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購族必看!買房改選預售屋、新成屋、透天還是電梯大樓?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給首購族的聰明術:掌握「不買貴、安心住、賺增值」的關鍵,為你建立全方位的購屋計畫》。👉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房屋類型解析,該選、新成屋、或電梯大樓?

在多數人的一生中,可能就買一兩次房,每個決定都會影響未來數十年的人生。而房屋種類其實相當多元,從預售屋、成屋、傳統透天厝到現代化的電梯大樓,不同類型的房屋都各有其優缺點,在買房前清楚區分它們的差異,就能更精準地選出適合自己的房子。

書名:《給首購族的聰明買房術:掌握「不買貴、安心住、賺增值」的關鍵,為你建立全方位的購屋計畫》
作者: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時間:2025年2月17日

買房不只是買個居住空間,更是在投資未來。每種房產類型的特性不同,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例如,預售屋可以客製化變更格局,但需要等待較久的交屋時間;中古屋可以立即入住,但可能需要花費一筆整修費用。而每種房型帶來的居住體驗也截然不同,透天厝擁有獨立的空間和庭院;大樓則需要和他人共用公設。那麼,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物件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不同的房屋種類吧。

依是否完工區分:預售屋及成屋

房屋分類方式有很多種,較常見的是以完工與否分為「預售屋」及「成屋」。兩種房產類型在資金規劃、格局彈性以及可進住的時間都不一樣。買預售屋可以在房子興建的過程中,參與客製化的變動,打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格局空間。買成屋則可以實地確認屋況,且有機會讓你用較低的價格買到房子。以下我將針對需要注意的重點來加以說明。

預售屋

預售屋是建商在建物未完工前,取得建築執照後即開始對外出售之房屋。直白來說,就是先銷售還沒蓋好的房子,你在購買時,只能看到建築圖面及樣品屋,而非可供實際居住的房屋。因此,我們可以把預售屋當作類似於期貨的概念,買賣的是未來的商品。

而買預售屋的主要優點是財務負擔較小。一開始的訂金、簽約金及開工款,僅需準備房屋總價的10%~15%;其後的工程款,約占總價的10%~15%,則是隨著工程進度而逐步支付。甚至有些建商會推出「工程期零付款」的方案,等到房屋結構完成、取得使用執照時再一次付清工程款。在購屋前期只需分期支付部分款項,等到房屋完工後再支付尾款,這些方式都可大幅減輕購屋者的付款壓力。

另一個優點,則是可以進行「客變」。在房子蓋好之前,就有機會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調整房屋的格局、建材、配備等,如果能在房屋興建階段就完成主要變更,便可以減少拆除、重做的工程,省去交屋以後裝修的麻煩與費用。

然而,預售屋的缺點是有可能面臨完工產品與預期不符之風險,實際的房屋可能與當初銷售的建築圖面有些許差異。而建商的施工品質也可能不如預期,直到入住後才發現問題。更嚴重的是,預售屋由於尚未興建完成,存在許多變數,你的房屋不見得能如期完工,如果建商倒閉、捲款潛逃,還可能導致消費者血本無歸。

這幾年,買預售屋的人都大賺了一筆,但這純粹是因為房市處於持續上漲的牛市階段。假設現在新成屋每坪40萬,預售屋每坪50萬,因為房市持續上漲,只要先鎖定每坪50萬的預售屋價格買進,等到兩三年後交屋時,通常早已上漲到每坪60萬。這兩者之間的差價(10萬),就是提早購買預售屋,鎖定未來房價後的獲利。

但如果房市反轉,房市不再繼續上漲,3~5年後預售屋交屋時的房價,並未上漲到每坪60萬,而是每坪45萬,甚至下跌為不到40萬,就無法有相同的獲利,甚至有虧損的風險。因此,在購買預售屋時,也必須以購買期貨的概念,去思考未來房市可能的價格變動。

成屋

成屋是建築物興建完成,取得使用執照後才開始銷售之房屋。依是否曾使用過又可分為「新成屋」與「中古屋」。新成屋指的是建案已完工,且屋齡通常在2~3年內的房屋。也就是說,買到的是屋況全新、沒有人住過的房子;中古屋則是已經有其他人使用過的房子,通常已經歷過幾任屋主轉手交易。

成屋的優點是眼見為憑,由於新成屋及中古屋已興建完成,消費者可親自當場確認建築物興建品質,了解房屋的實際狀況,可以降低各種不確定性的風險。而缺點則是付款壓力較大,由於新成屋及中古屋無法像預售屋有分階段付款的財務優勢,因此,一開始就必須準備至少總價20%的自備款。對於首購族來說,可能會比較辛苦。

成屋的另一個缺點是由於結構與格局已經固定,如果想自由調整房間大小、衛浴位置,甚至將格局打通或變更隔間,讓空間更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都須付出較高的成本。而中古屋由於屋齡老舊,可能存在漏水、壁癌、水電管線老舊等問題,需要的整修費用可能更高。

就預售屋、新成屋及中古屋之價格排序來看,通常「預售屋價格最高」,這是因為預售屋是銷售未來的商品,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下,預售屋定價通常高於其他種類的房屋。而「中古屋價格最低」則是因為其屋齡最舊且有人住過,屋況比不上全新的房子,在折舊因素之考量下,價格自然最低。

若以上三種房屋的相對價格高低關係發生變動,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房地產市場的走向。比方說,當預售屋價格低於新成屋,被稱為「房價倒掛」。假設臺北市中山區的預售屋平均成交單價為每坪130萬元,而新成屋平均成交單價為每坪140萬元。在這種情況下,即是發生房價倒掛的情況,應更小心謹慎進場。

Point 何謂房價倒掛?

