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神話的形塑,造神運動只有「勝利」是唯一燃料

《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圖/臺灣商務印書館)
《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圖/臺灣商務印書館)

文/伊恩.克蕭

閃電戰勝利:一九四○至一九四一年的聲望巔峰

就是,希特勒就是德國。」 —納粹宣傳標語,一九三九年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舉國上下都對元首懷抱著前所未有的高度信任。」 —奧格斯堡市區域黨部領袖,一九四○年

到戰爭爆發前,希特勒最後一次全國勝利時,「元首神話」的創造已幾近完成,但神話中的元首還缺一個主要特質:軍事天才。然而,納粹政權的宣傳專家早在戰爭爆發前就已努力塑造希特勒這方面的形象了,長達一萬公尺的影片膠卷記錄了一九三九年四月為慶祝希特勒五十歲生日而舉行的盛大閱兵式,鏡頭捕捉著希特勒的身影,有意識地將他描繪成「正在集結武裝部隊的未來軍事領袖」,而不僅僅是一位「政治家」。

戰爭一開始,希特勒身為最高戰爭領袖和軍事戰略家的形象,便開始主導大部分「元首神話」的情節。雖然正如我們所見,輕鬆無痛的勝利大致上消弭了人民最初對新戰爭的焦慮,但戰爭的開端仍可說是標誌著「希特勒神話」發展的停滯。

從最初幾週起,民眾對軍事勝利的欣喜,很快就因經濟困境和戰爭衝擊民生物資而漸漸消散,儘管事後回想起來,種種干擾比之戰爭後期倒是顯得沒那麼嚴重了。然而在民眾心目中,希特勒仍是一名能夠跳脫瑣碎日常的國家領袖,他的地位並未受到戰爭物資問題的實質影響。另一方面,民眾對希特勒之所以會有情感上的連結,是因為他們認定元首代表著民族共同體和民族偉大特質的理想,他正帶領德國走向繁榮昌盛,而無論現下要做出何種犧牲,全體人民的福祉都已近在眼前。當然,大家很少認真思考該如何打造出這樣的仙境。

然而從定義上來說,這種軍事天才的光環(他會迎來最終勝利,為將來的持久繁榮鋪路)若要持續發熱,就只能仰賴一次又一次光榮取勝,而且全無重大的物質犧牲和損失。而後勝利轉敗、國內情勢惡化、民眾必須勒緊褲帶過生活、日子越發辛苦,烏托邦的願景也成了現實中的全面戰爭與迫近眉睫的災難,希特勒的形象本來還能夠補償越發辛苦、犧牲日益增加的日常生活,但這個作用逐漸失效,而後幾乎完全崩解。本書第二部主要探討的就是神話瓦解的漸進階段,我們會檢視遺留下來的資料,了解民眾對希特勒宣傳形象的接受度在戰爭期間有何變化,以拼湊出神話瓦解的過程。然而在討論「希特勒神話」的式微之前,我們需要勾勒出它的巔峰狀態,也就是希特勒以閃電戰席捲近乎全歐洲、使整個地區都在他的掌控下之時。

一九四○年的頭幾個月,大半德國人都懷著既期待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儘管德國對波蘭一役的勝利來得出人意料地輕鬆,但真正的考驗似乎尚未到來。人們仍如常過著生活,一些新措施當然有其必要,不過戰爭整體上帶來的變化並不如一九一四年那般劇烈,尤其是消費品沒有嚴格配給,大量技術工人和農民也免除了兵役,這表示事態發展都在當局的掌控之中,政府並不擔心戰爭規模會達到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的程度,物資供給的安排甚至相當慷慨。

然而以上種種並無法完全掩蓋緊張的氣氛,人們普遍有種預感,一切即將風雲變色,現在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這時,少有人能想像德國在春季和初夏能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的大規模攻勢席捲西歐,直至六月徹底擊垮宿敵法國,諂媚的陸軍元帥凱特爾(Wilhem Keitel)宣稱,希特勒在籌備戰役中的戰略才華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軍事指揮官」。

在戰場上得利的幾個月期間,希特勒本人也不遺餘力宣導自己的形象。在一九四○年一月與一九四一年六月期間,他就以廣播發表了至少九次重大演講,展現出絕無動搖的信心,鼓舞民眾士氣,還有給大家繼續帶來戰爭會盡早終結的希望。相較之下,後來幾年儘管有戈倍爾等人再三鼓勵,希特勒越來越少公開致辭,顯見他本人非常明白,若要讓自己的口才發揮成效,就只能持續報捷,讓民眾有戰爭即將結束的希望。

書名:《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德國人民眼中的元首》
作者:伊恩.克蕭(Ian Kershaw)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4年8月1日

早在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年冬季異常平靜的「假戰」(Phoney War)期間,希特勒就暗示這場衝突將於一九四○年成功作結,他同時進一步指控英法兩國是在刻意動搖先前的中立國家,以此延長戰爭。

這類指控也讓德國在一九四○年四月占領丹麥(Denmark)和挪威(Norway)有了合理依據,這時英國軍艦與德國海軍幾乎在同一時間現蹤挪威水域,英國軍隊也於挪威的那維克(Narvik)和特隆罕(Trondheim)登陸,此種情形使得希特勒的說詞更顯得煞有其事。而德國人的解釋,就是因英國計畫登陸和違反中立,德軍才有必要進行危險的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行動,有了前述的狀況,這種解釋乍聽之下才很有道理,且似乎已由德國民眾廣泛接受。

丹麥和挪威占領行動的折損出人意料地低,被視為對英國的一次重大打擊,人們將此次行動譽為「元首大膽、堅定政策的偉大成功」,而一九四○年四月正值元首生日月,也可見宣傳人員絞盡腦汁,就為了想出更華麗的辭藻來表達希特勒「追隨者不可撼動的忠誠」。一九四○年四月,索帕德觀察家最後彙整了幾份報告,他們仍指出:「許多人寧願留住希特勒,也不願設想戰敗的後果」,且大多數資產階級民眾仍對混亂和革命懷抱恐懼,可是「毫無疑問,大半民眾至今還是相信德國會打勝仗」。

大約在同一時間,新開始組織的倫敦辦事處收到了一份報告,該報告是取材於與一位前社民黨活躍成員(這名長輩當時居住在德國中部城市)的對話,其中也描寫了類似觀點。據稱大多數工人都認為,若德國戰敗情況會更糟,結果就是更加苛刻的《凡爾賽和約》、德國遭到瓜分和大規模失業。德國青年則是團結起來支持納粹,並「無條件相信希特勒」,他們認為希特勒是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者,他成功對付資本家,社民黨卻未能做到這點,這些德國青年也盼望德國在戰勝後能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一九四○年四月,前線普通士兵在寫給親屬的信中,天真地表達出他們的信念:「只要我們有前線士兵阿道夫.希特勒,他的子民就只有忠誠、勇敢和正義」、「我們元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尚未到來」,到那天「所有人民都將恢復自由、和平與平等」。

● 本文摘自出版之《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德國人民眼中的元首》。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戰 希特勒 德國 歷史 人文社科類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伸展運動不見效?專家點出改善關鍵:伸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減少運動時間好提升工作產能?不運動反而效率下降、易疲倦

療癒系韓劇《我的出走日記》 劇本書收錄編劇朴海英創作動機

越是背稿效果越差!克服演講緊張、多製造與觀眾交流機會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