源,甚至從中復刻部分祭儀。比如2011年,新化九層嶺的西拉雅人便從荷蘭時代的文獻找回了春天的「播種祭」,此後亦年年舉行。時至今日,這個混雜了舊脈絡的新節慶已逐漸在九層嶺部落紮根,成為族人們的新創文化傳統。
1624:標記平埔歷史的失落年代
無可避免的是,阿源所建構的民族誌,仍有許多環節需要仰賴荷蘭人的觀察與描述。這樣說起來,原住民的「歷史」,還是得從殖民者帶入文字以後,才開始起算嗎?
事實上,荷蘭文獻經常混雜著殖民者的偏見與誤解,必須透過研究者的析辨,才能穿透文字,洞察真正的文獻含意。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必須找到建立原民觀點的方法論。因此,民族誌和人類學詮釋觀點,能透視殖民者的文字,理解原住民表面行為之文化意涵。
因此,重新評價荷蘭人立足台江沿岸的1624,這組數字或也意謂著在地原住民的失落開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外來的殖民者輪番占去統治者位置,遭受統治的原住民逐漸喪失其主體性,被動依附於殖民政權的治理手段。臺灣被殖民統治的400年史,就是平埔族人沉默歷史的總長度。
「一個族群失去了語言、失去了記憶、失去了身分認同,最終是許多族裔失去了族群印記。」阿源說,這是殖民統治的必然結果,這樣的事情同樣發生在近代,發生在埔里在地的巴宰族部落裡。族服被封箱、族語變成了「國語」,弄到最後,年輕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巴宰族人。而這樣的文化認同變遷,只需要短短2~3個世代便足以完成。
回來的時候,請帶回我們的歷史
2015年,寫完了博士論文以後,阿源的願望是繼續寫一部完整的西拉雅史,用意是作為一個臺灣南島民族面對外來政權400年來的歷史文化變遷之案例經驗,意義重大。不過,老天爺安排他來到埔里,為在地平埔原住民族群做各種事工,他遂也欣然從命,暫且擱置寫書、拍片,把熱情投注於在地的部落營造。
2021年,當時阿源在所服務的暨大人社中心完成一部劇情動畫《巫入其途: Maxa-daxedaxe》,以巴宰族、噶哈巫族的「番婆鬼 Maxa-daxedaxe」民間傳說為主題。為了製作這部影片,他們在埔里做了大量訪談,採集到200多筆口述資料。本質上,這工作似乎與他過去拍攝紀錄片相仿,都在為平埔原住民找回他們的故事、記憶和歷史。
話說回來,一個紀錄片導演,為什麼忽然變成了矢志尋覓歷史的人?
阿源說,2003年,他在大武壠族的臺南白河六重溪部落蹲點四個寒暑,後來又投入西拉雅族正名運動,這過程讓他知道「失去歷史」是怎麼樣一種狀態。歷史記憶的模糊空白,使平埔原住民變得啞口無言,甚至得默默承受著外界對他們「已然漢化」的批評,好像一切錯誤與傷害都是咎由自取。
「你會發現這整個族群是沒有自信的。」阿源說,在六重溪的那些年他深刻感受到族人們失去歷史的焦慮感,以及面對這種焦慮的束手無策。於是,他乾脆把追尋歷史也看作自己投身的族群運動,心一橫便在2007年報考了成大歷史所。幸運錄取之後,他從歷史系的大一必修課出發,前後8年,鑽研荷蘭人與台江一帶原住民的互動歷程,一點一滴地建立原民觀點的歷史圖像。今天回想起來,這整趟旅程的起點,或許只是想要回應當初族人們眼裡所透露出的殷切盼望——
「你要去做歷史研究?好,等你回來的時候,也將我們的歷史帶回來。」
論文末尾,阿源寫道:歷史溯源的工作,「對於人們建立信心的想望,無疑是巨大力量,更助益推行當代平埔原住民社會運動。」完成論文後,阿源也真的履行「學術下鄉」分享會,在六重溪、口埤和公館部落,將「歷史」交還給失憶的族人們。阿源總結地說:「能好好地完成一件事情,是很值得的人生實踐。」
採訪後記:長翅膀的小幫手
從事平埔原住民族運動的那些年,阿源得到族人賦予的一個西拉雅語名字「paparil」,意思是翅膀,「就是讓你來當小幫手,要協助西拉雅文化飛起來。」
阿源笑說,自己似乎頗有小幫手的命格。在埔里的巴宰族部落,他的角色也與此相仿,都是把自己的手腳貢獻出來,看看能夠成就什麼樣的事。「我不是族人,所以確實也會是小幫手的角色。」其實,原本他給自己取的西拉雅名字是「apas」,意思是小螃蟹,默默在角落做事的那種感覺。
無論如何,當個小幫手,大概還是挺有意思的。這次採訪,阿源與我們約在巴宰族社區的一家小咖啡店裡,看向窗外,就是過去巴宰族人賴以生活的南平山與南港溪。講到部落的文化復振工作,阿源總有掩不住的興奮與說不完的故事。前些日子,他們出版了巴宰族歷史繪本《舞出巴宰 Maapirutut ni Pazeh》,也重現了族人們以前用來舂米、搗麻糬的「水力槌」。從無形的文化知識傳遞到有形的傳統物件復刻,說著說著,我們好像也從阿源身上,看見「歷史」可以是什麼樣的多元面貌。
西拉雅給了阿源一對翅膀,或許巴宰也會給予他別的道具,領著他走向另一段旅程吧!
展覽預告:
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
時間:2024/2/4-6/30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廳: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2特展室及四樓長廊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60期「1624?」。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