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
臺史博特展「捷克斯洛伐克 X 旅人 X 福爾摩沙 1920's 」 重返臺灣與捷克百年相遇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捷克學者跨海攜手合作,重新解密百年前捷克斯洛伐克首位來臺世界旅人卜吉比索爾旅程,重返臺捷相遇時刻。卜氏身後留下的來臺手寫筆記、旅誌、20世紀初臺灣及捷克斯洛伐克歷史照片等數位史料...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4本關於臺灣的前世今生的歷史讀物
一百年,象徵著三四代人的回憶,但你還記得曾祖父輩的故事嗎?多數曾波瀾洶湧的情感,終會化為一縷塵土,最後一口氣的嗚咽,也會在吐完那一刻被人遺忘。慶幸文字將故事留下,閱讀將歷史傳承,讓三四代人的生活與努...
從科舉到分科測驗!重返清末民初一探考試史及驚人內幕
科舉到現代考試之間,一段待探索的歷史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考試,但你是否有想過,這個影響我們求學與就業的重要制度是因何而起?究竟考試制度背後隱藏哪些驚人內幕?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近代史研...
林瑞昌、戴寶村/分手怎麼這麼難?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被殖民史」
(內容/林瑞昌、戴寶村,編輯撰稿/一刻鯨選)「過去歐洲的航海是內陸型,打開地圖來看,歷史都在地中海打轉。」資深歐洲線領隊林瑞昌說,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經是世界的邊緣,直到抽中哥倫布這支籤王,以這「雙牙」...
德國多間博物館 查八國聯軍文物 中國學者:返還是應該的
晚清八國聯軍進攻中國,紫禁城被占領的期間,許多中國文物被掠奪到西方各國,對於這段歷史,德國有多間博物館近年開展「追蹤義和團文物」計畫,試圖從中找到1900年後從中國掠奪而來的館藏品,而中國學者認為,...
【名單之後】盧穎/三島利正,以及圖畫課中的「用器畫」
文/盧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三島利正 入選 臺展第7回、府展第1、3回過去看了那麼多出身於師範體系的臺府展畫家,他們大多身帶教職,任教於小/公學校或中高等學校,所以當時學校的美術課都上什...
巴西:森巴、嘉年華、殖民暴力的混合體,尋覓奇蹟和救世主的國家
巴西,世界第五大國、拉美最大經濟體,以足球、咖啡、嘉年華聞名於世, 它是熱情舞動著森巴的南美巨人,卻也是飽受殖民暴力創傷的混血兒。奴隸制帶來的遺毒滲透其文化基因,成為民主發展的絆腳石,使它成為一位步...
「一場歪斜演講...」 蕭壠園區辦駐村藝術家林哲志個展
台南蕭壠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林哲志今天在園區A4-2館舉辦「一場歪斜的演講:我是東武天皇」個展。以日據時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視角,透過錄像藝術結合劇本創作重構歷史,嘗試建構主角如何看待歷史對自己的評...
【故宮文物月刊】重新認識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吳密察院長專訪
文∣策展小組圖∣林姿吟、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展,展出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各式原住民族的檔案文獻。透過這個契機,吳密察院長也談談他個人對於清代文獻檔案的使用經驗...
戰後沖繩 顛簸年代下的熾熱生命──真藤順丈直木賞得獎作《寶島》
在二戰後尚未歸還日本的沖繩島上,有一群人自可怕的「鐵暴風」中倖存下來。他們像動物般活在殘破的世界,眼前是垂死的島民和屍體。於是他們從美軍的倉庫和基地搶奪物資,延續這座島上未完的戰爭。「要搶回被奪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