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喧嘩又靜默——菜市場
文.攝影∣翁堃耀
吆喝著的攤商、左挑右選的客人、略微雜亂的環境。不同地方的菜市場似乎都有相像之處,卻又有所不同。這裡是最直接的戰場,客人可以快速比價想要的商品、賣家也能馬上感受自己的東西是否受歡迎。不同的攤商、客人和商品組合,造就了不同地方菜市場的風格,更因此有著獨特的在地魅力。
即使如此,在現代社會諸多環境限制之下,越來越多人開始習慣以上超級市場購買生活所需,認為更加乾淨方便;也有許多人仍認爲傳統市場商品的新鮮、多樣性和人情味無法取代。「上菜市場買菜」在都市中也漸漸成為一道獨特充滿人味、有時念舊的風景。
流動攤商的日常
連日雨天後的第一個放晴日,臺北市大同區的太平市場人聲鼎沸。由於是上班日,在市場裡的客人以婆婆媽媽為主。陳老闆對這樣的天氣很滿意,「菜市場的生意很看天氣,連續下雨的天氣,生意都會非常非常爛。」他今天擺出來的攤有魚鬆和一些饅頭,都是他目前的主力商品。
陳老闆並不固定在這個市場擺攤,每週4天他會在固定擺攤的市場、兩天則遊走在不同市場之間。住在汐止的他,擺攤的足跡跨越整個雙北,最北到竹圍,最西到林口,一旦有空的攤位,哪裡都要去。
今天週四,陳老闆在這個市場的攤位以賣魚鬆為主。當問起為何選擇魚鬆為主力商品時,他解釋道,其實自己並不只賣魚鬆,在禮拜二、三的市場,他賣的是蛋糕麵包,都要以市場的屬性來決定。
陳老闆說,不同的市場的客人不同,對商品的喜好度也有差別。「通常到一個新的市場會先賣賣看,賣不好的話就會換個商品。」像目前的商品組合,就是發現在週二、三的市場賣蛋糕麵包比較好賣、豆漿跟魚鬆反而不好做。
另外,在一個市場也不可能天天都賣蛋糕麵包,一週一次,可能就會保持一定的業績,但「如果每天賣的話大家就會膩,因為住這邊的都是同一群人,你不可能每天去那邊買麵包。」也因此沒有辦法長久待在同一個市場。
但陳老闆也補充,攤商的形式有很多種,像相對於他這種「流動攤」、也有一直固定在同一個市場販賣的「固定攤」。很多固定攤是因為要煮吃的,需要大型器具,不方便移動,投入的固定成本也較多,也只能賣給同樣的客群,因此風險較大。
「但如果能找到好賣、長久賣的主力商品,我也會想定下來,不用像現在要到處去找攤位,比較輕鬆。」
勞碌的循環:白天擺攤、深夜載貨
陳老闆在菜市場擺攤已經十多年。一開始,他是在市場裡租房子,住在裡面,外面的空間做服飾店生意邊照顧孩子。後來房東決定租給其他攤,他才決定憑著在菜市場裡認識的人脈,自己出來擺攤。
因為認為民以食為天,陳老闆賣過的商品以吃的為主,包括蒟蒻、客家仙草、楊桃汁、豆漿,甚至有糖炒栗子,但可能因為技術不熟練,把栗子都炒焦了,幸好設備是借來的,之後都以向別人批發貨源為主。
因為以批發為主,也因此他的一天通常是從載貨開始,由於市場通常一大早7點、8點就開市,他需要更早出門工作,也讓作息十分不穩定。
「出貨指定的時間,你就要那時間去載,像以前也有半夜去載的,即使已經回家了,晚上十二點又要出去一趟,回來就凌晨一兩點,做市場的時間沒辦法規律。但也跟每間型態不一樣有關,賣生活用品之類就比較沒那個問題。」
跟別人拿貨還有另一個缺點,有些上游的貨源會控管、分配,要你固定在這個市場賣。「他不讓你去其他地方就是不讓,不然他直接不賣,因為你生意不好也會影響到他,所以他的話語權是很大的。」
漸漸消失與轉型的商業模式
然而上述對陳老闆來說都不是最辛苦的,因為受到網購影響、消費方式改變,菜市場也面對很大的競爭壓力,整體生意大不如前。陳老闆也不得不嘗試新的生意方法,開始做起了團購。「一開始是認識的老闆有在做團購,而且做得還不錯,我們就跟著嘗試批貨。」
他在臉書設立了團購社團,首先在社團內貼出要賣的商品,從一般食品到日常雜貨都有,想要的顧客在下面回應「+1」表示訂貨後,再於公布的時間到市場的攤位去領貨。
這樣的模式乍看輕鬆,實際做起來卻十分累人,從清點訂單、進貨與點貨,都需要大量人工,以前沒擺攤的日子還可以週休一日,現在不僅假日忙著點貨,連平日擺攤結束後都要忙到深夜,工作量比起從前是有增無減,營業額卻也只勉強達到以前的水準,加上團購的主戰場在網路,對使用電腦不熟悉的陳老闆,還需要平常有其它工作的兒子協助,一起處理許多瑣碎的工作。
會因為這樣想要提早退休嗎?陳老闆表示,「自己年紀大了沒辦法改了,已經擺了十幾年的攤,要叫他們去做其它的什麼也很難了。」像菜市場攤商這種形式沒有退休金,但「有做就有錢啦」,所以有些攤商年紀很大了卻還是繼續經營,做到很累也只能這樣。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56期「多重宇宙」。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