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國際不再恐同日:即使這條路走得艱難,同性戀也要抬頭挺胸對抗偏見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今年70歲的時尚潮嬤張明淑,1952年出生,自梨花女大畢業後前往米蘭,成為韓國首位馬蘭戈尼學院(Istituto Marangoni)畢業生,爾後進入時尚產業擔任精品買手,將Salvatore Ferragamo和Max Mara等品牌引進韓國,曾經擔任韓國《君子》雜誌、三豐百貨、三星文化集團時尚顧問,亦曾任教於德成女子大學、同德女子大學、漢陽大學和韓國綜合藝術大學。

2019年她在學生提議下成立YouTube頻道「밀라논나 Milanonna」(米蘭阿嬤),談時尚、談生活,至今已逼近百萬人次訂閱。

頂著一頭帥氣銀白短髮,張明淑率性瀟灑的個性使她成為許多韓國人的人生時尚指標,從小因為不成比例的大嘴和病弱的身體飽受欺凌,長大後經歷大兒子生死關頭及工作的三豐百貨倒塌,對於人生各種爛事,張明淑自嘲:「如果能帶著這輩子學到的事物再活一次,想必第二次的人生會順遂許多吧?但我可不想在知道這輩子有多苦後再活一次。」

抱持「人生活一次就夠了」的心情,張明淑即使已是熟齡,仍堅持活得不愧對自己。(編按)

文/張明淑(장명숙)

用「那又怎樣」的態度

偶爾家長們會這麼問,「我想讓孩子當時尚設計師,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問這問題的家長看起來有一點嚴格,我一定會問這個問題。「您教孩子時很嚴格嗎?他很聽話嗎?是乖乖牌類型嗎?」如果回答是「非常乖的學生」,我會勸他引導孩子走別的路。如果這類型的孩子想要進入時尚界,我通常會試探性地建議要不要朝時尚產品企劃或是企劃部門工作方面考慮。

這麼一說,他們會問為什麼好學生不能成為時尚設計師。那麼我會誠實回答。

「因為一個遵守既定規則,非常聽父母話的模範生,我們很難期待他會有奇特的點子。所以頂多會做出像制服一樣的東西。這一行要走的是別人不會走的路,想別人不會想的事,是不斷創造嶄新服飾的工作。但是您如果從小就教育嚴謹,當他進入時尚界當設計師,內心一定會碰到相當大的矛盾。因為要打破自己的框架出來是很困難的。想要打破舊的、既有的框架,天生反骨的人愈有可能成為有能力的設計師。」

如果家長看起來對美術有些造詣,我會舉藝術家作為例子。

「達利(註1)、孟克(註2)、馬格利特(註3)這些作家的創作動力來自於他們不尋常的傷口。雖然有的人認為那種動力是瘋狂,是狂熱的感性。也許可以說,是那些被壓抑、匱乏的憤怒爆發,像活火山一般的能量,造就了有創意的設計師。」

如果他們問我歐洲時尚界又如何,其實我會更尷尬。於是盡量保持冷靜客觀,把現實情況如實傳達給他們。「這個世界的生存競爭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激烈,當然,所有事情都是這樣的。有卓越的創意力是基本,體力也要過人。無論是在歐洲或韓國時尚界工作,都是如此。還要很會察言觀色,很有耐心,自尊心必須爆棚,再加上⋯⋯對同事的性別認同也要保持開放的態度。」

生活在21世紀的家長,很多人在一定程度上瞭解時尚界的生態,拐彎抹角地提問。

「您說要對同事的性別認同保持開放態度指的是?」

我也不多加美化,直接告訴他們。

「很多人是,但是這很重要嗎?」

家長們帶著一半好奇、一半警戒的表情繼續問道,「真的那麼多嗎?」

我毫不遲疑地說,「在歐洲,設計師的性別認同完全不是問題。他們打造出來的時裝秀內容才是重點。接受原本面貌的寬容(tolérance)世界,就是歐洲時尚界的全貌。但是比起性別認同更重要的,是在高度緊張環境下顧好精神健康。」

聊到要告一個段落時,家長們的好奇心濃縮成一句話。「那,老師您也有很多這類的朋友嗎?」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就表示對話差不多要結束了。「當然,他們的性別認同和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

我告訴他們一些身邊要好的性少數群體的故事。雖然我不知道聽了這些故事後,他們是否能夠理解性少數群體,或者打破多少的偏見,但怎麼想是他們的事,我不過是說出我的感受罷了。

我身邊有很多同性戀友人。我可以理解他們生活的沉重。不,是努力想理解。身為朋友就該有這種程度的義氣才叫朋友,是吧?

書名:《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
作者:張明淑(장명숙)
出版社:寶鼎出版/日月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2日

義大利原先也不是對性少數群體寬容的國家。寫出〈卡羅素〉(Caruso)一曲的創作歌手盧喬.達拉(Lucio Dalla)也在隱藏自己性別認同,後來出櫃時廣受批判。義大利雖然社會風氣保守,但隨著時間流逝,開始注重寬容精神,逐漸轉變為和平共處的風氣。

和同性戀朋友變熟後,我明白了一件事——他們也是平凡人。他們都有溫暖且單純的品行,就算一開始有小小的偏見,他們也能讓偏見消失不見。他們對自己誠實,所以即使面臨各種偏見歧視,仍然選擇了同性戀這條艱難的路⋯⋯我這麼推測。

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是幾年前在韓國上映過的《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這部電影將搖滾樂團「皇后樂團」主唱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的音樂旅程拍成作品,我還記得劇中佛萊迪母親說過的話。他母親在電話裡聽到兒子說出自己的性別認同後,沉默了一陣子,回答:「這份選擇很艱難,你將需要和社會的偏見對抗。」

方濟各教宗也曾這麼說。「不能因為同性戀者是性少數群體,就要因為這個身分而過得悲慘。身為異性戀者但壞事做盡,身為同性戀者但積善成德,神會站在哪一邊,我也不知道。」

只是,與生俱來的才能和熱情根源於何處,難以用一句話道清楚,這其中的複雜微妙,確實有些令人困惑。我希望能有個人人和平共存的烏托邦。

註1:SalvadorDalí,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以仿如夢境般的精采藝術作品聞名。

註2:EdvardMunch,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吶喊》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註3:RenéMagritte,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其作品中的人物五官總是被不相干的物品遮住或是取代。

●本文摘自/日月文化之《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米蘭阿嬤關於自尊、充實、品味與責任的故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寶鼎出版 同性戀 YouTuber 心理勵志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看過的書馬上就忘了內容?做好讀書筆記幫助你完整吸收內容

溝通時避免太含糊!直接講重點幫助有效表達,切忌拐彎抹角

邁可.洛勃森《守護妳》懸疑推理小說 探究人心的無底黑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