代表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可能邁入衰退。若「預售屋」價格下跌,隱含建商不看好未來市場的跡象,故銷售時採保守定價以低價策略搶市。房價倒掛是房地產市場可能發生轉變的參考警訊。如果房市已經發生此情形,買房時需要多加觀望。

依產品類型區分:公寓、華廈大樓、透天住宅

除了以完工狀態分為預售屋及成屋之外,房屋也可依照產品類型區分為公寓、華廈大樓及透天住宅。每種房型帶來的居住體驗截然不同,它們各有其適合的族群。例如,年輕人可能偏好有保全管理、郵件代收服務的社區大樓;而有小孩的家庭,為了有更廣大的活動空間,可能更喜歡有庭院的透天厝。

公寓

公寓指的是5樓以下、沒有電梯的集合式住宅。通常沒有警衛管理,也未提供社區清潔及包裹代收服務。僅提供最基本的居住機能,沒有圖書間、健身房、游泳池等公共設施,因此公設比最低。土地為各戶持分共有,因建物樓層低,戶數較少,土地持分較華廈及大樓產品高,具備較高的都更可行性效益。

公寓的優點除了住戶較少、鄰里關係較單純、公設比低、實際使用坪數較大,通常也無需繳交管理費,使用成本較低。缺點則是沒有電梯,對於老人、行動不便者或搬運重物較為不便。由於沒有完善的社區管理,社區管理可能較為鬆散,而公寓的屋齡通常較高,屋況較為老舊,容易出現漏水、壁癌等問題,購買時需要考慮額外的維護及更新成本。

華厦大樓

華廈及大樓指的是有電梯的集合式住宅。樓層6至11樓的建築物,稱為華廈;12樓以上則稱為大樓。華廈及大樓有警衛和各項社區服務,生活較為便利。豪宅式的大樓甚至可能具備飯店式管理,提供五星級的物管服務。而華廈及大樓的土地為各戶持分共有,由於戶數多,土地持分較小,較不具備都更改建效益。

華廈及大樓的共同優點是有電梯,上下樓進出方便。華廈的優勢是公設比不高,管理費用相對較低;缺點是只具備基本公設,且因戶數較少,未來若面臨更換電梯等重大修繕時,每戶將分攤較高費用。大樓則具備公設豐富及管理完善之優點;缺點則是公設比及管理費相對較高,且因戶數多,管理委員會的運作可能較複雜。

透天住宅

透天住宅指的是「有天有地」的獨棟式住宅。從一樓到頂樓,整棟房屋均為自己所有,坪數較大的別墅型產品甚至可能擁有前後庭院,居住寧適性佳。透天住宅的土地為屋主百分之百單獨持有,且以獨立建照方式開發,可自行決定是否改建,擁有最高的土地開發效益。雖為獨棟住宅,但不符合前述標準者,只能被稱為「假透天」,兩者價格評估方式不同。

透天住宅的優點是不會受到鄰居生活習慣的影響,能享有高度隱私,通常也附有自己的車庫或停車位,停車方便。由於擁有獨立土地產權,對於未來的改建規劃自由度最高。缺點則是缺乏包裹代收等社區服務,較為不便,且價格通常較高,需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而房屋修繕、庭院整理等維護成本,以及土地稅等持有成本也會較其他類型住宅為高。

挑選關鍵在於需求和預算

房屋種類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而定。每種房屋都有其獨有的優劣勢,在購屋前,除了考慮價格、地段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房屋特性是否符合需求,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家。建議你可以實際比較看看不同類型的房屋再做決定。

當然,在買房前,還必須考量你的財務狀況及生活方式。首先,財務狀況會限制你選擇的房屋類型,如果一開始自備款較為不足,可能只能選擇預售屋。其次,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喜歡大樓的便利性,可能就不太適合一切都要自己來的透天厝或老公寓。記得先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本文摘選自悅知文化出版之《給首購族的聰明買房術:掌握「不買貴、安心住、賺增值」的關鍵,為你建立全方位的購屋計畫》。👉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悅知文化 商業財經 買房 透天 預售屋 房價 書摘 出版風向球
🏀即刻登入預測NBA季後賽,拿好禮🎁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黑白大廚》圈粉無數!料理詩人愛德華李寫給臺灣讀者的一封信:我透過食物來尋找自我

在重視網路購物的時代,他以實體店面賣鞋闖出一片天!

「空氣跳繩」減重又健身!沒有繩子照樣跳,宅在家也要好好運動

聊天機器人讓人暈船愛戀,甚至能心理治療?我們該全心擁抱人工智慧嗎?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