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福,只是剛好單身」演員李維維分享愛自己的實踐法

文/李維維
享受當下的幸福,這是我的me time
愛自己、對自己好、學會得跟自己相處、自己的專屬時光me time…… 這一類自我療癒話題,愈來愈受到重視。概念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像字面上那麽容易直白。像是「愛自己」,什麼是愛自己?怎麽樣才叫愛自己?你愛自己嗎?常聽人說,愛自己就是對自己好、照顧好自己、買禮物慰勞自己、充實自己的內在……諸如此類,方法很多,但你有沒有真的愛自己,每個人的感受其實都不一樣啊!
有人覺得幫自己買一個包包,就叫愛自己,有人卻斥之以鼻;有人認為幫自己放個假,好好放鬆一下,是愛自己的表現,有人卻覺得出國好累。
愛這個東西一向見仁見智,沒有標準答案。你到底愛不愛自己,自己應該知道。如果不知道,那就是你要學的課題了。因為連自己都不愛,別人為什麽要愛你呢?如果你連照顧好自己的心思都沒有,又怎麼會用心面對其他的人事物呢?
這幾年常聽人吶喊:「我需要me time!」尤其忙碌的職業婦女,身兼數職的太太媽媽們,她們夾在職場、先生、孩子和家庭中,忙碌不堪。臉書、IG一類的社交媒體上,更不乏有關me time的討論貼文,教導女性要愛自己,懂得享受屬於自我的心靈時光。
以上說到的me time,大多是指擁有跟自己相處的時間,也就是俗稱的獨處時光。文章中提醒太太和媽媽們,除了照顧家庭、老公、小孩之外,不要忘記自己是個女人,無論如何都要找出時間享受獨處時光,泡泡澡啦、擦擦乳液、喝杯小酒啊什麽的。或是跟老公告個假,與姐妹們出去吃飯、喝下茶、逛逛街。所謂me time,就是一小段需要特別排開的時程,讓身邊煩擾的人事物暫時消失。
但是對我而言,me time是一種隨時隨地都可以存在的狀態。你想想,如果me time是一個需要特別安排的儀式感行為,就代表它不是平常狀態,並非輕鬆可得。我心中的me time不必然要獨處,也不一定需要特別做些什麼,而是生活中每一個讓自己感到舒心愉悅的時刻,它是一種滿足的狀態,是自己的本來面貌。
比方一個媽媽忙碌地張羅老公、小孩吃早餐,趕上班上課,如果她感到煩躁、勞累,就會希望自己擁有一段老公、孩子都不在身邊的寧靜時光,讓她可以短暫逃離壓力。但如果她是開心、滿足地跟老公、小孩一起吃著早餐,完全樂在其中,那麼,我認為那個當下就是她的me time。
換言之,我定義的me time是自己經歷的每一個時刻,端看你有沒有去體會和享受。很多人不在乎這些小小的美好片刻,卻大費周章去安排所謂的me time,忘記了如果你一直處在不好或不滿足的狀態中,就算去到一個特別安排的高級SPA享受me time,在做按摩的當下跟結束之後,你還是一樣狀態不好,你的me time其實是bad time。
原來不是地點、不是做了什麼、享受什麽,me time就是你──你的感受和你豐盈的心理狀態。只要你的心是滿足的、開心的,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你的me time。
讓我們練習認真地感受每一個微小的片刻,學習感恩周遭的人事物、練習知足。很多人不懂得知足,因此永遠不會滿足,即便處在快樂狀況下,內心依然匱乏,因為他想要得到更多快樂。
知足如此重要,它幫助我們感恩當下的一切;不知足的人總在抱怨,永遠都在追求,想要更好、更多,隨時都處在不滿足的追求當中,其實是很辛苦的一種狀態!
平靜而滿足的心很難得,處於這種心態下,即使面對困境,也能心平氣和去面對,游刃有餘逐一解決困難。很多外表風光、事業成功、物質富裕、穿著名牌的人,也不見得能擁有這樣從容美好的心態呢!
心情便利貼:
當我跟一群朋友出去聚餐,大家嘰嘰喳喳、吃飯喝酒,雖然不是獨處,但此時此刻,身心感覺到舒服愉悅、平靜滿足,對我而言,那就是我的me time。me time如此簡單樸實,讓我們練習時時刻刻都處在me time裡。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老少女養成日記:我很幸福,只是剛好單身》。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想減重提升代謝,與其每天走一萬步,不如思考如何動更多!
📰 「空氣跳繩」減重又健身!沒有繩子照樣跳,宅在家好好運動
📰 中年發福別怪代謝差!名醫教你如何平小腹,遠離慢性病
📰 如何單靠「吃」誕生美肌、成功減重?三餐攝取醣、細細咀嚼
📰 「減重60kg」網紅歐娜:餓的時候告訴自己「都是以前太飽換來的」
📰 飲食習慣改變就能迎戰內臟脂肪 減重須根據不同目標逐步限醣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